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魏晋玄学以辩证“有无”为中心。战国后期至西汉,黄老道家试图从理论上超越“道生一”和“有生于无”,因此他们讨论的重点不在“有与无”,而在“无为与有为”。魏晋玄学重新把“有无”问题提出来,并作为本体论范畴研究,出现了何晏(约193~249)、王弼“贵无说”与裴頠(267~300)“崇有论”的对立,随之又出现了郭象(约252~312)的“独化论”。何晏、王弼的基本论点是“以无为本”,“以无为体”,把“无”当作世界的根本,当作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当作“有”的存在根据。他们认为在形形色色的多样性的现象背后,必有一个同一的本体,否则多样性的现象就会杂乱无章,无以统并认为这个本体即是无。在他们看来,“有”不能作为自身存在的根据,必须依赖本体“无”。王弼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又说:“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虽贵,以无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老子注》)这是说,万有是无的外部表现和作用,天下万物的存在以无为本。但是,无也离不开有,因为无不可以无“明”,必明于有。所以,要“崇本”,也要“末”。贵无派关于“有无”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诠释了老子、道家所谓的“无形无象”即现象的本质。
2、《道家思想》中的“道”与《易经》中的“太极”的概念很近。《易经》寓含有宇宙的起源、自然界的演变。《易经》中最根本是讲阴阳之哲理,易字是由上日下
3、在《德充符》中,庄子还举孔子为例,赞扬他的品德:“鲁有兀(月)者王骀(台),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4、又说:“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德道经》第十章)
5、 第道教“温故而知新”对当代科学发展的应用价值。
6、⊙本平台为《正统道藏》经典整理分享,以及关于个人修炼经验分享。兼教学修炼,及同,同道学者互相学习,互相提升。(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与儒家两个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相比较起来,老子生平事迹都显得那样不甚清晰,几千年来多少人为之争论不休。因为在历史上有好几位被称为老子的。哪一位是著《道德经》的老子,早在汉代的司马迁那里就搞不清楚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提到了三位老子,一位是早于孔子的老子(“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聃”),一位是与孔子同时的老子(“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一位是晚于孔子129年的老子,即周太史儋(“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而这三位又都被称为老子。老子出生在哪里,现在属于哪个地方,千年来争论的不亦乐乎,有的说是河南鹿邑,有的说是安徽涡阳。其中一位老子做过周代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守藏室之史也”),这种说法被许多人津津乐道。而从思想层面来看,与孔子同时的那位老子所提出的理念是最能反映道家老子思想特征的,也是最能体现道家核心价值观的。这一著名还表现在孔子向他请教过有关礼的问题。于是“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已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闻名的事件。有的将老子与孔子的相见视为是人类历史上再也无法超越的两位伟大思想家的会面。道理很简单,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后被道教尊称为太上老君,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后被世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从一定意义上说,老子与孔子奠定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格局。老子与孔子的谈话中,主要提到了以下几个观念,而这些观念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道家老子的核心价值观:
8、《庄子》书中对德也有很精辟的论述,比如《在囿》篇说:“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
9、《德道经》第一章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说,真正的大德他并不标榜自己有德,而德行差的人却往往带着有德的帽子。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有的人为了评先进,行贿拉选票,这就是老子所批评的无德行为。(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0、东晋以后的玄学,一方面与佛教合流,逐步变为佛教哲学的附庸;一方面本身向神秘化的方向发展,变为神仙道教。这一过程反映了东晋以后门阀士族势力的进一步腐化与日趋没落。
11、道家视生命价值重于外物,此外物主要是指功名利禄。老子强调统治者必须重身(此身该作“体”),不迷名、货。其后各个学派都提出轻(不迷)物重身的观点。
12、老子论“道”,首先是世界本原。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才开始推求天的根源,并提出“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所引《老子》,只注章名)关于道生万物的过程,他说:“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对于老子的“道”,历来解说不一。有的认为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末分的统一体,理由是老子说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的则认为是超时空的精神性的虚无本体,因为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又说:“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事实上,这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矛盾,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分化的内在原因。归结起来,老子所说的道有三方面的涵义:①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②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③道无形无象。
