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怎么读
1、在茨威格生命的终点,他曾有过打算,在巴西重建他的生活。巴西人还未受“文明”浸染的淳朴温暖了他,所有人,无论种族、民族,都能在巴西被包容,这让他一度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但他的年龄和精力已经不允许他这么做,长期流亡生涯已让他疲惫。从他与朋友的通信来看,他的朋友认为他对巴西的描述是“无根”的,这可能也影响了他,促使他最终还是回到欧洲文学的传统中。可是,“无根”这个词,究竟又有多大的意义呢?“根性”作为一种属性被赋予的价值,难道不是另一种词语的诱惑吗?
2、格鲁希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用军刀支撑着自己的身体。(精炼表现了其惶恐)
3、我整个身心都憋着一声呼喊,见到第一次闪电时的一声喜悦的呼喊,这声呼喊已经升到我的嗓子眼了。
4、1940年经纽约去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
5、托尔斯泰晚年的思想立场一直是:对封建贵族生活及基础—封地制度持否定态度,强烈反对暴力等等,因此托尔斯泰强烈的厌弃自己的贵族生活,常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摒弃奢侈,常年吃素。但其妻子索菲亚却囿于世俗偏见,过多的为家庭与子女利益考虑着想,不能够体谅托尔斯泰的思想,造成夫妻不和,家庭难以平静。
6、这篇的故事梗概估计大家都知道了,我就来摘录一些字句,让大家重温一下茨威格那荡气回肠的文字魅力(文字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7、他的这种历史观具有明显的历史唯物主义色彩,这也决定了其传记写作常常是把传主放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来透视其心理、性格和精神。
8、用读者的话说:“一个人,能够在迷茫之时,从茨威格作品中体会到崇高的心灵震撼,是特别幸福的。”
9、其中三位大师是被首次译为中文,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后来出的《三大师》单行本
10、起风了,雨好像真的要来。人们从四面八方奔跑,躲避,搬东西,关窗户。只有那人纹丝不动,站在户外,极度兴奋,缄口不语:
11、高尔基说:他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和非常天才的思想家。
12、读罢整本书,其实最打动心灵的有三点,一是历史,二是所谓小人物,三是创新。
13、罗曼·罗兰和斯蒂芬·茨威格两人从某些方面来讲,极为相似,他们的大部分作品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创作,作品共同流露出了对光明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以及人道主义的关怀。斯蒂芬·茨威格本人是以翻译家与诗人的身份步入文坛,而最终使他蜚声世界文坛的,则是他的小说、人物传记和人物特写。
14、在传写文学艺术家时,茨威格既搜集相关资料,还认真阅读作者的作品,他在谈到《三大师》时就说“这三篇文章以对作品的了解为前提”。在面对丰富而大量传记材料时,茨威格始终坚持对材料“存疑态度”和尽力进行验证,而且他严格遵守一个原则:“决不采用任何一个由刑讯、恐吓或逼供得到的证词,一个真正寻求真理的人决不会认为屈打成招的供词是真实可信的。同样,对密探和使臣的报告,作者也是在经过极其慎重的选择后才偶尔采用,并对每一份文件都取存疑态度。”茨威格告诫人们读历史不能深信不疑,而是应当好奇般地加以怀疑,因为看来是铁面无私的历史依旧屈从于人类对传奇和神话的强烈爱好——它有意和无意地把少数几个主角加以英雄化,而把日常生活的主角,第二流和第三流的英雄人物推到黑暗之中。因此要对它加以验证和把它本来的工作恢复到它的历史标准。
15、第作者的态度很鲜明,文章中的“亡命之徒”“污泥浊水”以及
16、不是所有“遇见”都要有后来和终局。“遇见”本身就是治愈和救赎。它让心怀渴欲的人敢于渴欲。那渴欲,原本快要被人群湮灭。
17、直到晚上,雨还没来。旅馆里的人们一如故常地吃晚餐,喝酒,聊天,杯盘叮当。男子感到愤怒,恨每一个人:
18、有人说:如果说一个人在读完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没有被感动得至少起一次鸡皮疙瘩,我是不信的。
