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狗吠
1、走进乡村,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人未谋面,鸡鸣、鸭叫、鹅吼、狗吠声已不绝于耳。这是农村的特色,也是难以改变的乡土气息。
2、2018年1月1日开始,村民养鸭必须到村里报备,平时鸭子也只能“下河进栏、上岸入圈”——鸭子必须在河道指定的地方戏水,上岸必须圈养,否则主人要为此埋单:50元/次/只。
3、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百姓安居乐业。
4、在孩子们休息时,除了远处的一两声鸡鸣狗吠,鸟啼,这里的世界是安静的,宁静的。扩展资料鸡鸣狗吠的近义词:
5、鸡鸣狗吠: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
6、鸡鸣狗吠在北川上空此起彼伏,偶尔从远处传来一阵汽车的喇叭声会打破这片寂静。(鸡鸣狗吠)。
7、“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
8、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出自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归园田居》当中的一首,整个作品共五首。
9、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组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陶渊明写“归园田居”其实是写作者自己理想的故居。
10、就在这时候,有一位食客自告奋勇地对孟尝君说:“我有办法,明天以前我一定可以弄回一件白狐裘来。”这天晚上,这位食客就偷偷进入皇宫,学着狗叫把卫士引开,顺利地偷回当初献给秦王的那件白狐裘。孟尝君利用白狐裘收买了燕妃,燕妃果然替孟尝君说了不少好话,过了没多久,秦王就释放了孟尝君。
11、学过驴叫的人,官当得最大的,是魏文帝曹丕。
12、出自:先秦·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3、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孟尝君可不敢再等过两天,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市,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
14、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15、(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16、我也曾参观过一些乡村风景区,但总觉得只有青山绿水和屋舍俨然的景区少了些什么,现在明白了:它们缺少感官遗产。这些乡村美则美矣,但只是被人为“标本化”了,少了真正乡村的活色生香。
17、清晨,在鸡鸣狗吠声中,江边千家万户都冒出缕缕炊烟。
18、窃念国家炽昌熙洽,无鸡鸣狗吠之警。见清·梅曾亮《上方尚书书》。
19、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20、“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21、村子也是远近闻名的中药材集散地,村子周边种满了杜仲、药用木瓜、山茱萸、金银花、药用牡丹等药用植株,号称万亩药材种植林。中药材的种植、加工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不少游客,也会专门来此,采买一些中药材,特别是杜仲。魏井村种植的杜仲药效极佳,有强筋骨、补肝肾、久服轻身耐老等作用。
22、造句:此起彼伏的鸡鸣狗吠,鸟虫歌唱和乡间艺人卖力的吆喝,远远而来又远远而去,划破山村的宁静。
23、一本正经的文明史,扒开皮来看,不过是一部鸡鸣狗吠驴叫史。
24、远处传来的几声鸡鸣犬吠更加重了周围的寂静。
25、孟尝君田文,齐国人,素有贤能之名,更以好客著称,门下有三千门客跟随。所谓门客,就是一群混吃混喝的,有本事的当狗腿儿,替主人办事儿;没本事的白吃白喝,直到被喝令滚蛋。秦昭襄王听说孟尝君是治国理政大才,请他到秦国当宰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这是公元前299年。
26、早年,有一许姓人家在此地定居,家大业大,修建了许多供居住的房子,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可能是“另谋高就”了,迁居到别处,但是当初修建的房子一直保留至今,当地居民就叫那里为“老房子”。
27、地名的由来,都充满了很多或趣味、或传奇的故事。说起杨家营名字的由来,还和一件影响近代中国比较深远的历史事件有关。太平天国时期,翼王石达开为了避祸离开南京,后决定入川,行军途中经过这里,有一位姓杨的将领,觉得这里与世隔绝,宜于屯兵,于是带上他们杨家老小在这里安营扎寨,后来当地的老百姓就把这里叫做杨家营了。
28、翻译: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29、假如古代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等大咖重游旧地,少了鸡鸣狗吠,还能写出那些冲淡自然的美妙诗篇吗?
30、(举例造句):窃念国家炽昌熙洽,无鸡鸣狗吠之警。清·梅曾亮《上方尚书书》
31、从2016年1月1日起,“鸡不出院子”,否则将被处罚。处罚措施:第一次第二次发现会被警告,第三次发现就要缴纳50元罚款用以村道村容清洁。“狗不出院子”,两次警告后就要接受村里的处罚——第一年缴费150元,第二年增加为260元,第三年是500元。对于第三年后依然不遵守的,家禽主人在村外荒地植绿,面积在10~50平方米不等。
32、村民们的步履缓缓悠悠,不时还能看到他们驾着驴车拉着山货,慢慢悠悠向村外驶去。乡间小道,院落前后,随处可见散养的家禽,还有大黄牛在你耳边哞哞叫。
33、鸡鸣犬吠,拼音jī míng quǎn fèi,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同“鸡鸣狗吠”。
34、作文私家课丨怀参天大树的凌云壮志,具青青小草的脚踏实地
35、有史可查的著名口技表演,最早一次,发生在中华文化天空群星熣灿的战国时期。
36、“鸡鸣狗吠”汉语成语,拼音是jīmínggǒufèi,意思是指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出自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孟子·公孙丑上》是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中的一篇。记录了孟子的一些言行。《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37、出处:《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