13、事进愈速,其终愈早;物长愈缓,其亡愈迟。留罪过,则延缓人类的衍化;立功业,则加速人类的灭亡。圣人不忍为大恶,亦不敢行大善,故庸德庸行;不愿碌碌无成,亦不敢赫赫有为,故空谈玄理。
14、名称、概念与实在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论题。孔子首倡“正名”,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强调名必可言,言必可行,具有名实相符的思想。稍后的墨子重视对实际事物的选取,认为空泛地讨论事物之名是没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对实际事物作出正确的选择。道家以其虚无之道否认名可表实的功用,认为道不可名。战国时代的公孙龙强调概念的确定性,提出“白马非马”的命题,认为白马专指白色的马,马泛指马类,二者不同。后期墨家意识到不同的指实的范围不同,把概念分为达名、类名、私名,即普遍概念、类概念、专用名称。荀子提出“制名指实”、“约定俗成”的原则,主张实同则名同,实异则名异,以实为制名的基础。
15、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
16、老子说: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17、老子和庄子在很多地方都对“道”做了解释,但为什么还是不能被人理解呢?这是因为宇宙生成之初,那时究竟是什么也没有人能够理解。但我们知道它总有一个开始,所以老子就把这个开始称为“道”,所以道是先天地生的。其实“道”的内涵并不是老子开创的。《易经》中“太极”与“道”的概念非常相近。所以我们说道家思想是对易经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8、这是我们应该给予揭示的。老子将“道”视为宇宙天地最先最高的存在以及是宇宙天地统一的本原和本体,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具有极其重大意义的事情。它反映了中国人积极探索宇宙天地根本的精神,表征着中华民族精深的哲学思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抽象思辨的理论思维,而判断有无的标准,正是要看它是否能提出宇宙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而且是将充当这一统一者规定为是超越直观经验感觉的存在,而老子所谓的“道”正是这一性质的存在。
19、太极拳从实践到理论、从观念到方法都十分注重于气,注重运气、练气、养气。练太极拳要气沉丹田,呼吸要匀、细、深、长,自然平和,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此外,太极拳更为注重的是“中气”。太极拳用意练拳,行拳练气,虚静其心,以心行气,其中即蕴含着生命本源论,又涉及道德精神论。将气与心结合,在不断的运动中求静,气遍全身,顺势扬气,至此把人的生理、心理、人生哲学连在一起,把心理平衡,延年益寿,生活情趣融合在一起。
20、讲到道家的学术思想,在秦、汉以后,往往以黄、老并称,或老、庄具列,作为道家的宗祖。所谓黄,便是指黄帝;老,当然就是老子,但无论是黄、老并称,或老、庄具列,我们普遍地都知道老子的确算是道家宗祖,如果拉上黄帝作为道家的宗祖,在一般的习惯上,便有信与不信的了。凡是笃信道家的,自然毫无疑义,如果不信道家的,便訾议百出,笑他是不经之谈。其实,笃信道教的,却也未必承认黄帝为道教的创始者呢!究竟黄帝算不算道家的宗祖?而且他取得道家宗祖的资历,又有何根据呢?一般引证古书,号称为黄帝的著述,如医药书籍的黄帝《内经》,以及道家流传用于兵法或谋略学的黄帝《阴符经》等,历来学者,几乎都公认是后世的伪书。除了在历史上,承认黄帝是我们上古民族创建国家,比较有史料可稽的祖先以外,几乎无法证实他有可靠的学术思想流传下来。那么,说黄帝便是道家的宗祖,又有什么理由可以相信呢?其实,这就是我们对于文化历史的观念,向来易于忽略的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上古的学者,对于我们远古历史与文化的追导,要想上溯黄帝以前,除了传说的资料,值得存疑考据以外,实在缺乏文献上比较可靠的证据,为了学术上的谨慎忠实,所以便断定以黄帝为始祖。因此,凡是讲到中国文化历史的渊源,便也都从黄帝讲起了。如果依照道家流传的,所谓值得存疑的资料来讲,我们的民族历史,便可高推到一百多万年前,至少也有十几万年的悠久。所以用史笔一判,便很客气地断定以黄帝为开始。
21、这样,老子就明确的给世人指出了不同于逻辑思维的另一种认识世界的途径,这就是直觉思维,或者称为顿悟思维。这是对人类认识论的重大贡献。
22、《知北游》中说:“有先天地生者物耶?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有比天地更早产生的物体吗?产生天地和万物的东西不是物,而这个非物又包含着物,它就是道。
23、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12)
24、“道”的这种“利而不害”的德性,老子又形象地通过对“水”性的描述而得到加强。换句话说,老子以“水”来喻“道”。在他看来,“道”的所有功能和品格,“水”都具备。也正因为如此,老子才如此歌颂“水”德。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8章)意思是说,上善者如若水一样。水善于利养滋润万物而不与它们争高下,它甘于居处在众人所不喜欢的低下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老子通过他的“七善论”盛赞了“水”的功用及其德性。它是那样深广、仁慈、诚信、平治、干练、适时地利养着万物,泽及着万物,但它却又是那样处下不争,默默无闻。水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没有水,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没有水更没有人类的存在。由此可见,“水”的这一“利万物而不争”的德性不正是与“道”的先于物、生物、养物、为物、成物而居后、不有、不恃、不宰、不主等的德性完全相契互合吗?
