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佛经名句300句(文案精选102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5-21 09:40:33 浏览59

经典佛经名句300句

1、26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2、  堂上有佛二尊,恼恨世人不识,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栴檀雕刻,

3、你听着我今天认真地跟你说一次,你过去就算杀人放火,我还照样喜欢你。可你,别骗我。

4、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经典佛经名句300句)。

5、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6、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7、  当发菩提心 广济诸群生是则供正觉  三十二明相

8、  八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经典佛经名句300句)。

9、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千分不及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10、  1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11、  六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2、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佛说十善业道经》

13、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西归直指》

14、  折却祖宗遗下福,削尔前生修下禄。损尔悠悠好寿数,斩尔绵绵广嗣续。

15、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6、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

17、  他女勾尔入他室,尔莫从他暗相逐。他妻诱尔同他宿,尔莫与他私相熟。

18、  三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19、愚人向远方寻找快乐,智者则在自己身旁培养快乐。

20、  三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21、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22、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23、  四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2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5、  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26、你每天晚上都去十一街区的超市买点东西吃,你烦闷的时候都会去十三街区的小酒吧喝点东西。

27、  3一切法无来,是故无有生,以生无有故,灭亦不可得。一切法无生,亦复无有灭,若能如是解,斯人见如来。诸法无生故,自性无所有,如是分别知,此人达深义。”

28、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畏惧,是做人最基本的良心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人生要学会不抱怨,不等待,不盲从。

29、  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30、佛经经典名句400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31、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佛家妙语

32、真心应物,不生分别。佛教经典语句电影中的经典语录这一辈子可以用两句话总结,一是阅尽人间春色,二是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33、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34、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35、  1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36、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37、我愿意把温暖传递,我愿意把幸福给你,只要你好,我的世界就会变的美丽。愿亲爱的你幸福开心,一切顺利!

38、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3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0、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41、  3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无所有,是事不知,名为无明。

42、很多人都觉得,佛陀说的法或佛经很深奥,其实,佛一直想告诉我们的不外乎是,我们的所有期待和想法都是梦。当一个人真正觉醒的时候,他会真正的微笑,因为他觉悟到,人世间的一切好坏、苦乐都只是梦。

4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44、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45、  1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46、佛语有云:众生皆平等。佛语有云:有其因,必有其果。

47、  200.我若真至心相信、愿意去(很爱去)的话,正念分明念佛,固然可以往生,假设我睡著,他也有办法叫醒我,带我往生,就算我昏迷不醒,他也有办法抱著我往生,即使我不能动,佛也有办法扛著我往生,反正他都有办法!只看我信不信他有办法。我们看父母亲带著孩子去旅行,万一在火车上,小孩睡著了,难道父母亲会把小孩子丢在车上、丢在外面就自己回家了吗?孩子睡著了,父母亲一定会设法把他抱回去的。

48、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49、  2如何修清净心?在行中修,行是生活、工作、应酬,在这里面学不著相。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妄想,心就清净了。不把拉拉杂杂的事情放在心上,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只有经典上的教诲。我们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要尽心尽力,认真努力去做,做了之后,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凡夫做了好事,总觉得自己功德很大,居功,念念不忘,著了相,所以心就不清净。心地清净、空寂,什么都不想,做再多的好事,都不放在心上,统统放下,清净心里生欢喜、生智慧。这个欢喜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从内心里生出来的,是真欢喜。世间不管什么事,听到也好,见到也好,统统不要放在心上,见如不见,闻如无闻,时时刻刻保持清净心。

50、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51、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52、  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53、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金刚经》

54、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为何领先,学习他的做法。忙碌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呆板的人只会投机取巧。优柔寡断的人,即使做了决定,也不能贯彻到底。善意需要适当的行动表达。佛教经典语录_大慈大悲佛经句子摘抄佛教经典语录_大慈大悲佛经句子摘抄

55、  2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当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

56、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57、不要太苛求抱怨的人,他把自己的日子弄得够难过的了。

58、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59、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善导大师

60、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61、没想到你真的找到和你那么多条件符合的男人了。不,他一条都不符合。但是,我爱他。女孩子能有多难追啊?

62、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63、  六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64、  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一大尸利沙树林,我能尽数每一叶数,有人唸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尽数。

65、  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66、※云何识自心?如言语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语,又不作用,心体如虚空相似,无有相貌,亦无方所,亦无一向是无,有而不可见故。※你的微笑也是佛性作用,行住坐卧不离汝性,忧悲苦恼不离汝性,乃至慈悲喜舍亦不离汝性,珍重!※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异,即心即佛,若离于心,更别无佛。

67、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68、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69、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70、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71、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徐恒志

72、一个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钱衡量,而是一生中,你善待过多少人,有多少人怀念你。

73、  九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74、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75、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此中何法。名为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76、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77、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8、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9、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80、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

81、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82、  2一切诸佛菩萨的名号、一切咒语,都是阿弥陀佛的一部分。阿弥陀佛是全体。所以「阿弥陀佛」是「大神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我过去讲《心经》,讲到后面,我就知道什麼是大神咒,什麼是无上咒,什麼是无等等咒。「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83、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楞严经》

84、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85、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86、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87、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88、  四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89、  2说尽大藏非有字,道通三世本无文。一句圣号老实念,密中之密禅上禅。

90、  3诸佛大事者,所为救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

91、佛语有云:万法唯心。佛语有云: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92、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93、看到他给她戴戒指,老戴不上,我真的彻底被这个男人感动了,更何况他喜欢她什么?不行就打他,让他恢复失忆!

94、  1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95、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96、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97、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佛家妙语

98、如果你想要更上一层楼,就为别人提供超出预期更多更好的服务。每一次都尽力超越上次的表现,很快你就会超越周围的人。

99、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00、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101、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