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故事简短20(文案精选42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5-26 07:43:14 浏览59

关于诚信的故事简短20

1、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怪可怜的,因此格外疼爱他。外公叫韦孝宽,韦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办了个自家学堂,当时叫私塾。皇甫绩;就和表兄弟们都在自家的学堂里上学。外公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严加管教。私塾开学的时候,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做教师上午留的作业。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叫到书房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平时又很乖巧,再加上没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自己,应该也按照私垫的规矩,被重打二十大板。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的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大板。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2、眉山银企通大数据企业征信,聚合企业信用资源,传递企业信用能量

3、此外,我曾参加无偿献血以及参与并组织“影暖夕阳”、“双千”、上海图书馆等很多次志愿者活动,努力为社会做贡献。努力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争取起到班干部的模范作用。

4、儿子点点头,好像听明白。梁国志又说:“诚信是做人的第一步,不说谎话、讲信用的人,才会挺起胸脯光明磊落地作人。”

5、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只有做到诚信,才能成就一个完整的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一定会坚守诚信,以诚待人,用自己的时间行动,来彰显诚信的意义。

6、我的爸爸也是一个很讲信用的一个人,记得有一次,有客户找爸爸所在的公司订了一批货物,并且要求第二天晚上准时送到,可谁知第二天送货员杨叔叔生病请了假,爸爸毫不知情。晚上,客户打电话问货物怎么还没到,爸爸挂断电话,二话不说,赶紧把货物亲自送到了客户手里,而这时已经是深夜十二点了,客户看着一脸疲惫的爸爸,被他诚实守信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7、“我不会愚蠢到要抄袭别人的程序,因为我知道这会被发现,会被上报学校,我是国际留学生,我知道作弊后果的严重性,我是宁愿得 0 分也不想有作弊记录。尊敬的教授,我卑微地请求您不要上报学校,请相信我的诚实,我绝对没有做任何违反学术诚信的事情,如果我不是很诚实的话,我就不会告诉您我和 D 曾经讨论过问题。但是,我并不害怕,因为我说的都是真话。”

8、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团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根据图书出版界的一些经验,一般作者拿到的分成比例为10%到20%。于是我们一些成员觉得可以用类似的比例。但是我觉得,这些学霸的心血凝结成的笔记,才是我们产品的核心价值,所以作者应该拿到更高的分成比例,我觉得应该制定为50%的比例。然后对于成本怎么计算的问题,除了固定成本之外,还有一个模糊的人力成本,这一部分是不透明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说一个任意的成本,以便让我们赚的更多,作者拿的更少。事实上,很多企业都采用这种方法来获取更多的收益。但是我觉得诚信经营是一个事业或者一个项目成功的根基,不贪小便宜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所以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个客观的人力成本,并向作者解释如何分配,充分保障笔记作者的利益。

9、老锁匠宣布二徒弟为接班人。大徒弟不服,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高超的锁匠,他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10、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也会一直秉持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将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发扬光大影响更多的人。

11、为保持故事连续性,上、中、下三篇文章使用连续编号。

12、他很不服气,为什么除了作业,他的第一个考试也受到诚信质疑?他坚称自己没有抄袭,也没有与其他任何人讨论。

13、春秋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10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14、过了五天,鸡刚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已经先到那里了。老人十分生气地说:“我已经听见三声鸡叫了,你怎样才来,五天以后再早一点儿来见我。”

15、李苦禅是我国当代着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

16、最后,他恳请道,“因确有和朋友讨论,我愿意接受作业得 0 分,但请不要上报学校。”

17、    2018年2月14日中午12:30分,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石桥驿乡福利院70多名孤寡老人翘首企盼已久的吴京卫,终于出现在他们面前。一时间,老人们高兴不得了,不停用手比划着,好像是在述说怎么现在才到。

18、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它看似不会像法律一样严肃刻板,让人一望而生畏,不敢轻易触及,而当我们自作聪明地想绕开它的时候,收获的必定是苦涩的果子。这样的例子我也见过不少。

19、重耳说:“珍珠美玉,你都不缺,我不会有更稀罕的东西送给你,不过托你洪福,以后我如果做了晋国国君,假若我们在战场上相遇,我便以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作为回报!”

