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的拼音和解释
1、又如:谚号(以鄙俗的称呼加于人或物);谚诞(鄙俗诞妄)(农谚的拼音和解释)。
2、“农”的基本含义为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如务农、农业;引申含义为种庄稼的人,如贫农、菜农。
3、出处:田国浩《六月雪》 不一会,又变成鹅毛大雪,真是瞬息万变。
4、释义:指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5、如选好品种的农谚:“龙生龙,凤生凤,好种才有好苗生”、“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可见选种在农业生产上有多么重要。
6、①"过了清明是谷雨,一年之计在于春"。意思是清明节后,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大自然处处显出勃勃生机;再过一个节气,就是谷雨,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雨生百谷由此而来;清明、谷雨勾勒出春景图,一年之际在于春。(农谚的拼音和解释)。
7、释义: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8、读音是fēngtiáoyǔshùn,意思是形容风雨适合农作物生长,亦可喻指天下安宁;指寺庙山门两旁所塑的四天王。
9、释义:不管发生旱灾还是涝灾,都能保证收成,人民生命财产有保障。
10、“麦熟一晌,蚕老一时”这句话出自:晨枫《塬上“麦客”》:“‘麦熟一晌,蚕老一时’。因为地广人稀,几十万亩麦子要在尽可能短的几天之内,割完、拉完、碍完、晒干、入囤,否则,一场风刮来,一场雨下来,这眼看到手的年成就会毁于一旦。”
11、“谚”,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yàn,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谚”的基本含义为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常用简单的话反映出普遍而深刻的道理,如谚语、俗谚;引申含义为粗野不恭,如谚号、谚诞。
12、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头伏萝卜二伏菜”。
13、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比喻事物的循环。
14、蚕老一时的意思是熟蚕上簇时间紧张,必须提前准备好簇室、簇具。麦熟一晌意思是说小麦到成熟时,早晨看还不熟,下午有可能就熟了,农民朋友要注意抓紧收割啦。
15、谚者,直语也。丧言亦不及文,故吊亦称谚。——《文心雕龙·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