25、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26、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27、老子说:“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德道经》第十三章)
28、 我们的地球就像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载着地球村的居民在太空中遨游。这艘飞船我们可命名为“大道”号,已有近百亿乘客。问题是大道号飞船正遭受人为破坏,环境严重污染。飞船的保护层臭氧正在减少,生态失去平衡,危及乘客们的生命安全,这一切都是人对地球资源无休止的破坏性掠取所造成的。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回忆下道教中某些古训,总结道教的生态伦理观,或许是十分有益的。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有机的同构互感整体,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对自然界的开发应遵守某些道德准则,应充分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危害人类自身。
29、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
30、(7)效法道就是效法它功高而居下,功成而谦下的精神。道法自然,天人合人道法天是道家向人们展示的思维方法。老子道论的最后落脚点是社会人事,是做人做事。既然“道”奉行依顺自然万物的自然生长而不加干涉,所以作为社会人道的治理,其最高的理想状态那也要像“道”那样,做到“万物作焉而不为辞”(2章)。做人要做到“四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即不自我表现,不自以为是,不自我炫耀,不自高自大。因为只有做到了这“四不”,人才能看得分明,是非才能昭彰,最后才有功劳,最终才能领导。结论是,人做到不与人争,那么天下没有谁能争得赢他。“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此之谓也。
31、通过“说道”,使我们认识了“道”,然而,如果真正要做到知“道”,那么,则必需进一步掌握“道”所要永恒呈现的性质是什么。用老子的话说,就是“道常”什么。翻阅老子《道德经》全文,共有三处提到了这一问题。第32章说:“道常无名”;第37章说:“道常无为”;第51章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意思是说,道是永恒的,它没有可直接指称的名;道是永恒的,它没有什么作为;道的被尊崇,德的被推重,并没有谁来给万物下命令,而永恒是出于自然。在这层意义上,又可被表述为“道法自然”(25章)。由上可知,道永恒具有“三性”:一是“无名性”,二是“无为性”,三是“自然性”。正因为如此,我们无论研究道家老子,还是研究道家老子的“道”,那一定是要说“无名”,说“无为”,说“自然”的。
32、 作为小宇宙的人和作为大宇宙的自然界,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交流,这种交流一旦被人为破坏,失去和谐平衡,那么人是得不到安宁的。当代生态平衡失调的问题,以道教眼光看,实际上就是由于人忘记了自己与自然之母的生身关系,以为可以随意从母亲身上攫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不顾及母亲身体所受的伤害。
33、魏晋玄学从本体论的高度讨论“有无”问题与理论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魏晋玄学是以思辨形式表达的魏晋时期门阀士族集团的世界观,以崇尚老庄、和合儒道为特征。先秦的老庄学崇尚自然,反对名教(儒家礼教)。而魏晋玄学,除阮籍(210~263)、嵇康(223~262)外,总的来说是以调和儒道,调和自然与名教为根本目的。玄学家们奉《老子》《庄子》《周易》为经,称之为“三玄”,并以《老子》《庄子》为“玄宗”,以《老子》《庄子》注《周易》。如王弼的《周易注》《周易略例》用援道释儒的方法注《周易》,把儒道两者调和起来,就是以老庄解《周易》的代表作。从儒道兼综、无本有末的基本原则出发,王弼认为自然是本,名教是末,名教本于自然,是自然的必然表现,两者是本末体用的关系,统一而不可或缺,并明确提出“崇本举末”的主张。
34、庄子指出人生痛苦的目的,是启示人们看破生死,明白人生祸福的来由,能够趋吉避凶。他指出的正确途径是乐天知命,去除贪欲和种种罪恶。他主张顺从自然,顺从人的本性而生活,反对套在人人生上的种种枷锁。
35、⒈自然无为 道家的人生哲学是道家哲学的核心内容,就实质来讲,人生哲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问题。与儒家不同,道家主要是通过揭示人与物即自然的统一与联系来彰显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自然”这一概念首见《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是自然而然,是事物天然的、非人为的一种状态,如十七章所谓的“百姓皆谓‘我自然’”也是这种意义:百姓在圣人之治下安居乐业,他们只知有圣人在,但没有圣人的作为,因此认为自己的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所以我们说,自然便是道,不用再去寻找道了,总之,“自然”是“不用借助别人的力量,靠自身内在的作用,成为如此或者就是如此”。②老子的“自然”开创了道家乃至后世思想家思索天人关系的一个独特视角,维护“自然”,崇尚无为,反对人为,顺应自然而为便是无为。
36、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37、在西方,道家与道教被统称为Taois,以ReligiousTaoism(道教)和PhilosophicalTaoism(道家)将他们区分开来。西方者普遍认为道教是纯哲学的道家思想落腐败的产物,而道教支持者认为道和道家在思想上有互补之处。
38、道教把许多古代圣人当作神崇敬,并且向往人能够长生不老。这种在人当中寻找神的思想和追求永生的思想是有价值的,但只有耶稣才是神借着童女怀孕降生成为人,他既是神,又是人。他通过受难,流血,复活,拯救人类,也证明了他的神性。人相信他,就可以得救,得永生,与神和好,成为神的儿女。其他任何人都只是人而不是神,是被造者,而不是造物者。耶稣基督是唯一的救世主。《道德经》第78章指出:“是以圣人云:受国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39、道家学说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现分宇宙论、人生观、社会理想和养生学等几个方面谈谈。