19、人为的给它冠上第三个亮点。这些事件彼此间似乎毫无联系,但经过上面思维导图的分析,我们可以触碰到断藕之间那些似乎不重要的丝,正是这些丝将独立的事件连成一个整体,产生1+1>2的效果。我并不清楚作者本人的想法,但我希望他有此深意,我相信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20、爱情中,往往就是如此。谁先主动了,谁就注定爱得卑微。在这个年代,聪明的女人,都是在努力活好自己,不愁着去追男人,不愁着出嫁,只要自己活得好,活得漂亮,活得高贵,迟早就会有蝴蝶飞来,懂得欣赏自己,爱自己,并且就能做到如大仲马所言,把自己看得很神圣,很珍惜这份爱。
21、例如,在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时,将须发比喻成“热带森林”:额头比喻成“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皮肤比喻成“用枝条扎成的村合外墙”,再加上“朝天鼻”和“招风耳”,把托尔斯泰大众化、平易近人的“田野村夫的脸孔”描绘得细腻传神,惟妙惟肖。
22、概括是简略的,然而已然嗅到其中的惊心动魄。而玛丽•安托瓦内特直到她外在的力量趋于穷尽之时,才感觉到她内心深处萌发出一些崭新、宏伟的东西,这些东西如果没有经受考验,不可能产生。终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只有在不幸之中,才真正知道自己是谁。”
23、嘉宾|胡蔚,北京大学德语系副教授,慕尼黑大学德文系博士
24、正因如此,茨威格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历经十年之久于1920年完成的《三大师》中的传主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分别属于法国、英国、俄国。
25、在这个年代,如果你是女人,不妨听一声劝,真的不要去追男人,因为你一旦去追了,你肯定要爱得卑微了。因为男人,往往就是这样,太容易得到的,不知道珍惜。反而难得到的,却总是欲罢不能。不妨好好活好自己,活得精彩,蝴蝶自来。不如做一个待追的女人,待嫁的女人,只要你优秀,永远都不愁。
26、生活在那部电影之中,当此刻,我偶然到达罗马。
27、在罗马,在梵蒂冈,甚至在君士坦丁堡,在科隆,
28、茨威格在传主的选择上绝不是以成败论英雄,而是出于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谅解、仁爱、宽恕、牺牲精神,故而洋溢着浓烈的人情味,蕴含着深刻的政治理想。这也正如他所说的:“作为记载史实的历史学家,又作为热爱人类,希望引导人类走向完美的人,不可能给伟大的人物作传。”茨威格传记文学中传主的选择,其倾向性、目的性、寓意性是极其鲜明突出的,与其和平主义理想、人道主义情怀和世界公民信念是十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29、—直到半夜,满身污垢、头昏目眩的拿破仑才在一家低矮的乡村客店里,疲倦地躺坐在扶手软椅上,这时,他已不再是个皇帝了。他的帝国、他的皇朝、他的命运全完了。(与其前文意气风发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30、入夜,依然闷热,雨还没来。旅馆里所有人都睡了,只有他醒着。他发现,她就站在房间的窗前。他抚摸,亲吻。她说:
31、茨威格出生于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太平盛世中成长,此后却亲历了文明毁损于巅峰,明白其“不过只是随时都能被破坏性的罪恶欲念所冲破的薄薄一层”。历史现实一展美杜莎的魔法,任凭世界由和平滑入战争,兴盛转为衰败,它的面庞亦遍布疯狂、罪恶、暴力、死亡和无尽的苦难。在这个过程中,茨威格逐渐成为一个手无寸铁、无能为力的见证人,目击了欧洲人不可想象地倒退回他们自以为早已被遗忘的原始野蛮中。
32、你对女人怀有的柔情使你一看见她们,你的眼光便不知不觉地变得温柔起来。可是我这个十三岁的孩子对此一无所知:我心里像着了火似的,我以为,你的柔情蜜意只针对我,是我一个人的。就在这一瞬间,我这个还没有成年的姑娘一下子就成长为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从此永远属于你了。
33、自此,茨威格在我心中有了一个固定的形象:这是一个能够把人物心理描写刻画到极致的作家。那些静止的情感、敏感的内心、狂热的激情,甚至匿藏在人们心底连自己都察觉不了的风吹草动,他都能准确地捕捉到。
34、发型师雷奥纳尔为她发明夸张的发型,她希望永远引领时尚,最初抨击她的文章和讽刺漫画就从此时开始。她毫不在意,总是随兴而来,她母亲写信提醒她也是枉然,她根本听不进去,完全沉浸在节日气氛和幻想当中。
35、讴歌人性,如人类的探索精神与坚韧不拔的品质;
36、进口环保用纸,质感舒适,轻盈便携。阅读体验真的不要更好!
