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善还是恶
1、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善养吾浩然之气”——找回失去的善端;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2、家长痛斥孩子的“恶”,孩子一直受到恶的心理暗示。终有一天,孩子把“恶”都表现出来了:“没错,我就是不务正业,我就是不好好学习”“我就是除了游戏啥都不会。”孩子们终于变成了家长口中的那个模样。
3、荀子,是百家思想集大成者,他比孟子要晚出生59年,他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荀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虚伪的,他非常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劝学》就是代表作。
4、 因为,性善论者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性恶论者则可以去恶而成其善;两者观点不同,目的却是一样。
5、 只有佛陀才能够真实的见闻,有真实的智慧,而且告诉我们觉悟之法的根本。所以佛陀是觉悟之法的根本,而且是通达了这些法,可以作为正法的依止;我们所要了解正确的所有的觉悟之法,都要依靠于佛陀,而且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如实地知见。我们的八识心王,是我们最基本的一个运作的基础;可是除了八识心王之外,还会有其他的心来跟这些运作。
6、争来论去,似乎支持“无善无恶论”的人,逐渐成了主流。告子有云:“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王阳明有云:“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7、所以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人性高于善恶,而善恶不过是“关系”的展现方式而已。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存在。
8、其实,我更认可另外一种说法,人性是自然的,人本无善无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如水之流动,树之生长,地震海啸,都是无善无恶的。如果把人放诸山林,任其自生自灭,又有谁会问其善恶呢?只不过是生物链中的一环而已。
9、可是另一方面,荀子提供的论据同样是对的,是不可辩驳的。任何一个在人类社会中生存打拼的人,都知道人心到底有多么险恶,都知道人的欲望能够有多么强烈,都知道人在为了利益、权力、美色的时候能够昧着良心做出多么坏的事来。
10、怎样界定一个人是善还是恶?善、恶是天生的吗?善、恶的原因是什么?
11、舞台开始以"毒舌"剌激神经,文坛,诗词,歌赋,以脏丑进入到视觉听觉,《伤痕》,牢骚,怪话成了香气,漫涎天空,这些变化,司空见惯,需要慢慢适应。
12、(如果你觉得每天分享的博文不错请在最下方右边点〝在看〞!也欢迎大家留言互动喔!)
13、人心的好与坏,背后就隐藏着人性的善与恶,那么到底人性是善是恶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3位圣贤争论不休,而且好像是每个人的话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这3位圣贤对于人性的评价!
14、 比如:一个人没有受好的教育,就会造恶;没有受到适当的教导,再加上遇见过去的恶缘,不明原因的就想去伤害与欺骗对方。
15、而你即便要做“沉默的大多数”,也要先揣着明白再装糊涂。
16、譬如说无惭、无愧、忿、恨、恼、覆、诳、谄等等,还有懈怠,这些都属于随烦恼;这些随烦恼是因为有了根本烦恼作为主体,所以它们就跟随着这个随烦恼去增长;可是成佛的时候这些全部都要灭除。
17、人性就好比是仓库,仓库是没有“善恶属性”的,但仓库里的种子却是有好有坏的。
18、原来,善恶并不是给不给女友做饭那么简单的事情,要观察心。
19、今天咱们以人性是善还是恶为题目,来积累一些关于人性的素材。
20、为什么水一会善,一会恶?为什么水一会是利于万物,一会又伤害万物?就是因为外部的环境发生的变化,它自己也顺势而为罢了。正可谓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性善起来的时候会很善,但是恶起来的时候又会很恶。
21、在这一点上,还是佛教唯识宗的说法比较圆融和严密。
22、那我们就有“思”,所以我们决定说:“我应该移动一下,我应该变换一下姿势。”
23、 佛法认同「人性本善」而无「性恶」,本性的善,也就是「佛性」。
24、其实,我们在讨论人性的善与恶的时候,不妨想想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水德”。“水德”是变化多端的,它只是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顺道而为。
25、陈老师:但个人发现,人要学坏很容易,要坚持做善事丶做好人,比较难。而且,中国人总是强调〝为善不欲人知〞,而且坏事传千里,所以,生活中总感觉恶的人丶事丶物比较多!但陈老师坚信,人性有善有恶,选择〝修行〞之路,就是为了透过修行觉知来〝修正不正确的言行举止〞!我不管别人怎么认知,我会让自己心向善,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26、试问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本心?既然本善,又何来污染?
