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之明的意思
1、(君子之过):过:过错。品行高尚的人犯错误就象日蚀和月蚀,别人看得很清楚,只要改正,别人仍然敬仰他。
2、(铜臭薰天):铜臭:铜钱的气味。充满铜钱的臭味。常用以讥讽有钱人品行不端。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砥身砺行):犹言砥节砺行。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5、(木秀于林):秀:出众,突出。高出森林的大树。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也措指新人新事刚刚出现。
6、(译文)“能看出别人品行才能的人,是睿智的;能了解自己优点缺点的人;是明白人。”
7、诸葛亮写过一篇文章《知人性》,文中提出“知人七法”。诸葛亮一生识人的最大收获恐怕就是刘备。刘备生性良善,“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
8、(轻薄无行):无行:品行坏。态度轻佻,道德败坏。
9、(德高毁来):品德高尚却招来毁谤。形容坏人总是嫉妒和毁谤品行高尚的人。
10、在与刘备的对话中,诸葛亮分析了天下形势,给刘备指出了一条“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之路。隆中对策的故事还衍生出了一个歇后语: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有先见之明的人有格局有远见,每天的生活都是限量版,生命需要的是未雨绸缪不是亡羊补牢。
11、(译文)“吴季英有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知人之明的意思)。
12、(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13、(出处)《后汉书•吴佑传》:“‘吴季英有知人之明。’”
14、(丧伦败行):丧:丧失;伦:人伦;败:败坏;行:品行。丧失了人伦,败坏了品行。
15、知人之明:意思就是他有着洞察发现人才的聪慧头脑。属于褒义词。
16、(举例造句): 前任督宪是兄弟同门世好,最有知人之明。阁下不以兄弟不才,时加教诲,为幸多矣!(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二回)
17、(大人君子):大人:古代尊称;君子:指品行好的人。指才德兼备的人。
18、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后去;丧魄销魂.”
19、(禽兽不若):连禽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
20、(文人无行):喜欢玩弄文字的人,品行常常不端正。
21、(砥廉峻隅):峻:高峭。通过磨砺,使可分解更加分明。比喻磨炼自己使品行更加端正。
22、懂得:知道(意义、做法等):懂得规矩;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吗?
23、(禽兽不若):连禽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
24、(阳煦山立):象太阳那样暖和,象山岳那样屹立。比喻人性格温和,品行端正。
25、(丧伦败行):丧:丧失;伦:人伦;败:败坏;行:品行。丧失了人伦,败坏了品行。
26、(退食从容):指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可为楷模。
27、(知人则哲):指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即可谓之明智。
28、(砥砺名行):砥砺:磨砺;名行:名誉和品行。砥砺磨炼自己的名誉和品行。
29、(目无流视):眼睛不往四处看。形容人品行端正。
30、人贵有自知之明,世界上没有全能型的人才,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只有认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成功。《老子》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之明是一种修养。
31、(释义)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明白)事物的能力。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有透彻的了解。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32、(绝德至行):绝、至:极,尽。极为高尚的道德品行。
33、(声华行实):垢:声誉;华:显耀;行:品行;实:朴实。形容声望很高,品行朴实。
34、(方正不苟):方正:正直;苟:苟且,不正派。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35、(君子之交接如水):君子:品行端正的人。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拢、利用。
36、(误杀好人):好人:品德好、行为端的人。过失地杀掉品行好的人。
37、(篱牢犬不入):篱笆编得结实,狗就钻不进来。比喻自己品行端正,坏人就无法勾引。
38、(人以群分):人按照其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因而能互相区别。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
39、人生路总是布满荆棘,先见之明可以帮助你趋利避害,寻找机会,减少路上的阻碍。先见之明是一种智慧,有先见之明的人能够见微知著,通过蛛丝马迹推断出事物发展的大致方向。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二人进行了一番对话,这也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40、(萧敷艾荣):萧、艾:艾蒿,蒿草;敷、荣:开花。指蒿草长得很茂盛。比喻才能低下,品行卑劣的人一时得势。比喻小人得志。
41、(言多伤行):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使品行受损害。
42、(砥节励行):指磨砺操守和品行。砥,磨练。励,振奋;振作。
43、(出处)《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4、(品貌非凡):品貌:人品和容貌;非凡:不同寻常。品行相貌都超出一般。
45、(大行受大名):行:品行,德行。有大的德行,一定有大的名声。
46、如有作恶违法的人,或行为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47、(砥砺名行):砥砺:磨砺;名行:名誉和品行。砥砺磨炼自己的名誉和品行。
48、(清清白白):品行纯洁,没有污点,特指廉洁。
49、(知人之明):明:指眼光。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50、(市井无赖):指城市中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51、(狗猪不食其余):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52、(铜臭熏天):铜臭:铜钱的气味。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常用以讥刺有钱人品行丑恶。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
