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有什么
1、“战争与和平”是俄罗斯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写的一部小说。它也是一部杰作,创建于1863年至1869年。
2、《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
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4、安娜是一个具有自己的生活理想的新女性,这种理想一旦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生根发芽。最初的内心的冲突来自对新生活,来自于她对周围人当中比比皆是的谎言和伪善。她的不同凡响首先在于她不屈从于不合理的环境,勇敢的追求和保卫向往的幸福生活。(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有什么)。
5、托尔斯泰的生命思想主张人与自然、有机界和无机界、不同时代与不同民族之间广泛而有机的相互关系,包含着人类与自然界作为有机的生命共同体而和谐共存的生物平等主义生态思想。归根结底,托尔斯泰在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探讨的依然是“人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信仰和理性的力量会帮助人类建构共同的生态伦理——新的人道主义,这是托尔斯泰老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的现代版”。(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有什么)。
6、集结国内一流翻译打造最高质量的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出版
7、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8、《复活》:这部小说是托尔斯泰的晚期代表作。这时作家世界观已经发生激变,抛弃了上层地主贵族阶层的传统观点,用宗法农民的眼光重新审查了各种社会现象,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监禁无辜百姓的牢狱;金碧辉煌的教堂和褴褛憔悴的犯人;荒芫破产的农村和豪华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亚和手铐脚镣的政治犯。托尔斯泰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对当时的全套国家机器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9、作为托尔斯泰晚年的杰作,情节基于真实案例。这部小说写于1889年至1899年之间。这一材料是检察官科尼为他提供的真实内容:一位高贵的青年吸引了姨妈的侄女。怀孕后妓女被赶出家门,后来成了妓女,并被指控偷钱。
10、《伊凡·伊里奇之死》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伊凡·伊里奇从生病到死去这一段时间里所经历的一切,重点描述了他在肉体病痛和精神困惑的双重袭击下的挣扎和反思。托尔斯泰使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对主人公具体言行的描述,形象而深刻地刻画出濒死者内心的感受,写出了人肉体毁灭与灵魂觉醒共同发生的情形,揭示了人类在生死问题的一些普遍表现,读来给人震撼。
11、小说描述贵族青年奥列宁厌弃上流社会的空虚和虚伪而来到高加索,在高加索奇伟的大自然和纯朴的哥萨克中间,认识到幸福的真谛在于爱、自我牺牲和为别人而生活。
12、《童年》(1852)通过对小主人公伊尔倩耶夫的单纯而又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出色地表现了一个出身贵族家庭的、聪颖、敏感、感情热烈,并爱作自我分析的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它与后来作家写就的《少年》和《青年》构成了自传三部曲。
13、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
14、《战争与和平》一共写了559个人物,其中留给我们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以下人物:
15、清代末年有很多动人的革命者形象,其中之一就是谭嗣同,他是康梁政变六君子之一。他是学佛的人,却走向激烈的革命,康梁政权失败,满清政府在逮捕党人时,他其实有充分的机会可以逃跑。但他对梁启超说:“你一定要走,我一定要留。没有人走,革命无以成功;没有人留,无以告所有曾经相信这次革命的人。”他决定扮演走向刑场的角色。我相信,谭嗣同内心里有一种空幻、一种虚无、一种无以名状的孤独,使其将佛学与革命纠结在一起。当他觉得生命是最大的空幻时,他会选择用生命去做一件最激动的事情,如同我在敦煌看到的六朝佛教的壁画那些割肉喂鹰的故事,我想,那是非常激情的。
16、在书中第五部第二十一章,托尔斯泰曾对卡列宁作了大段的描写,并谈到了卡列宁的为人以及他此生唯一信任的人——他的哥哥。卡列宁与他哥哥从小就是孤儿。记不得他们的父亲,十岁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就死去了,留下的财产很少。他们的叔父卡列宁把他们抚养大。以优异成绩在中学和大学毕业之后,卡列宁靠他叔父的提携,立刻在官场中崭露头角,从那时起他就完全委身于政治野心中。无论在中学或大学,还是以后的官场,卡列宁从来没和什么人深交过。哥哥是他最亲近的人,但是他是在外交部服务,而且终年在国外,他在卡列宁同安娜结婚后不久就出国上任,并不久客死他国。
17、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出生于贵族家庭,是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他1岁半丧母,10岁丧父,由家里的亲戚抚养成人。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1863年开始了文学创作之路,晚年他因为觉得自己的思想,仍然和农民有距离而深受困苦,一度曾想离家出走。1910年10月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离家出走,11月病逝于阿斯塔波沃车站,享年82岁。
18、《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该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
19、19世纪50年代,托尔斯泰在高加索入伍期间开始了文学创作。处女作《童年》(1852)通过对小主人公伊尔倩耶夫的单纯而又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的细致入微的描摹。
20、托尔斯泰卷秩浩繁的长篇小说。场面浩大,人物繁多,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成就非凡。《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
21、《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