27、而前面这七个识他是有烦恼的,有烦恼来放在这个容器里面,所以有自性清净心而有染,就是这个清净心竟然会有染着,是一般人难以了解的。就像一个清净的容器竟然里面放着脏东西,然后这两个又不能分离,因为这脏东西如果不放在这个容器里面,它没有地方放啊!因为我们烦恼的这些染污的脏东西,跟这个容器它一定要一起;要把烦恼的脏东西离开这个容器,是没有办法,因为除了这个容器之外,我们众生没有别的容器了。
28、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小人,他们自私、嫉妒、贪婪、虚伪。因此我们说这种人是“本性难移”,说他们是“打从娘胎里出来就坏掉了”。由此可见,很多人认可“人性本恶”的观点。如果我们经历了各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会更加坚信“知人知面不知心”,认为人性是恶的。
29、丛林法则之下,人性一定会变恶,而且是越来越恶,越来越丑,十足的丑恶。
30、 断除修恶,增加修善,以显现本具的「性善」,这就是大乘的修行。
31、也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这六个识(这六个识,是我们一般人能够体验到的,因为我们能够看,我们能听、能闻、能尝、能触乃至能思考);除了这之外,我们还有两个识:一个是末那识──意根,他能够决定;另外还有一个第八识──如来藏,他叫作记忆的功能;因为人有这八个心,才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
32、还要有别境来跟我们的意识心,跟这第六识来作运作,来让我们了知种种的境界;
33、就像类似这些道理,这个统统叫作善心所,而成佛的时候这些善心所是要完全具足,而没有任何的缺损。)
34、人的心性,到底是如何呢?它本身是中立性的,可是因为有无明而导致有种种的善恶可言。
35、比如说,一个年轻小伙子,穷苦的时候,勤劳、善良、真诚;但是后面他创业成功,发达富贵了,社会地位变化了,心态也变了,对待人的态度也变了,或许是抛弃糟糠之妻、六亲不认、老奸巨猾等等。
36、《道德经》第8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此时的水德是善的,它往低处流,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夺,更不会伤害万物。
37、正因为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如同素丝,而逐渐有着善恶之分,所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语出墨子)。这与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谓异曲同工。
38、譬如说,在《胜鬘经》里面有这段的经文这样说:
39、 在众生来说,善的佛性与恶的无明,根本就是难兄难弟,分割不开,有佛性的时候,就已有了无明,它们是一体的两面,在生死,是无明,出生死,是佛性。
40、用善恶好坏这种简单的“主观伦理判断”去衡量人性的属性,这件事情本身就存在问题。
41、 烦恼心所又分成所谓的根本烦恼,跟所谓的随烦恼。也就是说烦恼有很多的重要的根本的烦恼,譬如说有六个根本烦恼,所谓贪、瞋、痴、慢、疑、恶见;这六个法在成佛的时候要完全把它灭尽。譬如贪灭尽了,因为它成为无贪的善心;瞋、痴一样最后转变成无贪、无瞋、无痴的善心;所谓的傲慢,佛陀也没有存在,因为已经对自我存在的这种傲慢已经灭除了,已经获得实证无我的境界;对于一切的疑惑也因为有了智慧作为抉择,所以全部灭除;对于恶见、错误的见解,也因为充满了智慧,所以说也把它灭除了;所以这个六根本烦恼,对于佛成佛的时候也完全灭除了。还有所谓的随烦恼就有二十个,二十个又有分所谓的小随烦恼、中随烦恼,还有大随烦恼;这个随烦恼的名相非常多,有二十个,列举一两个。譬如说无惭、无愧、忿、恨、恼、覆、诳、谄等等,还有懈怠,这些都属于随烦恼里面;这些随烦恼是因为有了根本烦恼作为主体,所以它们就跟随著这个随烦恼去增长;可是成佛的时候这些全部都要灭除。所以在成佛的时候就有八识心王跟遍行心所法,还有别境心所法,乃至十一个善心所,同时统统具足圆满;可是所谓的根本烦恼、随烦恼全部灭除,所以成佛的时候就充满了智慧跟善心。
42、(世尊!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唯佛世尊实眼实智,为法根本,为通达法,为正法依,如实知见。)(《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43、不论是成长过程中,还是感知外界时,善恶分性的出现,均晚于不分善恶的人性,而早于善恶合性。归根结底,其是后两者的过渡状态。所以,心智愈是幼稚,愈容易体现出不分善恶的人性;愈是成熟,愈容易体现出善恶合性。
44、 那也不是,佛教主张:无明烦恼,是可以逐渐降伏而分分断除的,无明断尽了佛性也就圆成了,这就叫做断烦恼证菩提,了生死入涅槃。
45、心恶学说:因为我们生出来之后,就会跟人家抢东西,认为有些东西是自己拥有的,看到别人东西就想要拥有,所以人性是恶的。
46、比如说,如果一个母亲生了双胞胎,当其中一个孩子要吃奶的时候,另一个孩子又哭、又闹,把奶抢过来自己吃,可见人性是恶的。还比如,一个小孩从小就顽皮捣蛋,很不听话,如果不严加管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长大了就会成为大祸害。
47、 照这么说来,佛教是同于扬雄的善恶混合论了?