40、古往今来,许多修行人虽有求道、修道的愿望,但是却不重德,往往迷于法,陷入法迷,成为旁门左道。更有甚者,以法敛财,或者谋求名利,跌入罪恶的深渊。这些教训后人都应当吸取,引以为戒。
41、道家人生观的核心是德,因为德是道的显化和体现,无德不足以言道。
42、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老子为了使这一表征“大大的有”“多多的有”“丰富的有”的“无”(道)得到具体呈现,于是他将具体的和个体的“有”(德)请出场了。也就是说,老子为了具体呈现这一丰富的有(“无”),他提出了一个“德”的概念来实现和完成这一“任务”。所谓“德”就是“得”的意思。《释名·释言语》中说:“德者得也,得事宜也”。也就是“得道之物谓之德”。此“物”当是包括了宇宙天地间的一切存在,通俗的说,是“物”“人”“事”的统称。老子用了“孔德”这样一个概念来表达这层意思。所谓“孔德”,就是“大德”,而“大德”,就是“全德”,即全体得道之物者也。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章)。也就是说,所有的存在(“德”)都是只听从道的。简言之,德(所有的存在)是道的体现。“道”表征的是内在的“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和形而上的“无形无象”之“无”的存在呢!而此“道”,此“无”又是作为万物的本体而存在着;“德”表征的是“有”,而此“有”又是作为本体之道(无)的作用而存在着。换句话说,内在的道(无)必然显之于外在的德(有);形而上的道(无)必然形之于形而下的器(有);内心的道(无、理)必然现之于外在的德(有、行)。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39章)。就是说,天得到“道”就有了“清明”的属性,地得到“道”就有了“安宁”的属性,神得到“道”就有了“灵验”的属性,谷得到了“充盈”的属性,万物得到了“道”就有了“生长”的属性,侯王得到了“道”就有了“安正”的属性。
43、(4)道是规律性存在。其实在“道”充当了万物所以然,即道是万物成为那个样子的根据和事物之理的角色中我们即可体会出“道”表示的是一种规律性存在。老子说:“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4章),所谓“道纪”的意思就是道的规律。他所说的“行于大道”(53章)“以道蒞天下”(60章),都在规律的意义上对“道”的规定和高扬。另外,在老子那里,经常运用的“天道”“天之道”“人道”“人之道”皆是表示天地自然的规律和社会人间的规律。为世人最为熟习的老子名言“道法自然”正是要向人们昭示“道”的最本质的属性即在它的自然性。所谓“自然性”也就是整个宇宙天地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性。所以,“道法自然”简单的意思就是效法自然规律,按照自然本性而为。老子突显大道的规律性,是要让人们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和心智去破坏和改变客观事物的本性和规律。被称为“规律”的存在,那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一种决定所有事物存在的内在本质,是一种事物成为一种事物的个体性存在。它不能增减,不可损益。它是自然具足的唯一者。依顺了它,事物之真性即可呈现矣。由上可知,关于老子对“道”规律性的描述,与“一达”之“道”表示的乃是一种唯一正确之道也,即“规律”性的本义倒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44、庄子(约前369~前286)是战国中后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关于庄子的思想,《史记》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看作世界最高原理,认为道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是世界的终极根源和主宰。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所引《庄子》,只注篇名)他继承了老子“道”无形无象的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他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因此,他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的规定。他说:“道不当名”,即使取名为道,也是“所假而行”。(《知北游》)在“道”和“物”的关系上,庄子思想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继承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形体,形体产生于精神,个别精神产生于绝对精神——“道”。他说:“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体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知北游》)一方面他又发展了老子思想中即气以言道的合理内涵。他说:“通天下一气耳。”(《则阳》)认为道即气。他强调“道无所不在”,并用“周、遍、咸”三字形容。认为道作为世界的终极根据,不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外,而是一切事物的内在原因。(《田子方》)与老子用“夷,希,微”混而为一(十四章)来形容颇为不同。
45、正像整个人类文明的摇篮是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恒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东亚的黄河流域,哲学的最早发源地也是在古代的东方。埃及、巴比伦,特别是印度、中国是闪烁着人类最早哲学智慧之光的国家。稍晚于东方产生了哲学思维,并以其哲学思考持续久远、影响广泛而著称于世的是古希腊。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与发源于希腊盛行于欧洲的西方哲学,并称为世界的三大哲学传统。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即是相对印度哲学和西方哲学而言。