53、(文行出处):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54、(人以群分):人按照其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因而能互相区别。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
55、(出处)《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56、(声华行实):垢:声誉;华:显耀;行:品行;实:朴实。形容声望很高,品行朴实。
57、做人有自知之明,做事才能量力而行。陈寿在《三国志》中用一句话概括诸葛亮领兵北伐,“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北伐失利虽不能归咎于诸葛亮一人,但陈寿认为诸葛亮对此有很大责任。
58、(狗彘不食汝余):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59、(砥廉峻隅):峻:高峭。通过磨砺,使可分解更加分明。比喻磨炼自己使品行更加端正。
60、(诡谲无行):诡谲:欺诈;无行:无德行。形容欺诈成性,品行不端。
6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62、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低,也别高估自己。生活中高估自己的人比比皆是,他们认为别人的成功只不过是碰到了好的机遇或是得到了伯乐的赏识,要知道不论是运气还是赏识都需要实力。
63、(失身匪人):失身:丧失自身应坚持的节操;匪人:指品行不正的人。指丧失节操而依附于邪恶的人。也指女子失节于品质恶劣的人。
64、(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秀:出众,突出;摧:摧残。高出森林的大树总是要被大风先吹倒。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责。
65、考生甲一看就脸色大变,然后快速离去。考生乙皱眉思索一会儿,也怏怏的离开了。后来考生甲就被钦点为状元,乙为榜眼。众臣不解,皇帝说我这个对联看似简单但却包含了金木水火土(偏旁),实属难对。甲一看便知,才高于乙。
66、虽然他已经是大学生了;可他远在家乡的妈妈总是~地放不下心来
67、(释义)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68、(木秀于林):秀:出众,突出。高出森林的大树。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也措指新人新事刚刚出现。
69、(君子之过):过:过错。品行高尚的人犯错误就象日蚀和月蚀,别人看得很清楚,只要改正,别人仍然敬仰他。
70、(退食从容):指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可为楷模。
71、(言多伤幸):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使品行受损害。同“言多伤行”。
72、(示例)阁下既无知人之明,现被众叛亲离,也属理所当然!
73、(芒寒色正):指星光清冷色纯正。也借以称颂人的品行高洁正直。
74、(狗鼠不食汝余):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75、(方正不苟):方正:正直;苟:苟且,不正派。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76、(山不厌高):山不嫌其高。比喻品行越高尚越好。
77、(顽皮赖骨):①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②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
78、关于知人之明,方能自知之明;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有大作为的典故:
79、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将领士兵,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返还旧都.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80、(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81、(正人君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82、(市井无赖):指城市中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83、(方正不阿):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谀,诌媚。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84、(狗彘不如):彘:猪。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同“狗彘不若”。
85、(顽皮赖肉):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也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同“顽皮赖骨”。
86、解释:牵,牵挂;萦,萦怀。某事牵动灵魂,萦绕于梦中。形容思念情切。也作"魂牵梦绕"。
87、(砥节厉行):指磨砺操守和品行。同“砥节励行”。
88、(禽兽不如):连禽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
89、(解释): 明:指眼光。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90、(方正之士):方正:品行端正。品行端正不阿的读书人。
91、(猪狗不如):连猪狗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
92、(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谦辞。
93、(知人之鉴):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同“知人之明”。
94、(禽兽不如):连禽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
95、(善人能受尽言):品行好的人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96、(狗彘不若):彘:猪。连猪狗都不如。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
97、(篱牢犬不入):篱笆编得结实,狗就钻不进来。比喻自己品行端正,坏人就无法勾引。
98、(示例)“世人往往自以为是,自夸其能。”——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99、(译文)“这可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姓名,我怎么可以不估量自己的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