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经典名句100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3、不被荣誉所诱惑,不为诽谤中伤之言所吓倒。说明不求虚荣、不做亏德之事,自然可以堂堂正正、问心无愧地做人。
4、凡事都要兢兢业业去作,不驰于幻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时间。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5、13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荀子经典名句100句)。
6、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8、民能载舟,亦能覆舟,大众的力量是决定性的。
9、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10、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11、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穷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修身》
12、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1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14、定居一定要选择适当的邻里,交游一定要接近贤士。
15、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曹学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7、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
18、(感悟)实践出真知。在自强不息的行动和探索中,才能获得真知。
19、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20、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21、用心才能明白道理,而用心要保持虚空、专一而安静。荀子认为,人们在以前已经学到了一些知识的情况下,再学新东西的时候,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生活中也是这样,我们在遇到一件事时,总是容易按以往的经验去判断,这样可能是错的。最好能保持虚空的状态,专心地看待这件事,然后可以想想是否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
22、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抱怨,要么是抱怨别人的不是,要么是抱怨老天的不公。他从来也不会反省自己,从来也没觉得自己不对,从来也没觉察到别人也烦他。这种人,说白了,就是胸无大志、穷途末路之人。
23、“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环境对人的成长和身心修养起着重要作用。人际交往的圈子也是重要的环境,对自己身边的环境要慎重选择,不随不良环境而堕落。
24、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5、有恒者寿。 ——谚语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27、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8、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1、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32、顺应上天(自然)而赞颂它,哪里比得上掌握了自然规律去利用它?“制天命而用之”符合当今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人尊重自然,也可适当地改造自然为我所用。
33、(感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想要静心学习,就要去图书馆,想要锻炼口才,就应该和喜爱主持播音的人多交流。
34、 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
35、与孟子不同,荀子主张“性恶”,认为人性本恶。因而更强调人为的作用,通过后天的人为的努力才能达到“善”。
36、所有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个“敬”字;所有事情的失败,都离不开一个“慢(慢待之意)”字。成功的人际关系,是因为你能尊敬别人;成功的事业,是因为你具备敬业精神;成功的夫妻关系,是因为你俩能相敬如宾。
37、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38、天有多高,地有多厚,通过实践才能得知。荀子强调实际行动,而非“坐而论道”。在自强不息的行动中,才能获得真知,发掘自己未知的潜能。
39、察看一个人的外貌,不如用心体察他的心理;体察他的心理,不如考察他做事的方法。
40、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41、只要自己行得正,心中有善,或者要做的是超前的大事业,而别人不理解自己,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无奈,也无需畏惧别人的眼光,当坚守自我。
4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43、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已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44、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45、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46、人们的自觉行动是受感情支配的。——欧文《政治正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