46、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47、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48、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是最早质疑宗教,反对迷信的人
49、我们这里所说的道家,主要专指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及其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认识到道家的作用。一般说来,秦汉以前的中国文化是以“儒墨道法”四家文化为其主体,这其中有道家;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是以“儒道佛”三家文化为其主体,这其中有道家。一般说来,就政治制度文化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表现出内法外儒,或说阴法阳儒的格局;而如就理论思想文化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则是表现出内道外儒,或说阴道阳儒的格局。我们又知道,文化的基础和核心乃是反映在理论思想文化之中的。因为这关乎到价值取向、思维方法、生活方式、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以及深层的民族心理结构等重大问题。而这其中又有了道家。古人直谓“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教儒道佛”“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这其中有道家;古人还有“三光丽天,亘万古而长耀”“三教如鼎,缺一不可”“青莲白藕红荷花,三教原本是一家”之语,这其中有道家;古人有“儒是粮食,道是璧玉,佛是黄金”之比,这其中有道家;今人亦有“儒家是粮食店,道家是药店,儒家是百货店”之喻,这其中有道家。而对于包括道家在内的三教的功用问题论述较为完备的当推南宋孝宗皇帝。他制《原道辨》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诚知心也身也世也,不容有一之不治——则三教岂容有一之不立。无尽居士作《护法论》曰:‘儒疗皮肤,道疗血脉,佛疗骨髓。’诚知皮肤也血脉也骨髓也,不容有一之不疗也。如是则三教岂容有一之不行焉。”当然,在这里值得强调指出的是,对上述许多古人所论不能仅从“迹”上来认知,也就是说,不宜将古人对儒道佛三家各自的功能定位做机械化的理解,而是注重审视包括道家在内的儒道佛三教在“化成天下”,即净化心性、变化气质、成就道德、完善人格、成长生命这一总的表征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的巨大作用。当然,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表现的形式是有其独特性的。
50、那么,上述所确立的道性,其思想文化的意义在哪里呢?
51、而当我们表述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时喜用“孔孟之道,老庄之学”这样一句话,老庄之学就是道家思想。大凡有点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人生格言,“得意信儒,失意崇道”,或说“顺境信儒,逆境崇道”。清人纪晓岚直谓道家思想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更有现代人对道家之作用的经典概括。胡适先生有云:“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以下一些情况亦是应该知道的,通过了解即可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学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了。当然一个欲晓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更应该知道,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上,深入影响中国社会与人心的最重要的书有三本,一本是《周易》,一本是《论语》,一本就是《道德经》。林语堂的一句话最能体现儒道两家思想在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他说:“儒家及道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实际上中国人灵魂是有两面的,而这两面又是靠儒道两家来提供的,因而,如欲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尤其要深入中国人的灵魂,那一定要同时兼顾儒家与道家。
52、由此可见,“无”在这个概念框架中所要表示的就是空间意义上的“间隙”的意思。《尔雅·释古下》:“无,间也”。郭璞注:“虚、无,皆有间隙”。郝懿行义疏:“无者,有之间也”。在《道德经》中的第二种意义上“无”,是指实有中的间隙。此“无”虽也与“有”相对而存在,只不过是在特定意义上而相互成立的。具体说来,“无”(空)是指有空间的意思,即没有实物占据的空着的地方。此“无”并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没有”,而是强调“没有”后面的状态,即“没有”装、据、填、充东西的地方。
53、老子的哲学是从宇宙到人生再到政治。“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是由人生论、社会论和政治论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概括。
