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谚语及其物候知识(文案精选23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5-29 07:54:41 浏览59

农业谚语及其物候知识

1、谚语说明该地区既种植小麦,又种植棉花。选项中珠江三角洲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和基塘农业;柴达木盆地和藏南谷地均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热量不足,不适宜种植小麦和棉花;渭河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且为平原地形,适宜种植小麦和棉花。

2、二十四节气承载着天文气象、农桑工艺、自然博物、幼学算术、饮馔养生等传统知识和民间智慧,与信仰礼仪、诗词歌赋、说唱戏文、时令谚语、民间美术、棋艺书画等文化表现形式交融共生。激发了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城市雕塑、建筑装饰、音乐舞蹈、文学影视创作、儿童绘本,乃至新兴的数字化知识产品,饱含节气文化的滋养而别开生面。

3、(名师点睛)该题组以区域农业分布图为切入点,重点考查农业区位因素这一主干知识,内容涵盖农业区位优势、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等。通过区域农业分布图所展示的信息,将考查重点放在区域问题的分析能力、区域发展条件的比较分析能力等方面,并要求学生通过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分析,对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做出推测判断。

4、(名师点睛)本题组以2011奶牛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析格局为切入点,图片形式给出材料,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的理解。本题要求学生准确读图,第一小题还要求学生在准确读图的基础上,抓住同一区域的共同区位特征;第二小题则要求学生寻找满足当前粮食需求的农业区域:一个是该地的粮食商品粮要高,或者是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粮食生产能力强。

5、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①对。增加耕地面积,可能性小,不利于环境保护,②错。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有利于大规模生产,③对。改变耕作制度,与大规模生产经营无关,④错。所以B对。考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条件,区域农业发展的措施。(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条件,区域农业发展的措施。

6、毛留喜: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是众望所归,也是实至名归,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丰富都有很大的益处。二十四节气的来源很古老,从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雏形,随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也不断丰富,延续至今,仍然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7、水是庄稼的血。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都需要大量的水分。在农作物及农产品内也都含有水分。如番茄、黄瓜、西瓜等含水量达95%以上,草本植物的叶片含水量达80%以上,就连风干的谷类种子也含有12-14%的水分。水还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它与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化合物,植物体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新陈代谢、养分吸收、运转、调节体温等,都是在水中进行的。由此可见,庄稼确实是“有收无收在于水”。

8、春天肥堆如山大,秋后粮堆大如山草子种三年,坏田变好田。

9、朱定真:二十四节气本身属于中华文化。关于二十四节气我们有诗词、谚语、歌谣以及配合节气的民俗节庆活动,这些围绕二十四节气派生出的文化生活,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清明节气的祭祖活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论体系会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来看病,而广大老百姓也会按照节气规律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

10、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11、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

12、   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   春雷十日阴,冬雷十日寒。   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东南方向闪电晴,西北方向闪电雨。

13、气温与农业1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1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1夏作秋,没得收。1五月不热,稻谷不结。1六月不热,稻子不结。1六月盖被,有谷无米。1三伏不热,五谷不结。1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1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1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1人热了跳,稻热了笑。1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1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1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1麦里苦虫,不冻不行。1冻断麦根,挑断麻绳。1冷收麦,热收秋。

14、好的谚语不但通俗易懂,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15、区域中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   B.气候适宜    C.临近市场     D.资金雄厚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A.夏季降水增多             B.夏季气温降低C.冬季降水增多             D.冬季气温增高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温室气体减少             B.森林覆盖率减小 C.入湖泥沙量减低           D.草原生产量减低(答案)C   B   A   B(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果树、蔬菜布局在城市附近,该处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主要区位优势是临近市场。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以饲养绵羊和种植小麦为主,图中②地区既有种植业又有畜牧业,属于混合农业,和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根据图中地名等信息可知,该地为北美洲五大湖沿岸地区,湖泊水蒸发增加了大气中水汽含量,使的该地降水增加,有利于夏季农作物生长,而因该地纬度较高,冬季农作物几乎无法生长;湖泊对沿岸地区气温也具有调节作用,使其气温季节变化较小,夏季气温降低,冬季气温增高,不利于农作物生长。④区域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地区,该地区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破坏植被,造成森林覆盖率减小;吸收温室气体能力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入湖泥沙量增加。(考点定位)本组题目主要是农业问题,包括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农业地域类型、湖泊对区域农作物的影响、农业发展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等。(

16、人靠饭养,地凭粪壮。 人靠饭饱,田靠肥料。 人要饭养,稻要肥长。 人是饭力,地是肥力。 

17、(2015•北京卷)(24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18、作为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是传统历法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非常了不起。那么今天,就让我们重温一下祖先的知识精华,与优美的“二十四节气”再次相遇。

19、玉米能吃能干。是指玉米需肥量多,增产潜力大。据统计,美国2002年最高单产1850公斤;河南浚县2007年最高单产1065公斤。许昌县陈曹乡史庄村2007-2009年,全村1000亩玉米平均单产700公斤。河南省1949年到2007年,面积由1393万亩发展到418万亩,增长了近3倍;单产由48公斤提高到36公斤,增长了9倍。可见,玉米只要选好品种,施足肥料,及时管理增产潜力大有可挖,确实是能吃能干。

20、随着对二十四节气认知的加深,人们还发现二十四节气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包括饮食、起居与养生等。科学证明,二十四节气的各个节气对人们的身体影响不同,在各个节气中身体会出现不同的生理现象,人们可以根据身体状况,应时采取健身、饮食等方式加以保养和改善,使身体达到健康状态。

21、早上观雾预测天气。春、秋天早上有雾,多为好天,气温偏高。但是如果早上的雾中午前收不起来,连续三天有大雾,会出现连阴天。冬、夏季节有雾容易出现雨雪天气。

22、古代在夏至日会举行祭祀地神仪式,以驱除疾病、灾荒和饥饿。现在,每年的夏至日,测日影定地中的河南登封告成镇还会举办规模宏大的祭祀周公、千人吃面等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