48、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禽兽有父子,有牝牡,这是自然。至于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它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精神的创造。
49、他们认为道德目的在于完善每个人的品德。所以他们是君子,但他们的立论把人性与人性好的一部分等同起来,却是有失偏颇的。
50、只有佛陀祂才能够真实的见闻并告诉我们觉悟之法,可以作为正法的依止;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如实地知见。
51、可见,人性无所谓善恶,善恶都是后来的染色。这就好比是教育孩子,每个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都是一张白纸,关键是看父母、老师、朋友给他涂上什么颜色。如果孩子周围都是善的人,那么孩子就是“人性本善”;如果孩子周围都是不善的人,近墨者黑,那么孩子表现出来的就是“人性本恶”。
52、如一池水,你说(这池水)是脏和干净都可以,但你不能用脏和净来形容(水),说水本(脏)或本(净)都是有失偏颇的。
53、军方要求厂家必须让合格率达到100%。厂家负责人说,99%已是极限,除非出现奇迹。于是,军方就改变了检查制度,每次交货前从降落伞中随机挑出几个,让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检测。
54、 因此佛陀不会说众生「本来」是佛,如果本来是佛,那为何我们现在却是众生?
55、有人会觉得,你们佛教为什么要法义辨正呢?为何那么计较到底有没有第八识如来藏呢?其实就是因为无痴的这个善心所必须要具足的原因。如果有人对这个不在乎,那表示他对于无痴的善心不是很具足;
56、 善心所就有所谓的十一个善心,即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这十一个善心所,在成佛的时候,祂完全具足而不会有任何的损坏。也就是说,这十一个善心所,在一般人来说,他并不具足的,他不是对一些正确的道理完全相信,他总是会有些怀疑;或者是他可能少了一些惭、愧,就对自己的要求或别人的要求;他常常不太愿意去承担的,不愿意让自己更好;也可能他缺乏了这种对其他事物的没有贪著、没有瞋恨;或是没有愚痴的心境。像这一些都属于善的心所,而在成佛的时候他是完全满足,而且完全具足。譬如说无痴,成佛是要打破所有的无明,而不愿意有任何一点点的无明留著,叫作无痴。有些人就是对于什么是正法?他无所谓,他没有任何的好奇心,反正那个事情对、错无所谓;或者是说对于法界中到底有没有一个第八识如来藏?因为这个是法界中最关键的一个法,也是所有的知识中最重要的知识,可是对于有没有第八识心,有没有这样永恒存在的心存在呢,事实上它是一个不能模糊的事情。因为有就是有,没有就没有;没有的不应该说成有,有的绝对不可以说成没有,但是有无之间绝对不会模糊的。不可能说一个东西,可能有、可能无、模模糊糊,不可能;因为有、无这件事情它是不能并存的。因为这一个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没有,它是不能并存的;像佛陀祂有无痴的善心,所以祂对于法界中到底有没有第八识如来藏,祂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因为如果把它模糊掉,就跟无痴的善心不相应;所以有人会觉得,你们佛教为什么要法义辨正呢?为何那么计较到底有没有第八识如来藏呢?其实就是因为无痴的善心所必须要具足的原因。如果有人对这个不在乎,那表示他对于无痴的善心不是很具足;成佛的时候这些善心所是要完全具足,而没有任何的缺损。
57、世界在变,人是也会变的,只是每个人获得的势能不同,最后变化大小也不一样。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平庸无奇,那么他的变化也很小,或许会一如既往的善良;如果一个人变化很大、人生起起伏伏,那么他的变化就会特别大,或许他已经变得让亲戚朋友都认不出来了。
58、 五遍行跟五别境,就是我们的心它运作的一个基础;所有的后面的善心所,或是烦恼心所,都在这十个法的运作的基础之下才能够运作的。所以除了八识心王之外,还要有五遍行心所法,另外还有别境心所法;别境主要是意识所相应的,当然其他心还有不同的相应的方式。
59、无善恶可以记别,是人性的本质,但这个本质却并不妨碍人性的状态有善有恶。人性状态的善恶,则取决于你生命的舞台是由哪些“心所”和“种子”在“表演”了。
60、 人有八个心,也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这六个识,是一般人能够体验到的,因为我们能够看、能听、能闻、能尝、能触乃至能思考;可是除了这之外,我们还有两个心,这两个心就是一种叫作末那──意根,他能够决定;另外还有一个第八识──如来藏,叫作记忆的功能;因为有这八个心,才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其实我们看猫、狗,照样有这八识心王,因为它跟我们一样,能见、能听、能闻、能尝、能触觉,乃至它能够思考、能够作梦,而且它能够决定很多事情,乃至它还会有记忆;所以显然动物跟人都一样是八识心王。
61、譬如说我们可能听到一个声响,就想要转头,那就是一种欲;
62、 应缘对机之后,而产生恶,这叫「修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