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最经典八首诗歌
1、Чтопройдёт,тобудетмило.
2、而当你怒气冲冲,难以制服,就会沉没多少渔船。
3、心爱的娜塔莎!你在哪里?为何见不到你的踪影?
4、值得唏嘘的是,普希金在原著《叶普盖尼·奥涅金》里,让主角奥涅金赢了决斗,可怜的浪漫主义者连斯基死在了自己朋友的枪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普希金却为了自己与妻子的荣誉,发起了一场决斗,却最终死于这场决斗。
5、它飘下寂静底永恒的暗影,请看那紧锁着的门窗,
6、他把黜免了皇冠的头,垂放在背信底血腥刑台上;
7、世上的幸福并不牢靠:无论出身高贵,无论如花似玉,无论权势和财富.无论什么都在劫难逃。
8、而当你怒气冲冲,难以制服,就会沉没多少渔船。
9、诗人在诗中提出了一种面向未来的生活观。“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尽管“现在却常是忧郁",现实的世界可能是令人悲哀的,可能会感受到被欺骗,但这是暂时的,不会停留在这儿,不会就在这儿止步。要用对立统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生活中总会出现。
10、你使他唱出勇敢的赞歌,面对光荣的苦难而不惧。
11、你总是占据在我心里;夜降临了,——也只有你
12、还有那半睁半闭的眼睛,那幽幽不朋的静静的夜——
13、我要给世人歌唱自由,我要打击皇位上的罪恶。
14、但是嘉宾们对这位俄罗斯的文学之父——普希金的解读,从他们读书之日起开始,从未停止……
15、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1929年入南开中学读书,从此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开始写诗。1934年查良铮将“查”姓上下拆分,“木”与“穆”谐音,得“穆旦”(最初写作“慕旦”)之名。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半年后改读外文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学校辗转于长沙、昆明等地,并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发表大量诗作,成为有名的青年诗人。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45年9月,根据入缅作战的经历,创作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上著名诗篇——《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另有相关创作《阻滞的路》、《活下去》。1949年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受到政治迫害,调图书馆工作。1976年3月31日右腿股骨颈折断。翌年2月26日春节期间,穆旦于凌晨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59岁。死前,穆旦在《冥想》的诗中道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而如今突然面对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四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生活。”
16、于是,在带枷锁的高卢人身上,覆下了恶徒的紫袍。
17、我只是生活而又歌唱,无论在剧院,在舞乐厅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下
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