54、宇宙的本源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老子被哲学界称为古代最伟大的四大哲人之他的贡献首先在于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55、鲁国有个人名叫王骀,有一只脚残疾了,可是跟从他学习的人却跟孔子的门徒一样多。孔子的学生常季向孔子问道;“王骀是个有殘疾的人,而跟从他学习的人却和先生的弟子相当。他站着不能给人教诲,坐着不能议论大事;弟子们却空怀而来,学满而归。难道确有不用言表的教导,身残体秽内心世界也能达到成熟的境界吗?这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56、 日本的汤川秀树认为物理学的发展,不断更新了“道”的观念,在探索最新的物理学概念的过程中,老子的“道”会获得非凡的新意。
57、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老子、庄子、黄老学派,此外杨朱思潮可能影响了老子和庄子,同时又会于两者中。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重也不同,或偏于治国,或偏于治身。马谈所说道家,主要指黄老学派。
58、道家的“绝圣弃智”与“绝仁弃义”,所针对的,便是世俗的圣智与仁义——若能无为,则圣不可绝,智不必弃;若有道德,则仁不可重,义不必厚。
59、 老子、庄子他们本身一开始和道教没什么关系,甚至和道家都没什么关系,他们从未自称过道家。 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道家思想是由春秋时期的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而形成的道德理论,对后世的哲学、文学、科技、艺术、宗教、养生等等领域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华文化基石。
60、“无名”在老子那里就等于“无”,等于“道”。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1章),这里的“无名”就是指“道”。意思是说,道是天地的元始。而“道常无名”,“道隐无名”(41章)亦是强调“道”就是“无”。换句话说,在老子那里,“无”是对“道”的一种指代和规定。值得强调指出的是,我们“说无”乃是主要对老子这一宇宙论和本体体意义上的“无”之深义的揭示和探究。换句话说,哲学意义上的“无”之意蕴乃是我们“说无”所要呈现的。然而,要说清楚这一概念框架下的“无”的含义及其精神实质之前,还应该说清楚也是在老子《道德经》中存在的其他意义上“无”这个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说的通俗些,“无”在老子《道德经》中是有不同含义的,也就是说,老子的“无”的概念是在不同框架下显出它们的不同含义的。正因为如此,“说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毋宁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61、⒉贵柔主静 《老子》第五十二章提出“守柔曰强”的观点,老子认为能守柔才是真正的强者,而“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第四十二章)的“强”并不是真正的强,是没有生命力的、不能持续发展的刚强。所以道家崇尚“水”,因为水本性柔弱,但却能推动巨石,是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第四十三章)。在道家看来,刚强只是一时的,而柔强才是最后的胜者,是韬光养晦,以静制动,这对我们现今处在一个如此快节奏的、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要怎样面对人、处理事同样有着很深的启示。可见贵柔主静的精神在于理性的认清形势,冷静地控制自己,坚忍待时。静其实是柔的保证,非静不足以柔,《老子》第四十五章提出了“清静为天下正”的著名观点,第五十七章又说:“我好静而民自正”,从统治者来说,若能清心寡欲,社会自然就治理;从自身来说,有了静,就可以防止主观臆断影响自己的判断和选择。道家也并没有绝对的反对动,而是认为必要的“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静”并不是要求形体不动,而主要是用于心性修养,讲求心静。动静适宜与否,与自身的心性有直接关系,心如果能控制动静,顺乎天地之道,则自我就可安身立命。
62、 李约瑟、汤川秀树、卡普拉等人发现现代科学的世界观向道家思想归复的某些特征,并以此为契机试图建构一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平衡的新的世界文化模式”。(《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第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葛荣晋发现:“在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老子及其道家思想的灵魂还在以各种不同方式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渗透在各个生活领域和学术领域,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引论》第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从道教是对道家的继承、改造和沿伸来说,道教中的某些内容亦有其现代价值,且有与道家相通的地方。慧缘伯以为,道教文化的现代实用意义至少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63、天地万物是怎样演化生成的呢?老子说:“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德道经》第五章)“道生一”,是指道在本根阶段呈现为一种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由一生便是由混沌状态分阴分阳。“三”的含义是什么呢?经中接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这个“三”指的是阴阳相交而形成的中和状态以及“万物含三”的深层次内部结构。现代科学已发现,无论是宏观的天体,还是微观的原子结构,莫不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二者互根,既对立又统一。这无疑是对老子学说的有力证明。