37、该作讲述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贵族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的女儿艾迪特。这位姑娘生性活泼,正值繁花似锦的年龄,却不幸下肢瘫痪,霍夫米勒对她深表同情,却因此酿成悲剧。
38、第二天,他又在餐厅遇见那个姑娘。她不知道昨晚的事情。她跟家人有说有笑,活泼爽朗,稚气未脱。她是一个跟旁边的人没什么区别的、无忧无虑的小姑娘。
39、茨威格在序言中说,一个民族千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即人类群星闪耀的时辰。
40、其实,看茨威格,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起也没有错,但我觉得不能看完了这部小说之后就丢开了茨威格,还得要接着看下去,接着看下去的就得是《断头王后》。我觉得这本书,越年轻时看越好。
41、譬如:读中国的"四大名著",既可从历史的沉淀中,体悟社会发展的规律,个人成功秘诀;还会学习一些生活常识、处世哲学,军事谋略等等。譬如:读一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传承的作品:"《论语》、《孟子》、《大学》等。如果读不懂原著,可读正版的批注诠释的版本。
42、在《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中,往往会以一名作家为主线展开深入的报道,这其中有许多在文学史上持久闪耀的名字,以及在当下受到广泛关注的海外作家。生平故事的叙述,作品内外的剖析解读,以及文本对于时下生活的关涉,都在其中得到充分呈现。
43、 这种充满戏剧性和命运攸关的时刻,在个人的一生中和在历史进程中都十分难得;这种时刻往往只发生在某一天某一小时,甚至常常只发生在某一分钟,但他们的决定性影响却超越时间。我想在本书中从极其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回顾这样一些群星闪耀的时刻——我之所以如此称呼他们,是因为他们宛若晨星一般永远散射着清辉,普照着终将逝去的黑夜。
44、作为一部自传,《昨日的世界》记录了茨威格从出生到“我们这些六十岁人的时代彻底结束”时的生活。十九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社会图景,在《昨日的世界》里缓缓展现,他在序言中写下的话,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其记录观察的意义:
45、比如在传写《玛丽亚·斯图亚特》时,茨威格认为“那些十四行诗以及大部分‘首饰盒信件’是真实的”,因为他是经过严格的审核、考究才这样认为的。
46、近期出版的《十九日谈》是作家杨无锐对《古诗十九首》的全新解读,在他看来,“两千多年来,我们只是在重复《古诗十九首》里同样的心事:同样的思念、盼望、感慨、愤懑……同样的经历亲人久别、爱人背叛、中年劳苦、老之将至……”而他的解读,是为了提供一种私人阅读的尝试,建立一个现代心灵与古典之间发生关系的通道。他认为,《古诗十九首》的好,就好在用安详透明的语言展示了生活中那些性命攸关的时刻;它也清晰道出了《古诗十九首》的惊心动魄之处:“在残酷的生活里不动声色地守住些什么,这样的故事里都有惊心动魄的英雄气概。”
47、女人拒绝异性的追求,是先天性的特权,即使拒绝了一个最热烈爱情,也不会被认为残酷,但是,如果命运女神乱了安排,让女人打破了羞怯的本性,不顾一切地向一个并无把握的异性献出她的热爱,而对方表示着冷淡和拒绝时,那结果就不堪设想了。男人拒绝女人的追求,等于损伤她的最高贵的自尊。——茨威格#茨威格语录#
