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经典语录老子名言100句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出处)《孟子·梁惠王上》(译文)奉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孔子经典语录老子名言100句)。
6、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7、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8、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9、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孔子《论语》(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10、因此,修身的过程,就是探究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真诚地对待一切的过程,就是严个要求自己,完善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的过程。
11、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12、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3、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4、(释义)思想境界高尚的人像水一样。水善于施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安居于众人所讨厌的低洼之地,所以说它的行为差不多符合道的原则。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16、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17、C. 孔子和荀子的观点一致,强调的是人无论贫富贵在懂道理;孟子强调的是人要守信
18、庄子,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20、“儒”字中含一个“需”字,“需”有“等待”之义。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21、孔子和颜回是师徒关系,选项中属于师徒关系的只有D,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考点:对应关系。
22、解释: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23、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摘孔子《论语》(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24、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25、解释: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26、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
27、译文:必须让百姓的思想行为有所规范,保持纯洁朴实心态,减少私心杂欲。这就是崇高而快乐无忧的学问。
28、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9、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30、鲁哀公十年(公元前年),孔子在卫国,孔子的夫人亓官氏去世了。
31、(释义)一个人最大的悲哀是精神世界的死亡,而肉体的死亡则排在其次。
32、④俗语也说“不要只在一棵树上吊死。”道理相同,不要舍不得抽身而退,不要心存幻想和侥幸。
3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34、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义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
35、鲁哀公六年(公元前年),孔子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国人相救。由楚国返回卫国,途中又遇隐者。
3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科江湖。
37、鲁昭公十一年(公元前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38、(出处)《孟子·尽心下》译文:如果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
3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摘孔子《论语》(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40、四是静:“静”,指的是心要静,而摒弃一切杂念。
41、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2、(释义)富贵奢侈的生活不能引诱他堕落,贫困卑贱的生活不能让他改变志向,强悍的武力不能使他屈服。
43、统驭理论:“精诚为道,运筹为术,组织为器,人才为本,制度为体,文化为魂”,带你修炼六个方面的能量,帮你完成从攻城略地到运筹帷幄、从创业有成到基业长青的惊险一跃,成长为新经济时代的新型领袖。
44、解释: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