语录体散文(文案精选46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6-11 09:12:55 浏览59

语录体散文

1、战国中期:《孟子》 《庄子》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

2、   原则上说来,一切文学形式,皆接受诗的启示和领导。对于西方,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不是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而是诗人李白。英国文学之父,是“英诗之父”乔叟,而不是“英散文之父”亚佛烈王或威克利夫。在文学史上,大批评家往往是诗人,例如英国的柯文治和艾略特,我国的王渔洋、袁子才和王观堂。在“简明剑桥英国文学史”(TheConciseCambridgeHistoryofEnglishLiterature)中,自一九二○至一九六○的四十年间,被称为“艾略特的时代”。在现代文学中,为大小说家汉明威改作品的,也是诗人庞德。最奇怪的一点是:传统的观念总认为诗人比其他类别的文学作家多情(passionate),却忽略了,他同时也比其他类别的文学作家多智(intellectual)。文学史上的运动,往往由诗人发起或领导。九缪思之中,未闻有司散文的女神。要把散文变成一种艺术,散文家们还得向现代诗人们学习。

3、42:《儒林外史》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杰出代表。

4、⑩“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孙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是诸葛亮

5、古代帝王对贵戚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6、80:《保卫延安》革命战争的“英雄史诗”。

7、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着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有八十一章。

8、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9、《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突出表现法家、纵横家思想。

10、《荀子》:其文多长篇大论,大抵论点明确,层次清楚,句法整练,词汇丰富.

11、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12、贾谊是汉赋前期的代表人物。他自幼好学,通诸子百家之书。因政治不遇,因此忧愁苦闷,以屈原自比。以《吊屈原赋》寄托苦闷灵魂与哀怨情感,虽吊逝者,实为自喻。

13、《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著作中许多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多取材于历史和显示,很少拟人化的动物和神话幻想故事。如: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买椟还珠、守株待兔等。

1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文’也。”

15、21:《柳河东集》寄意山水与寓言的诗文佳作。

16、  在一切文体之中,最可厌的莫过于所谓“散文诗”了。这是一种高不成低不就,非驴非马的东西。它是一匹不名誉的骡子,一个阴阳人,一只半人半羊的faun。往往,它缺乏两者的美德,但兼具两者的弱点。往往,它没有诗的紧凑和散文的从容,却留下前者的空洞和后者的松散。此地我要讨论的,是另一种散文——超越实用而进入美感的,可以供独立欣赏的,创造性的散文(creativeprose)。

17、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18、51:《官场现形记》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

19、(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古代着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0、《墨子》:此书也是墨子弟子所记.文章质朴,较少文采,但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说理,是说理文的一大进步.

21、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弟子众多,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是墨家学派的着作总汇,虽然保留记录言行的语录体形式,但已是初具规模的论说文。入选教材的有《公输》等。

22、33:《菜根谭》囊括五千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

23、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24、④“群英会中计”计谋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25、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

26、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27、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28、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9、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30、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31、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32、(1)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政治抒情诗,开创“骚体”诗歌形式,创造“香草美人”的诗歌象征手法。

33、89:《金庸作品集》俗极而雅,奇至而真的“金学”。

34、65:《林家铺子》旧中国农村小镇的真实写照。

35、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民歌体叙事长诗——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36、94:《穆斯林的葬礼》一个奇异而古老的民族哀歌。

37、《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首创语录体。

38、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39、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40、(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着名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

41、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2、   所谓“密度”,是指这种散文在一定的篇幅中(或一定的字数内)满足读者对于美感要求的分量;分量愈重,当然密度愈大。一般的散文作者,或因懒惰,或因平庸,往往不能维持足够的密度。这种稀稀松松汤汤水水的散文,读了半天,既无奇句,又无新意,完全不能满足我们的美感,只能算是有声的呼吸罢了。然而在平庸的心灵之间,这种贫嘴被认为“流畅”。事实上,那是一泻千里,既无涟漪,亦无回澜的单调而已。这样的贫嘴,在许多流水帐的游记和睛三话四的书评里,最为流行。真正丰富的心灵,在自然流露之中,必定左右逢源,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步步莲花,字字珠玉,绝无冷场。

43、《论语》编辑成书在战国初年。《论语》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中的两个字,各篇之间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主题。作为说理文,《论语》还很幼稚。不过,先秦说理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在《论语》中已有萌芽。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词组,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书中也有些较长的段落,如《先进》篇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详细记载孔门师生间的一场谈话,叙述清楚,有一定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作为叙事记言文字,比较成功,但与说理文显然还有一定距离。而《季氏》篇中“季氏将伐颛臾”里孔子的几段话,针对性强,层次清晰,具有说理文的某些特点。《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但语录体并不是《论语》文学价值的主要方面,《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

44、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写得荡气回肠轰轰,全书的高潮部分是梁山英雄排座次;全书的低潮部分是魂聚蓼儿洼。

45、《论语》记载孔子(前551-前479)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先是西周宋国贵族,至其曾祖孔防叔始迁鲁国。父叔梁纥曾为鲁国陬邑之邑宰。孔丘小时贫贱,长大后曾为委吏、乘田等管理仓库和牲畜的小吏。15岁时,孔子立志于学。三十多岁时,已通晓“六艺”,收徒讲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惯例,实行有教无类。一生弟子多达三千,高足72人。35岁离鲁适齐,约两年后返鲁。51岁时任中都(山东汶上县西)宰,次年升任司空、大司寇。前后为官约4年。55岁时,开始率弟子周游列国14年,先后至卫、陈、曹、宋、郑、蔡等国,68岁时,回到鲁国,73岁卒于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