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就是力量歌词完整
1、其时,随着抗战进入最艰苦的相持阶段,社会上产生了一股消极抗战的思潮。牧虹和卢肃意识到全社会各种力量共同抗日的必要性,深感只有团结起来形成钢铁般的力量才能无坚不摧,后创作了一部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就是这部歌剧的幕终曲(剧终曲)。
2、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编辑部
3、国歌歌词中国国歌歌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完整版
4、《团结就是力量》在音乐上继承了民族音乐的优秀遗产,吸收了外国近代音乐的艺术成就。该曲歌词朗朗上口,节奏铿锵有力,体现了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八路军和老百姓团结一致,奋勇抵抗日寇侵略的决心。
5、世界岌岌可危,现在是时候回望历史,汲取经验智慧,提高人类“自我管理”的能力,解决好乌克兰问题。
6、就在此时,河北平山县群山中的小山村,迎来西北战地服务团的年轻艺术家。他们中有作曲家卢肃和剧作家牧虹。20世纪30年代,向往光明的文艺青年从徐州奔向革命圣地延安,喝着延河水,吃着小米饭,在鲁艺聆听冼星海的讲课,接受文艺思想的启迪。他们在党的指挥下,星夜兼程来到河北平山县。在平山县,卢肃和牧虹参加中心游击组,掩护群众反扫荡,和农民下地抢收抢种,参加减租减息。平山人团结战斗、英勇不屈、走向胜利的豪情给了他们创作的灵感,仅用一个星期就创作完成了小歌剧《团结就是力量》。排练时,大家都觉得结束得过于仓促,不够饱满有力。两个年轻艺术家又激情澎湃地谱写了歌曲《团结就是力量》。演出以蓝天为布景,将大地当舞台。演出结束后,演员和观众涌到场地中央挽着手臂,拉开嗓子,放声高歌。“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嘹亮的歌声响彻滹沱河两岸、华北大地。
7、《团结就是力量》唱响了我们的众志成城,是一首艺术与时代充分融合的经典之作。它的音符将洒落在我们民族排除万难奔向未来的漫长征程,成为指向远方的精神路标。
8、《团结就是力量》产生在1943年6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
9、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扩展资料:《团结就是力量》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产生在1943年6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疯狂政策,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为了配合这场斗争,牧虹和卢肃同志一起在三四天左右时间里,突击创作了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
10、回来歌词张信哲回来歌词回来是什么歌+在线听
11、(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团结就是力量》唱片)
12、音乐与歌词一样,气势充沛,奔放热烈。作曲家卢肃,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和才华,对歌词做了超乎常规的精心处理,特别强化重点字的听觉感染力。以完整的两拍一小节突出两个“团”字。紧接着,后四句旋律又借助弱起节奏的处理,在弱拍上弱化虚字“这”“比”“让”,而以强拍突出实词“铁”“刚”“硬”“强”的声乐形象。全曲以C大调调性,围绕大三和弦135主音展开进行曲式结构,铿锵有力。没有7两个偏音的五声音阶,不仅让旋律朗朗上口,也使歌曲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特别是其中的连续六度大跳,更是让歌曲充满了一往无前的向上的张力、势如破竹的豪情和气势。歌曲后半篇,四个“向着”旋律节奏从紧凑密集,犹如冲破反动派的封锁,行进到舒展开阔的阳光下。
13、当时的服务队和百姓朝夕相处,为了配合保卫麦收、对敌抢粮的任务,不仅在当地一天一个村进行巡回演出和宣传工作,组织群众生产自救,还领导农民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广大农民为争取合法权利,奋起斗争的行为和勇气极大地触动了服务团的文艺工作者们。为了配合这场运动,反映当时的情形,牧虹找到卢肃,决定突击创作一个小型歌剧,就叫《团结就是力量》。
14、向着太阳 向着自由 向着新中国 发出万丈光芒
15、31年后的今天,由于主动发动战争一方即俄罗斯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其他联合国成员国提交的有关俄罗斯的决议草案无一例外地被俄方一票否决。
16、《团结就是力量》是首在群众歌曲活动中唱得最多的歌曲之词曲唱着上口,唱着有劲,唱得人精神振奋。其实这首歌是一个小歌剧的幕中曲,创作《团结就是力量》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当时的减租减息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