20、儿子听了,牢记父亲的教导,一生坚守诚信的品格,后来他真的成了当时很受人尊敬的著名画家。

21、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咸阳。秦昭王得意地在别宫里接见他。蔺相如把和氏璧献上去。秦昭王接过璧,看了看,挺高兴。他把璧递给美人和左右侍臣,让大伙儿传着看。大臣们都向秦昭王庆贺。蔺相如站在朝堂上等了老半天,也不见秦王提换城的事。他知道秦昭王不是真心拿城来换璧。可是璧已落到别人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急中生智,上前对秦昭王说:"这块璧虽说挺名贵,可是也有点小毛病,不容易瞧出来,让我来指给大王看。"秦昭王正在兴头上,未及多想,就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22、十七世纪的德国军队里面有一个王子对他的下属亲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级军官的深深爱戴。一次攻打某国家失败而归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严寒、饥饿折磨着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极度寒冷和饥肠辘辘的状态下,王子慢慢的进入梦乡......。睡梦中王子梦见阳光格外的灿烂与温暖,他醒来了,发现自己身上被许多件大衣覆盖,生命得以延续。往四周一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盖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经全部冻死了。

23、在销售笔记的过程中,我和我们团队面临着几个道德诚信问题:第销售的利润如何和笔记作者分配?第笔记的售价到底如何制定?

24、走到超市,我发现每一桶油都不低于八十元,好不容易,我才找到了七十元一桶的菜籽油。我把它从货架上搬下来,便往收银台走去。排了许久的队,终于到我了,我才小心翼翼地把油搬到收银台上。“一共七十元,收你一百元!”售货员阿姨一边说,一边递给我找回的钱。走到门外,我才发现,售货员阿姨由于太忙了,多找了我二十元钱,我心想:这二十元钱可以拿来买好多零食呢!于是,我便头也不回的朝家走去。

25、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两黄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26、拿着二十元钱,我悻悻地下了楼。到了超市,我鼓起勇气,对售货员阿姨说:“阿姨,您多找了我二十元,现在还您!”“啊!”阿姨微笑着说,“谢谢!要是别人的话,早就不知道跑去了呢!”说完,周围的人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眼光。

27、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信任,让我们争做诚信人,多做诚信事吧,让社会都充满诚信!

28、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29、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要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30、小猴忽然想起了什么,它站着不走了,转过身来对妈妈说:“妈妈,你一个人去吧,请代我向外公问好。”妈妈感到很奇怪:“好儿子,你为啥突然改变了主意,你不是说要外公教你打拳吗?不想学啦!”小猴子很认真地说:“妈妈,我很想到外公那里学打拳,我下次去吧。今天我们要去帮小白兔拔萝卜。”

31、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32、    今年是吴京卫第22个年头到福利院送温暖,1995年他去钟祥市大柴湖福利院看望他干爹,得知那里老人每月只有5元零花钱,觉得老人们不够用,当即自掏腰包给每位老人补贴10元;以后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我国传统节日,他都会带上现金和一些物资去看望这些孤寡老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和老人们结下深厚感情,福利院的老人们也把吴京卫当成自己的孩子。

33、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20~的小故事诚信3一:情同朱张

34、不久,收到“学术诚信委员会”关于 A,B,C,D 同学的调查结论:前述行为都属违纪,作弊的作业或者考试成绩记为零(0)分,警告一次。

35、第一个考试,您也说我抄袭了 D 的,您记得吗,我交卷迟了,如果是抄袭的,我就早交卷了!

36、关于身边的诚信故事,我所知道的都是一些小事情,但正是这些小事,在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记,让我知道了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37、一天,我看到我的朋友在看我近日狂热追捧的书《哈利波特》,我一下子如离弦之箭一般向朋友跑去,“可以截给我看这本书吗?”我迫不及待的大声问道。“让我想想。”他似乎很困惑,绞尽脑汁的思考着,突然,他抬起了头:“当然可以。”我听了后,一下子欣喜若狂,一蹦三尺高。

38、“早知道小伙伴们没来,还不如和我一起去看外公,外公可以教你打拳的一些套路,你不后悔吗?”妈妈有些惋惜地说。小猴拨浪鼓似地摇头说:“不,我一点也不后悔!我的好妈妈,你不是常常教育我为人处世要讲诚信吗?”

39、“妈妈,小白兔和小伙伴们没有按时去萝卜地,是有原因的,他们都没骗我,

40、在学校第一节课语文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替子还债的诚信老爹”的故事。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诚信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欺骗他人,一个无诚信的人就是丧失了品德,是一个身心不健康的人,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说重点就是骗子,这样的人不但得不到他人的信赖,在社会上也无法立足,也很难交到知心的朋友。一个人想要拥有诚信,还得经得起诱惑,还要一份坚守。诚信犹如一颗青涩的果,你咬一口,虽然又酸又涩,但却回味无穷,倘若你将它丢弃,便会终身遗憾!诚信就是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生就会出现裂痕!

41、诚实一直勤勤恳恳的劳动,没有忘记父亲临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