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合作的成语有哪些
1、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揖,作揖,表示欢迎。
2、反间之计:间:离间。原意为利用敌人的间谍把假情况告知敌人使之失误的计策。后来指离间敌人内部,使之不团结的计策。
3、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4、吴越同舟: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5、(难弟难兄)形容两兄弟都好,难分上下。现也反用,讽刺两兄弟都坏。同“难兄难弟”。
6、胶柱鼓瑟(sè):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柱瑟上调弦的短木,被粘住,就不能调整音高。(团结合作的成语有哪些)。
7、成语释义:卓绝:极不平凡。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8、蓬荜(bì)增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蓬门荜户”的省略。也说“蓬荜生辉”。
9、(解释):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10、2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11、群威群胆威:力量;胆:胆识。集中群众的力量和胆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12、 (解释)刊,古代指消除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3、 万众一心,像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就能取得成功。
14、目无全牛:技艺十分纯熟。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15、21)不谋而同:谋:商量;同:相同。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16、 (解释)差,程度副词,勉强。大体上使人满意。
17、齐心并力、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携手迈进、助人为乐
18、患难与共huàn nàn yǔ gòng
19、 4) 精诚团结: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20、精诚团结jīng chéng tuán jié
21、(解释):戮力:并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
22、(解释):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23、 (误用)使用时句中不能有“独自”、“孤独”、“一个人”等语义重复的词语。
24、18)众口如一: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同“众口一辞”。
25、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26、(解释):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27、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28、一心一力: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29、(出自):《淮南子·泰族训》:“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
30、精诚团结:(jīngchéngtuánjié)
31、(示例):通常在林海里人与人相遇,和在远洋航海中~一样,为什么他竟这样势不两立。 ◎曲波《林海雪原》二十七
32、1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33、(出自):《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34、万众一心 草木接兵 一团和气 同甘共苦 集思广益
35、1烜(xuǎn)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烜赫,气势很盛。含贬义。
36、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成消除。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水一样消融。
37、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也说神工鬼斧。
38、团结一致、一拍即合、精诚团结、不分彼此、分工合作
39、相敬如宾:常与举案齐眉连用,只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在朋友等关系上。
40、言行不贰:犹言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41、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一套做。是,对,正确。
42、1(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与“下里巴人”意思相反。误例:《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1(一蹴而就)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误例:毛书法家大笔一挥,运腕挥毫,笔走龙蛇,只见兔起鹘落,作品一蹴而就。1(一言九鼎)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即形容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误例:兄弟,你别不信我,我可是一言九鼎,说话算数的。
43、众心成城:指万众一心,如坚固城堡。比喻众人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44、10)一心一力: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45、 (解释)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46、忠信乐易 取长补短 协力齐心 甘苦与共 群策群力
47、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48、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49、吴越同舟: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50、1杳如黄鹤:比喻一去不见踪影。语出崔颢《黄鹤楼》。杳,见不到踪影。
51、不谋而同:谋:商量;同:相同。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52、(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53、1始作俑者: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54、1为虎傅翼: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势力。傅,添加。
55、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5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