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古诗配画
1、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
3、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从山岭小路转过弯,过了一座溪桥,就在土地庙旁的树林外,一座茅屋现在词人眼前。高兴的他细细一看,竟然就是从前落过脚的那家小店!“社”,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4、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5、 ————雷锋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这是多么讽刺啊,怀念爱国先烈都流于形式化。也许是时代变迁,我们的爱国教育已经改变了方法?国家富强才能让每个人有机会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基础,有国才有家。人类最高的道德就是爱国心,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南宋 · 陆游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8、勤奋哪虚难又至,坚强敢敌霸环欺。精心做好当前事,楼顶长飘国庆旗。茫茫宇宙显辉煌,一箭双星华夏光。北斗导航增密度,国人惊世拓新章。长空渺渺银龙舞,大地翩翩快铁翔。筑梦蓝天多壮志,神州崛起势难当。
9、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12、这一来,刚才还闲情逸致的词人不禁有些着急了。夏日的天,说变就变,也许一场倾盆大雨就会继之而来呢?他加快了脚步,赶着寻找避雨之所。
13、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14、我乘着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经过了居延。千里飞蓬已经飘出了汉塞,北归的大雁正翱翔在云天。
15、白话释义: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16、老师这边还准备了一些诗配画的作品,供大家参考,现在请大家开始画吧。
1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 · 辛弃疾
18、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强烈,最猛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正爱国的人,就是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国家更加强大。
19、诗歌是人类最美的语言,与绘画同属于人文艺术范畴,二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古希腊诗人西莫尼德斯曾经说过: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给炎黄子孙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古诗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诵读古诗,关系到人的素养和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小学习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息受,领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
20、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21、浩瀚的沙漠中孤烟直上云天,无尽的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达萧关的时候遇到了侦候骑士,他告诉我都护已经在燕然了。扩展资料背景:
22、《从军行》唐代诗人杨炯原文: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译文: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宁愿成为一名百夫长也比做书生好。
23、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24、语文科全体老师以及综合科美术老师组成诗配画比赛评委团,评委投票前都在认真地欣赏学生每一幅生动形象的诗与画。
25、生:因为第一幅画面……很形象的表现出了古诗的内容。
26、 最后在空白处写下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简单的诗配画就画好啦。
27、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幅作品,我们有一位同学帮小池配上了一幅画,你认为他符合诗意吗?
28、生:画中这位老伯正在农田里除草,我从这里看出是悯农这首诗。
2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读了这首诗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啊?生:
30、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____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3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34、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35、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了唐朝的属国小勃律。公元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队。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诏出使凉州,出塞去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36、《夏日绝句》宋代诗人李清照原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37、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9、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40、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1、知识与技能目标:感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用水墨画的方法画出诗的内容,表现诗意。
42、①李可染的昆仑雪山图,墨色苍劲,淋漓尽致的描绘了一座雄伟的昆仑山
43、生:从这幅图上我看出了,烈日当空,而且农民挥汗如雨。
44、《登鹳雀楼》它不仅仅是一首诗,可以让人领略昔日大唐王朝诗人王之涣壮志凌云的胸怀走进他的梦幻世界,和他一起感受世间的苍穹;而它更象一幅不老的国画:西下夕阳的余晖、奔腾黄河的水流、迭菪起伏的山脉、水天一色的景象。那样富有感染力,那样迷人,让人流连忘返;它也是一坛千年老酒,喝一口品下,醇香四溢回味无穷,陶醉在其在,其乐无穷;更象人生一个前行的座右铭,是自勤勉励,奋发向上,登高望远的一曲华章。利用水墨等多种方法画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便于记忆积累、理解和运用,最终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45、白话释义: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46、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4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48、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49、过程与方法目标:复习用笔用墨基础知识,巧用笔墨技巧,理解诗意,用水墨画的形式来创作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