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50句经典句子(文案精选82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6-06 10:03:46 浏览59

孔子50句经典句子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孔子语录: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3、所以只要肯用心教育,那么人和人之间没有太大区别。

4、(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5、(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7、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8、〔出自《中庸》·译文〕仁就是爱人,亲爱亲人就是最大的仁;义就是做事适宜,尊重贤人就是最大的义举。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论语》

10、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孔子50句经典句子)。

11、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12、孔子语录: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1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孔子回答:“家有父兄在,如何能一听到了就去做呢?”

15、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1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7、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

18、孔子说: “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19、(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他讲话则严肃不苟。)

20、〔出自《论语》·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2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摘《论语》

23、孔子语录: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摘孔子《论语》

24、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中庸》

25、孔子语录: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

2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7、〔出自《论语》·译文〕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像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8、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9、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30、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31、释义: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32、释义: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同;达到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

33、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3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5、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3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7、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大学》

3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上)

39、(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4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孔子《论语》

41、〔出自《大学》·译文〕品德高尚的君子,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

42、竭我百家产,崇尔一室居。四海竞如此,金碧照万里。

43、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4、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45、(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46、〔出自《尚书》·译文〕对待人民只能亲近,不可怠慢。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宁。

4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丘

48、选择了这一行,就要放弃大富大贵的想法,淡泊名利,授业传道。

49、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在先秦时期与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儒家遭受重创。而后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自此儒家重新兴起。

5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51、(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5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论语》

53、形容人聪敏又好学,能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

54、〔出自《中庸》·译文〕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5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5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7、〔出自《礼记》·译文〕只有认识到了自己学问的不足,才能自我反省;只有认识到了自己对某些知识困惑不解,才能奋发自强。

58、(《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59、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60、一子贵千金,一路重千里。精思入于神,变化胡能拟。

61、君子不会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62、  一个人能不能守住信誉一定跟他的道德观相关。

6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论语》

64、〔出自《礼记》·译文〕礼的实质,不是随便取悦人,也不是空话连篇,要做到行为不逾矩,不侵犯侮慢别人,不与人故作亲热。

6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孔子

66、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没有仁德之心的人,不会长久的处于困境,也不会长久的身处按了。有仁义之心的君子会安守仁道,有智慧的人会通晓仁道的利处。

67、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8、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论语》

69、释义: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70、释义: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71、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72、(《关罘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7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7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5、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

76、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77、(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78、孔子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79、释义: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

80、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才是大人物。

81、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这是每天必须反省的三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