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品德重要性的名言警句
1、译文:两只手臂和起来才能抱住的大树是由细小的嫩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积而成的;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这段话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事物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
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3、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4、格言大意:不一小步一小步地积累起来,就不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没有一条条小河汇聚在一起,就不能形成大江大海。这句话不仅强调了积累的可贵,还告诫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追求。
5、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强调品德重要性的名言警句)。
6、道德美,包含两个互相区别的因素,就是正义与慈爱。——库申
7、庸庸碌碌心安理得地过下去是不道德的。而自动从战斗中退缩的人则是一个懦夫。——罗曼·罗兰(强调品德重要性的名言警句)。
8、(解读)出自《荀子》。意思是:水和火是气构成的,但是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但是没有智慧,动物有智慧但是不讲仁义道德,人则是由气构成,有生命,有智慧,也讲道德,所以是天地间最尊贵的。
9、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充满阳光和希望。下列名言警句有关责任的是()
10、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1、下列不属于称颂老师敬业精神的名言警句的是( )
12、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培根
13、 格言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这句话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讲的道理是相通的,都强调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贪图享乐。
14、 格言大意:尺虽比寸长,但也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15、 格言大意: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讲的是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那就是要将心比心,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16、 格言大意:诚,是天道;对别人讲诚信,是做人之道。诚指真实、实在。这句话是说,天地自然是真实实在的,做人也要像天地自然一样真实,不要弄虚作假,自欺欺人。
17、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象帝之先。
18、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9、 格言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这句话说明了节俭的意义。物质财富和资源总是有限的,不能挥霍滥用。只有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20、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21、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的段海燕因工作勤恳实干,2019年8月,荣获甘肃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下列与段海燕获奖原因相符的名言警句是( )
22、格言大意: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这句话表明,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认识和改正错误,就能从中获得长进。
23、(解读)《尚书·周书》中有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
24、(解读)出自《礼记·礼运》,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就是人们所共有的,(人们)把品德高尚的人、德才兼备的人选举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儒家思想中最美好的大同社会。
25、 格言大意:青色染料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而比水还寒冷。这句话是说后生可畏,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完全可以后来居上。
26、 格言大意: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这句话提倡见善就学、知错就改的美好品德。不断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进步。
27、(解析)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是个人所应该具有的公民道德之一。以此分析名言可知,A说的是主人公忧国忧民的情怀;B是对边疆奇绝景观的赞美,并非家国情怀,与家国情怀无关;C中鲁迅名言的意思是尽管我的祖国还身处黑暗之渊,但我没有理由不去深深爱她,虽然炽热的情感不被理解,我只管奉献出我青春的热血,为之呐喊奋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D诗句的意思是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呢,我只愿留下这颗精忠报国的红心,让它永照史册,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28、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9、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0、 格言大意:长达千丈的大堤,由于有小小的蝼蚁而崩溃。这句话比喻小问题不注意,会酿成大祸。后人也常说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提醒人们要防微杜渐。
31、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3、即使不考虑道德因素,不诚实的广告也被证实无利可图。——李奥贝纳
34、公山弗扰是鲁大夫季氏的家臣,当是时费邑宰,他反叛自己的主人,这是不符合孔子的伦理观的。
35、格言大意:别人对我有恩德,是不能忘记的;而我对别人有恩德,则是不可不忘记的。这是我国古人推崇的一种与人交往的原则:从受恩的角度说,应该“有恩必报”;从施恩的角度说,却要“施恩不图报”。
36、 格言大意: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金子那样宝贵,而一寸金子也无法买回一寸的光阴啊。这句话常被用于强调时光容易流逝,我们在生活中要惜时如金。
37、格言大意:立志应当崇高远大。这句话意在鼓励青少年放宽眼界,开阔胸襟,树立远大的志向。
38、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39、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孟德斯鸠
40、格言大意:我每天都会几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很诚实?有没有温习老师传授的知识?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名言。它表明,无论是求学,还是修身,都要经常自我反省,这样才能保持优点,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己。
41、B.请记住,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处也就愈大。--列夫•托尔斯泰
4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43、格言大意: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这句诗多用来说明,胸襟开阔,善于取他人之长,是提高自己、发展自己的好办法。
44、 格言大意:富贵不能使心志迷乱,贫贱不能使节操改变,武力不能使人格屈服。这是孟子心目中有气节的人的形象。人不管是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有刚正不阿的精神,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
45、 格言大意: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这句话指出,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间接的,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完善,而实践本身又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
46、 格言大意:富贵不能使心志迷乱,贫贱不能使节操改变,武力不能使人格屈服。这是孟子心目中有气节的人的形象。人不管是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有刚正不阿的精神,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
47、译文:诚,是天道;对别人讲诚信,是做人之道。诚指真实、实在。这句话是说,天地自然是真实实在的,做人也要像天地自然一样真实,不要弄虚作假,自欺欺人。
48、 格言大意:风声、雨声、读书声,各种声音都进到耳朵中;家事、国事、天下事,各种事情都要关心。这是一副对联。它告诫人们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时时关心国家大事,处处想到人民利益。
49、人告知以(己)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50、最重要的不是头脑,而是指导头脑的东西。——陀思妥耶夫斯基
51、C.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52、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53、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54、期中成绩出来后,聪明家长做好这3件事,孩子成绩暴增!
55、格言大意:才干因为使用而不断增进;思想因为疏导而不穷竭。这句话是说,人的才干和思想只有在不断使用中才能得到增强和提高,如果没有实践的激发,才思就会枯竭。
56、 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57、(解读)出自《慎子 逸文》慎子曰:“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治水者,茨防决塞,九洲四海,相似如一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说的是法律、法规、法令、法度、法治源自于人类的进化,并非空洞无物,天外来客,所以人们要学会使用法律法规知识治理家庭、单位、国家,使其顺势为昌,扬长避短,循序渐进。
58、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59、 格言大意:恭谨勤劳,竭尽全力,直到死为止。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常用以赞美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人。
60、 格言大意:人一定要自爱,而后才能被他人所爱;人一定要自尊,而后才能被他人尊敬。这句话强调了人要自尊自爱。自尊自爱,就是在品格、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61、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2、 格言大意: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金子那样宝贵,而一寸金子也无法买回一寸的光阴啊。这句话常被用于强调时光容易流逝,我们在生活中要惜时如金。
63、 格言大意:终当要登上泰山之巅,到那时,看那周围的群山都显得矮小了。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是对志在高远的广阔胸怀的形象写照。
64、 格言大意: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自己反而很高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闻过则喜”。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为人较粗犷,但却有“闻过则喜”的好品质,所以孟子用这句话赞美子路。
65、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