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的诗歌代表作
1、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2、第六节的最后一行,“但是……”是全诗的情感转折。
3、解读:第一节 那一年七月是告别季,也是分手季,此后再无联系。“将这扇门永远关闭”意味着彻底结束了,也在说明这扇门不会再开启了。他的“挺直的骄傲”“溺在夕阳里挣扎”,表面的坚强难以掩饰内心的失落,双方都很痛苦!
4、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5、蔡琴唱着席慕蓉的《渡口》、齐秦唱着徐志摩的《偶然》、罗大佑唱着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周云蓬唱着海子的《九月》,还有那被传唱无数的《再别康桥》……
6、是“贫困”,是“悲哀”,“贫困”是收入是经济;“悲哀”是心情是状态;这两句是一个小结。这也是对近代以来苦难深重的祖国的一个概括。
7、诗的一至六节,是轻柔缠绵的爱情歌唱。诗人以女性特有的温婉吟唱着恋爱中那种流连忘返的感觉。
8、可见舒婷对此人并不满意,但仍然十分怀念,人生是多么矛盾!
9、挤在破旧的祠庙中,我听过吉他悒郁的乡思;坐在月色朦胧的沙渚上,我和伙伴们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躺在芬芳的稻草堆里,听着远处冷冷的犬吠,泪水无声地流着……再艰难的日子都有它无限留恋的地方。我曾像我的伙伴那样,从一个山村走到另一个山村,受到各知青点的接待。我所看到和听到的故事,那些熟悉而又遥远的面影,星星一样密布在我记忆的天空。我曾经发誓要写一部艾芜的《南行记》那样的东西,为被牺牲的整整一代人作证。
10、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祖籍福建泉州,汉族,原名龚佩瑜,后改名龚舒婷,中国当代女诗人、作家,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历任福建省文联、作协副主席;厦门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第八届主席团委员;全国人大第十二届代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福建省政协第八届委员、第九届常委。
11、从第九节开始,这首诗的格调渐趋激昂。“三角梅”和“野天鹅”都是诗人的自我比喻,一个真正的抒情主人公开始了充满自信的咏叹:拒绝“在花瓶上摇曳”,拒绝在“栏杆的春色”中流连,充满生命力地在风雨和严寒中接受洗礼。接下来的一段,“民族”第一次旗帜鲜明的出现在诗中。舒婷这一代诗人对祖国、对民族怀有深沉的责任感和真挚的爱恋,“跑道”、“冲刺”、“终点”点染的是田径场上赛跑的景象,这也曲折地表达了整个民族经过十年文革,已经被时间落在后面,而“我”作为历史的承担者之“没有权利休息”,只能永不停顿地与时间赛跑。
12、..............................................................................................
13、顾城是否带着光明离去,我们不得而知。然面他寻觅光明的眼睛却永远留在了他的诗中,充满梦幻和童真。
14、 美是凛然的东西,有拒绝的意思,还有打击的意思;好看却是温和的,厚道的,还有一点善解的。 ——王安忆 《长恨歌》
15、以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白话文诗歌作为开端,中国新诗随着历史的车轮即将驶向百年。站在历史的路口回望,一大批新诗化成了旋律萦绕在我们耳畔。
16、舒婷原名龚佩瑜,舒婷是笔名。1952年5月生,今年应当是68岁,已步入老年。福建泉州人,也有说她是晋江人,在厦门长大。1967年初中毕业,1969年到福建省上杭县插队劳动,1972年回城当临时工,也有说她是以姨妈继女身份回城。当过水泥工、挡车工、炉前工等。插队时开始写诗,1979年发表第一首诗《致橡树》获得好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获中国作协“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作奖”。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已出版的诗集还有《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的诗》等。她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17、中国自《诗经》以来,诗歌酬唱即成传统,数千年传承,文乐相和。
18、1933年生于韩国,1960年出版首部诗集《彼岸感性》,著有《白头山》《万人谱》《高银全集》等150多部作品,被译介到英、美、德、法等20多个国家,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美国桂冠诗人罗伯特·哈斯称《万人谱》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超凡的壮举”。
19、
20、同样是写“等待”,《?。!》和《神女峰》却表达了不同的主题。《神女峰》是对社会压抑女性性爱和女性性爱自我压抑观念的反叛,而《?。!》则是对女性等待的颂扬。对待这一问题,同一个作者为什么会出现似乎相反的感情呢?这是因为《神女峰》中的神女是被强加和自我强加的单方面的性爱压抑,是一种没有任何希望而且处于不平等地位的痛苦。《?。!》的等待则是建立在互相等待和人格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当你坚持在等待我时,我虽然承受着繁重的劳务所带来的身体的痛苦,也承受这外界环境传统观念挤压的痛苦,但我的感情是充满希望的,我的精神是愉悦的,我的心灵是美满的。如果有了“你的等待和忠诚”,那么我“付出牺牲的代价 ”是值得的,尽管我的处境是险恶的,我也将毫无畏惧地走向开阔地,成为“你骤雨中的百合花”。不过,我们也应留心舒婷的细腻之处,虽然诗对感情的表达是如此大胆,但这一切又好像都是在假设语气之下,女性在爱情生活中的那种畏惧感仍然弥漫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