64、老子说: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65、 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认为,“道”与现代物理学中“场”的概念十分相似。可以说,“道”对于当代化学、物理学、宇宙学、人体生命信息预测科学等都具有借鉴意义。道教对于老庄之“道”的诠释作了许多创造性地发展,丰富了“道”的内容。可惜的是,当代科学家只注意到道家之道,而道教所演化发展的“道”尚未被当代科学所开发运用。相信从中可以探到宝藏,带给当代科学新的财富。
66、⊙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67、实际上,老子是欲通过对“有”与“无”相对而产生的阐述,是想告诉人们,现实世界中所存在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特别是对待社会文化中的涉及到价值问题的时候,要懂得和学会从正反两方面去审视。例如,美丑和善恶问题。最能体现老子相对思想的言论是第2章的头两句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所谓“相对”性是指存在的双方都是要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把老子上面的头两句话直译下就是:你知道所谓美的存在以后,这就产生不美之恶了。你知道所谓善的存在以后,这就产生不善了。老子认为,只要是不超越的“善恶”“美丑”,两者都是要不得的。尽管“美”“善”从世俗观点判断当然是“好的”,是“对”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老子深刻看到了当人们执着于“美善”后而加以追逐,特别是“别有用心”者会将此作为“手段”而要达到某种“利益”“名誉”时,这样的“美善”之举就变味了,从而“这”(“斯”)就是“丑”和“不善”了。老子此论除了有揭露世俗之人执着美善而欲达到自己的私欲的本质以外,当有维护完满之“道”不允损害的意思。哲学上的“超越”多是指超越经验常识,超越科学的意识及其思维方法,这是就哲学的一般意义上来谈的。但我们中国哲学所倡导的“超越”多是指超越二元对立的二分的思维方法。所以才有了老子的那样洞察,“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在这里并不是简单地对所谓美善进行否定,而是他看到了如果人们太过执着于这种分别,就极易会造成一些投机者打着美善的旗号去做丑恶之事。但同时要看到,佛道二教之所以强调这种超越的思维方法,其最终目的是在于要破除社会、集团、个人以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代表社会文明发展方向,不是代表人之为人的本性,不是代表最广大的人民利益来划分出种种标准,或者说规定出众多的美丑好坏。他们深刻地洞察到,正是因为社会中形成了这种相对性的价值观念和标准,造成了人们的攀比和争夺。再就是想告诫人们,你不要将这种相对的美善当作绝对不变的东西来宣扬,同样你也无需将这种相对的丑恶当作绝对不变的东西来批判。
68、“道”与万物的关系,就静态而言,“道”是一切人、物共同存在的最终保证,是最高的价值,是终极性的价值根源。就动态而言,道是秩序的凝构及其动力,是“造化”或“造化力”,是使万物得以相生、相续、转化、发展的实现性原理。
69、其实到了汉代才出现了“道家”这个概念,而也正是汉代的几位思想家对道家思想的内容及其特点进行了非常精当的概括总结,了解这些内容对在本原上把握道家思想是极其重要的。
70、“自然无为”是指世间万物皆自然而然地存在和发展,不以意志为转移。老子在政治上所推崇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让君王无所作为,什么事都不做,而是顺应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有条不紊地治理国家。汉代初期,国家百废待兴,汉文帝和汉景帝采用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很快就使人民的生活走上了正轨,出现了为人所乐道的“文景之治”。如今,各国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愈加紧密,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即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这也是“无为而治”的具体体现。
71、道家在诸子百家中,与法家、名家、阴阳家一样,通过其学派的名称就可直接认知到它的性质。具体说来,你无法从儒家之“儒”字来判定其思想的核心价值,同样你也无法从墨家之“墨”字来认识其思想的核心价值,而你却可从法家之“法”字来确认其思想的核心价值。我们说的道家同样具有这种特点,你可直接从道家之“道”字来体认其思想的核心价值。
72、道家主张“自然”,无为而治。认为人要遵从本心和本性,内心应该保持清净。不应该被外物所拖累,也不会受外界的影响。总之就是一切顺其自然,保持本心。在庄子的《逍遥游》里就可以看出老庄的道家思想,里面的鲲不需要凭借什么就可以水击三千里,而里面的鹏也可以扶摇直上。可以看出庄子认为精神世界才是最重要的,人终究要摆脱物质的限制,不依靠外物。老庄学说的代表着主要有《老子》、《庄子》等,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和陶渊明等。
73、(2)在规律及本体论意义上说“无”。由“道”(无)而生成和构成的宇宙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本质性,而这一存在于万有的现象之中的规律性和本质性,因为它是一种内在性存在,所以决定了“它”是没有形状,没有声音,没有形象的,因而是“模糊”的,“不清楚”的,“看不见”的。“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14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21章),此之谓也。实际上,老子这里所说的“无”,除了它的抽象意义以外,更重要的还是在于他要用此“无”去超越一切有限和有规定的存在。当你真正准确把握了老子的“无”的内涵,你就一定能读懂《道德经》第1章开头的那段话,“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可以用名词概念规定的“道”,就不是指代那个永恒的“道”。也就是说,作为无限性的“道”,是无法以有限的方式来加以规定和限制的。“道常无名”,此之谓也。也就是说,此“无”是对“道”作为万物的规律性的一种指代。正因为如此,此“无”绝对不能被理解成“没有”和“不存在”,而实际的意思恰恰表示的是一种“存在”,且是更重要的“存在”。
