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经典语录
1、(明法任法)君主治国应有一套公开公正的法律,公布了法律后就应当依法办事,君主个人要带头任法而行,法令不能推行就没有君主的地位。
2、炫耀什么,就容易失去什么。管好自己的嘴巴,也是成熟的标志。(老子经典语录)。
3、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经典语录)。
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6、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7、老子名言: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8、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10、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11、老子名言: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2、大意: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其实很多人都懂这个道理,可是为什么还做不好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煎烹小鱼。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运用这些道理,并不是听过之后我们就懂了,而是践行,也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真正的懂得这个道理。
13、老子的大智大慧,对于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轻易许诺的人必定信用不足。这句话一方面告诫我们不要听信花言巧语,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守信用,重诺言,不做言而无信的轻薄之徒。
14、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孔子家语·六本》
15、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7、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出处)《道德经·第二十章》(译文)众人都很聪明睿智,唯独我却显得糊里糊涂。众人都很精明,唯独我看着很笨的样子。
18、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19、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译文)大的地域没有边角,贵重的器具最晚成XF,大的声音没有什么声响,大的形象没有形体。“道”隐藏在无名之中。
2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1、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2、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2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长。
2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5、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6、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老子 《老子六十三章》
27、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 《道德经》
28、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9、(翻译)不丧失其立身之本者,才可平安长久。
30、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31、老子认为,再圆满的东西看起来也会有所欠缺。同样,获得了极大成就的人也要表现得有所欠缺。保持自身的不完满,这是一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还会有所进步。
3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源于人的永不满足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倘若象小农社会“小富即安”,满足于“三分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进取精神没了,那么民族的前景也就堪忧了。
33、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古文经典语录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34、“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所以,圣人治国,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志气,强壮人民的骨骼,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种愚民的理论在孔子、庄子、韩非子、孙子那儿都能看到。
3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6、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译文)虚无之道生太极一气,太极一气生阴阳两仪,阴阳交合生三才,三才化生万物。
3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38、明清28位皇帝,真正称得上崇文的,只有两位,就是康熙和乾隆。真正称得上宣武的,明朝有洪武,永乐,清朝有太祖,太宗,康熙,乾隆。
39、老子名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0、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41、兵不厌诈,也是这个道理。一定要透过事物看本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4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4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4、25)两个人在一起,总归会遇到问题,也总有人会闯祸。出事时就可以看出对方的品性和感情了。如果第一反应就是责怪你,或者不想和你一起承担,那他爱自己远超过爱家庭,更超过爱你。两个人在一起,不管是谁闯了祸都别责怪,应该是想着一起分担共同解决。因为爱情就是你犯的错误,我却愿意一起承担。
45、老子名言: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6、有得必有失。很多人因为某些爱好和追求,从执着变成了执拗。盈亏却是此消彼长,看似得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失去。兵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篇》
47、27)生活,就是这样,永远占领着绝对的领导地位,当无数的傻子高呼着自己控制了生活自己掌握了命运,却没有看到,生活站在更高的苍穹之上,露出的讥笑嘲讽的面容……《梦里花落知多少》
48、4)总有一天我们学会不再忧伤,因为我们已经像蝴蝶一样,完成了既定的相聚。
49、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51、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5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53、(感悟)“所”,意思是处所或地方,这里引申为根基或根本的意思。老子这里所说的“所”指的应是人生的根基。有了人生的根基就会有人生的目的,有了人生的目的就会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因此能够在人生的路上走得长久。
54、8)如果真爱一个人,就会心甘情愿为他改变,如果一个人在你面前我行我素,置你不喜欢的行为而不顾,那么他就是不爱你。所以你不够关心他或者他不够关心你,那么你就不爱他或他不爱你,而不要以为自己本来就很粗心。或相信他是一个粗心的人。遇到自己的真爱,懦夫也会变勇敢,同理,粗心鬼也会边细心。
55、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这就需要我们做事应当未雨绸缪,而不能临渴掘井。
5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57、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8、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59、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60、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
6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62、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老子 《道德经》
63、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言,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64、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
6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66、此外,还强调入不应妄为、不应乱为,不违背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要充分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然后根据自然规律去工作,而不要勉强去干那些违背于规律的事。不能随心所欲地为所欲为,也不能脱离实际,勉强胡乱地去做,而要顺其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办事。
67、老子名言: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68、“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的确,老子提出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无为而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依据。
69、译:德行要像天地一样覆载万物,圣明要像日月一样普照大地,行动要像四季交替一样规律有序;吉凶要同鬼神一样灵验。
70、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71、兴盛:老子以后,战国时期,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六大派,除了老庄学派外,杨朱学派、黄老学派、彭蒙田骈慎到派、老子学派和宋尹学派都曾兴盛一时,其中以黄老派最盛。其时,黄老思想不但成为田齐的.治国思想,并通过百家争鸣对诸子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楚国和吕不韦统治时期的秦也发挥过一定作用,以至于在战国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说的“黄老独盛压倒百家”的局面。
72、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
73、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7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75、 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一切随其自然发展,到了这个年纪,该走的就放手让他走,该来的岁月也不会辜负了你!
76、5)现代女性找老公的要求:高等收入,中等品味,低等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