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不犯河水一一歇后语
1、味同嚼腊:味道像嚼蜡一样。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2、水湿麻绳——一步紧一步(比喻情况越来越紧张)
3、平铺直叙:形容说话、写文章不加修饰,平平淡淡,没有起伏变化,没有突出重点。
4、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的强烈的不满和怨恨。
5、高山流水:有山有水的自然景色。比喻知音难得或乐曲高妙。
6、登堂入室:已进厅堂,再进内室。喻指学问或技艺取得相当好的成绩,并将进一步深入提高。
7、胶柱鼓瑟:把瑟上调音的柱用胶粘住再弹奏(瑟:古乐器,上面有调音的柱)。比喻拘泥死板不知灵活变通。
8、幕天席地:把天当作幕,把地当作席。本来形容胸襟旷达。现在也形容野外生活中不畏艰苦的豪情。
9、如簧之舌:好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声音的舌头。形容能说会道。
10、自惭浅薄:自己羞愧在学识或知识方面不如别人。浅薄:①缺乏学识或修养;②(感情等)不深,微薄;③轻浮。
11、亡国之音:国家将亡、人民困苦,表达哀思的音乐。现指颓靡的乐曲。
12、长歌当哭: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当作。该词用在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指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
13、挈妇将雏:带着妻子,领着儿女(挈、将:带领;雏:幼小的鸟,喻指儿女)。
14、挥洒自如:挥洒:挥笔洒墨。自如:活动不受阻碍,没有拘束。指写字作画时笔墨的运用毫不拘束,酣畅自然。也指写文章流畅洒脱。
15、勤俭持家:勤劳节俭地操持家务(持家:料理家务)。
16、一倡三叹:原指宗庙奏乐,一人唱歌,三人赞叹而应和。后多形容诗人婉转优美,感人至深。
17、大做文章:为了某种目的而在某些事情上借题发挥或横生枝节,以扩大事态。
18、知情达理:见“通情达理”。通晓人情,理解事理。形容说话做事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