48、他说:“只有每一页都始终保持高潮、能够让人一口气读到最后一页的书,才会使我感到完全满足。而到我手里的全部书籍中,有十分之九我认为描写过多,对话啰嗦。”本着对一切烦琐和冗长所抱的警惕性,茨威格在创作的最初,总是信手写来,轻松自如,任笔驰骋,下笔千言万语,把心中的构思和思想一古脑儿倾泻在纸上。茨威格说:“我一遍又一遍地推敲各种表达方式,这是一项……不停地去芜存精、不断地对内部结构进行精练的工作……在不影响作品的准确性,同时又能加快节奏的情况下,找出可以删减的一句话,或者哪怕是一个字。在我的创作中,最使我感到有兴味的就是这种删减工作。”茨威格就曾宣称自己找到了“善于舍弃”的艺术。正是因为他在创作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勇于舍弃、力求精炼,毫不吝啬地删除一切繁杂冗长、含混不清之处,严格地去粗存精,耐心地精雕细刻,所以茨威格的众多人物传记则篇幅短小精悍而极少有长篇大作。
49、1881年,茨威格出生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犹太人,家境富有。
50、被誉为“古代传记家之王”的普鲁塔克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和劣迹并不总是体现在他们最杰出的成就里。相反……不太显眼的行为,片言只语,一句玩笑却常常揭示出一个人的真实性格。
51、“因为你总想看得更仔细,更清晰,这世界就开始破碎”
52、文集精选茨威格不同创作时期的重要作品,尤其侧重作者艺术成就最高、最受读者喜爱的中短篇小说。第一卷包括《夜色朦胧》《马来狂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不见的珍藏》《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篇;第二卷包括《象棋的故事》等中篇小说,以及法国大革命时代的风云人物约瑟夫·富歇的传记;第三卷为其生前发表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
53、?订阅2021年全年报纸,截图发公号后台,随机赠送40周年文创一份。
54、02 在传主的选择上,不是一味地为伟大人物、英雄人物作传,而是选择那些虽然充满悲剧色彩或者是失败者,却以自己的言行对时代、对历史发生影响的人物茨威格始终忠于自己的和平主义理想、人道主义情怀和世界公民信念,他是自由理念和人道精神的追求者和殉道者,加之他对历史的独特看法和理解,就影响到其传记文学创作时关于传主的选择。他曾在《昨日的世界》中明确地说:“从来不愿意去为那些所谓的‘英雄人物’歌功颂德,而始终只着眼于失败者们的悲剧……在我的传记文学中,我不写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物,而只写那些保持着崇高精神的人物。”同时他在为外国的作品或人物写评论或传记时,始终把探求那些作品或人物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发生影响或不发生影响的原因作为己任。
55、但他还是渴望遇见。他不愿错过任何遇见的征兆,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支歌,一声叹息。这种遇见,属于灵魂的事情,可以在一瞬间发生,也可以在一瞬间结束。这种遇见,不需要遵守那些人群的习惯和规则:一个人对另一个的盘问、调查、摸底、算计。人群的习惯和规则,只适用于肉身与肉身瓜葛。他要的遇见,不需要这些。他要的,只是得知还有与自己相似的灵魂。
56、是的,女人应该爱上一个把自己当成很神圣的男人,并且认为自己不可侵犯的男人,那么这个女人,才会很幸福。如果女人爱上了一个男人不把自己当回事,甚至觉得爱他是应该的,那么这个女人爱的就会很卑微,很累。
57、那时上帝的召唤,仿佛我面对我爱过的女人——
58、《象棋的故事》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其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
59、本报为周报,周四出刊,通过邮局寄送,邮发代号3-全年订价8元
60、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文2013年6月第10次印刷中选入了课文(第十三课)《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选入(第四课)《列夫·托尔斯泰》,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