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佛语的经典语录(文案精选66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6-01 09:06:27 浏览59

佛言佛语的经典语录

1、人生美好的享受是安居,是沉默,是孤独,是听见自己的呼吸声,是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

2、没有放下分别是苦,没有放下执著是难;放下就觉悟放下就证果放下就得大自在。

3、无法,无本心,始解心心法,法即非法,非法即法,无法无非法,故是心心法。

4、欲行所得之道而利于人,先须克己惠物,下心于一切,然后视金帛如粪土,则四众尊而归之矣。

5、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6、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7、因为他是你最爱的人,让她生活的幸福和快乐被你视作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所以你还会为了她生活的更加幸福和快乐而不断努力。幸福和快乐是没有极限的。所以你的努力也将没有极限,绝不会停止。

8、关怀生命,使爱心博大宽广;闻思佛法,让智慧展现发挥;实修实证,令佛性全然显露、大彻大悟。

9、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10、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

11、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2、于一切处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佛言佛语的经典语录)。

13、(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4、嫉先创己,然后创人,击人得击,是不得除。《法句经》卷下,利养品如果别人幸福美满,自己心中就不舒坦,那是消折自身福泽,自我嫉妒毁灭自身。(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15、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16、一个女人,若懂得阴阳规律,便知道再强悍的女人在家里都要刻意地示弱。

17、四个婆罗门自以为自己很神通,不用修行,但是一佛偈使他们醒悟了。他们无不为以前的想法而懊悔,而且又回到佛前忏悔对佛的不敬,从而专心修行,变成了四个罗汉。四个婆罗门的经历告诉我们,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能够吸取教训,及时修正,永远不晚。

18、种种形貌,喻如屋舍。舍驴屋入人屋,舍人身至天身,乃至声闻缘觉菩萨佛屋,皆是汝取舍处,所以有别。本源之性,无取无舍,何得有别。

19、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20、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1、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2、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23、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2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5、(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6、修行不仅仅仅要有诚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时刻如是,平时不好讲那么多话,舌尖顶上颚,有口水时咽下,那是甘露水。

27、但有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

28、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29、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经得起沧桑,担得起辛苦。每一步前进都谨慎小心,检查内心的意志,鼓励自我的信心,开口谅人,动念恕事,那些给自己的狭隘找的每一个理由,都会让生命透支,人生就是把自己的心量活开,活成宽阔的能量,如果心窄,去哪里存放生命的意义。一一一延参法师

30、佛说:"眼睛生出来了,知识生出来了,智慧生出来了,善巧生出来了,光明生出来了。"

31、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2、1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33、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34、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35、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36、  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37、处理烦恼的方法:第要求自己;第学会谅解他人;第晓得感恩和奉献;第惜缘惜福。

38、1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39、佛语有云: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40、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

41、对待事情有正确的观察力,时刻保持定力,在生活中就可以见道。

42、乐听赞美,不喜他人的批评;心欲名利,不欲失去它们;这些心态就像锁链一样,把我们与恒久的内心痛苦连在一起。只有在超越它们时,我们才可能体验到自在与快乐。

43、佛说:凡是真正见到苦的,也必见到苦的生起,也必见到苦的止息,也必见到导致苦的止息之道。

44、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45、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非外道,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

46、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7、然佛无别佛,唯心即是。以佛真法身,犹若虚空。若达妄元虚,则本有法身自现,光明寂照,圆满周遍,无欠无余。更莫将心向外驰求。——《憨山老人梦游全集》

48、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49、学会坦然,你就学会了勇于面对所有的痛苦;学会了珍惜所有的幸福。学会坦然,就是一种不屈。

50、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51、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2、1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53、1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54、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55、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56、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57、1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58、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59、(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60、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61、“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62、当你是对的时候,你并不需要说什么;在你理亏的时候,不论你说什么也没用!有人说过:“如果你是对的一方,你没必要发脾气;如果你是错的那一方,你没资格去发脾气。”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63、(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

64、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65、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