74、“道法自然”是道家所尊崇的准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而然的规律,即道的本身。归结起来就是,人,地,天都要遵循效法“道”的法则和规律。
75、 比较起来,人是万物中最有灵性的,他属于自然又有别于自然,但人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故人当爱护尊重自然。只要人类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是个永恒的主题。在人类面临新发展、走向未来的进程中,道教关于尊重、服从、歌颂自然的人天观和生态观,发人深省,对解决人类生存危机是有其现实现代意义的。总之,道教所提出的某些问题与当代人面临的人生问题、社会问题、人居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其解决这些问题的易学变通方式对当代人有实用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道家文化与道教的现代社会应用指导价值,和其所蕰含的神人及社会自然与人的生存发展关系、和谐价值观再过万年人类都有实用和指导意义……。
76、 慧缘伯早在论述有关传统文化与中国命运的一篇文章(点击阅读:请尊重弘扬我们自己的文化习俗)中写道:只有经济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昙花一现愚昧的民族;只顾发展经济,不顾发展文化的民族,永远是落后和低人一等的民族;只顾跟洋风过洋节,不顾继承和发扬祖先优秀传统文化习俗的民族,永远是寄人篱下、听人使唤丧失精神家园夹着尾巴做人的民族。
77、道家由老子所创,他建立了道家思想体系以及这一体系所需要的诸多范畴。正因为如此,要说清楚道家老子的思想,那是需要通过对他所构建的一系列范畴进行详说才能够做到。所以,我们要“说道”“说无”“说自然”“说无为”等,以此来全面而又具体展现老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文化观、自由观、幸福观等。
78、关于道家的学术思想,纪晓岚曾经从好的方面来看,评定它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当然,任何一种学术思想,正如天下事与物一样,都有正反,好坏的两面;道教学术思想,固然广博精微地综罗百代,但它流传久远,加上驳而不纯的结果,便变成“支离破碎,怪诚杂乱”,可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就抛弃一个传统文化,抛弃我们的炎黄文化。
79、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
80、有中华文化基石之称的道家哲学思想,还通过儒学以及中国化之后的佛学而得以不同程度的体现。
81、 如果有一天中国道教与传统文化民风习俗在世界盛行,中国道教风靡世界,这就说明我们中国真正强大起来了! 道教在汉唐时期被尊为“首教”、“王教”,是真正的国教,让中华民族遥遥领先于世界,在中国当今社会伟大的历史变革中,道家思想与道教文化必将越来越发挥其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功能和历史重任,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华传统文化将引领中国腾飞的伟大时代很快就会到来!妙道永恒,让我们一起跟随慧缘伯高声呼唤:道教王者归来!福生无量天尊!
82、阮籍、嵇康在政治上与司马氏集力处于政敌地位。为了揭露其虚伪的名教外衣,他们强调名教不合自然,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释私论》)。他们的“自然无为”以元气一元论为基础,脱离了玄学本体论“有与无”的轨道。他们公开蔑弃儒家的“礼法名教”,痛斥“六经为芜秽”,“仁义为臭腐”(《难自然好学论》),更加违背了玄学思潮的主旨。因而,他们的哲学批判在思想实质上表现出玄学异端倾向。但是,他们的“任自然”的片面观点被引向极端。西晋开国后的门阀士族贵族子弟坐享特权,清谈放荡,“任达”、纵欲之风恶性膨胀,乃至危及门阀士族集团统治本身的稳定。于是有了裴頠、郭象的纠偏之论。裴頠特著《崇有》《贵无》二论,提出“以无为辞,而旨在全有”,强调自然不离名教,贵无和崇有、自然和名教在理论上应当更好地统一起来。在裴頠崇有论的基础上,郭象以他的《庄子注》完成了这一任务,论证了名教和自然在理论上的一致性。他综合贵无与崇有的主张,认为名教即是自然,一切“尊卑上下之序”本来就合乎“天理自然”,从而统一了名教和自然的矛盾,把玄学理论推向了顶峰,为西晋门阀士族垄断政权暂趋稳定所形成的统治秩序,提供了理论支柱。魏晋玄学关于有与无、自然与名教的演变过程,曲折地反映了门阀士族集团由夺取统治权力到巩固统治权力的现实政治要求在理论上的发展。由贵无论的“名教本于自然”,到崇有论的“自然不离名教”,再到郭象的独化论综合二者,论证了“名教即是自然”,终于找到了服务于门阀士族特权统治的玄学理论重心。
83、武术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是以健身和养生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体育活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而太极拳是武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具有活动肢体、用意、运气传统导引术的优点,更有势势相承,节节贯穿,绵绵不断的特点。中国武术产生和发展的环境极其复杂,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和交融其他形式的文化也是在所难免的。
84、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85、在这里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要探讨的“无”,其更为深刻,更具有社会文化意义。人生生命价值,则是通过老子对充当宇宙本体和万物之宗的“无”的探讨而体现出来的。换句话说,老子《道德经》所要揭示的最主要的“无”的思想,都不是在“没有”的意义上而立论的。
86、道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也是我们求索中国智慧的一把钥匙。道既指天道,也指人道。天道指宇宙、自然的法则,人道则指理想、规范。虽然中国传统思想都思考了道,但只有道家将道形成了自己思想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