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1、(感悟)想要面面俱到,结果只能面面俱失。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最后只会碌碌无为。
2、(译文) (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译文)向诸侯进言,就得轻视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里.(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5、(4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8、解释:只听说诛杀了叫纣的人,没有听闻弑君谋反之事。
9、浩然:形容正大刚直。别人问:孟先生您擅长什么?孟子回答:。我善于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我善于养成自己拥有浩然之气。孟子解释:这“浩然之气”,就是一种由道与义配合起来养成的、在自己日常行为中逐渐积累善行所形成而内存于心中的,以至于能充塞于天地之间的一种正大刚直的精神。孟子表明这“浩然之气”是一种坚持道义、自我养成、存于内心、见于行为的气概和精神状态。
10、(译文)(孟子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11、(译文)(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孟子经典名言名句3(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2、(赏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努力少,荒废多,做事不会成功。因此,做事贵在坚持,贵在有恒心。“一暴十寒”就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是不会成功的。
13、(原文)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母其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引自《韩诗外传》
14、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孟子经典名言名句2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15、解释:以大国身分侍奉小国的,是以天命为乐的人。
16、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17、上天将要把重大责任加在某个人身上时,必定先要磨炼他的意志,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困窘他的处境,扰乱他做的事,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强他的能力。这句话指出一个人只有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坚定意志,增长才干,成为有用之才,成就大事。
18、在古时,《孟子》是“教科书”般的存在,是历代儒家学子必读必考的著作。
1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0、解释:吟咏他们作的诗,读他们著的书,不知道他们的为人行吗?因此要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啊!
21、解释:孟诸侯有三样宝:土地、人民和政事。如果错以珍珠美玉为宝,灾祸必定落到他的身上。
22、解释: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
23、(5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4、(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25、凡获奖者,免费颁发红革烫金外壳、内芯彩印的精美豪华《获奖证书》。
26、“贤君必恭俭礼天,取于民有制。” (《孟子·滕文公上》)
27、(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8、(译文)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29、解释:人与人的交往有一定的道路,人与人的相互接受也要遵循社会行为规范
30、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在道义上占主动的人,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在道义上不占主动(无道、无德、无理)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很少人帮助的人,连他的亲朋故旧也会背叛他;而那种得到多数人帮助的人,整个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32、“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33、(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4、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35、(解释)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
36、解释: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
3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释义: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3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9、(4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0、你讲说他人的不善之处,如果这种说法造成了后来的麻烦,你应当怎样去对待呢?
41、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42、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43、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
44、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4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6、(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47、长期以来,尧舜一直被作为一个神圣的符号,“为尧舜”成为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生价值目标。人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这与孟子的性善、养气、仁政等主张是浑然一体的。
48、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49、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0、(赏析)当你穷困不得志时,它以“独善其身”的清高抚慰着你那一颗失落的心;当你飞黄腾达有时机时,它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为你心安理得地做官提供着坚实的心理基础。因此,无论你穷与达,它都是一剂绝对见效的心理良药,是知识分子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与法宝。
51、(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地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52、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饮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尽心上)
53、事奉,以谁最为重大?以事奉父母最为重大。守护,以什么东西最为重大?以守护自身的节操最为重大。不丧失自身的节操又能事奉自己父母的人,我听说过;丧失自身的节操又能事奉自己父母的人,我未曾听说过。谁不做事奉的事呢?但事奉父母是事奉的根本。谁不做守护的事呢,但守护自身的节操是守护的根本。
54、(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55、有好的时机,不如有着好的环境。有着好的环境不如人们能够同心协力。
56、出自《孟子·离娄下》,指的是能成就大事的人物,总会有善良,纯朴,率直,热爱生命的人格品质,或者说,善良,纯朴,率直,热爱生命的人才能成为大人物。
57、(译文)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
58、解释:国家的君王崇尚仁德,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敌人啊!
59、(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