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仁爱的名言
1、里仁,是论语的第四篇,取首句“里仁为美”的前两字为题,但这两个字本身即含有十分丰富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对“里仁”二字的探索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里仁”之“里”,自古即如是,而非繁体”裏“字,这对我们的工作十分重要。
2、贤哉,回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3、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工作是否敬业?交友是否守信?知识是否用于实践?”
5、(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孔子关于仁爱的名言)。
6、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年代,在他看来,要努力使每件事情都复归于西周之礼。毋庸置疑,孔子是极力维护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儒家传统也因此被后人批判为“吃人”的礼教,但不应当忽视的是孔子“仁爱”思想仁心礼表的结构模型和正与不正的定位分界所蕴含的价值。
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8、(译文)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樊迟不理解。孔子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
9、谈及孔子文化对于港澳同胞的意义,吴为山说,凝聚中国力量,要靠对祖先价值和文化体系的共同认可,这当中,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小不忍则乱大谋。匹夫不可夺志也。道不同,不相为谋。
11、比如中国历史上的有道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就以仁爱治国。贞观初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将妇女幽禁在深宫中是浪费百姓的财力,因此他先后将3,000多宫女遣送回家,任由其选择丈夫结婚。
12、在明了”二“与阴性物(尤其是大地)的关系后,便可进更进一步地研究,原来生发与回归均是围绕大地而展开,那么,在古人眼中的大地是作为具有原始性或原生性意义而存在的文化现象,也可以说大地是母性的象征,是生育性或生机性、慈爱性的象征。
13、(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害怕。”
14、君子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匆惮改。不迁怒,不二过。
15、(译文)孔子说:“如能致富,哪怕是赶车,我也干;如不能,则随我所好。”
16、孔子所说的“爱人”是一种与宗法血缘联系在一起的“推己及人”的人本理念,具有明显的历史和阶级局限,但其注重现实的日用取向,在道德教育和实践中具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性。孔子笃诚信实,他所论及的祭祀、孝道、三年之丧等,目的都是利用古礼为现实社会生活服务的。
17、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
1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9、(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也在其中了!缺少仁义的富贵,对我来说,就象天上的浮云。”
20、(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事情要考虑:看要考虑是否看清楚了、听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表情要考虑是否谦恭、言谈时要考虑是否忠诚、工作时要考虑是否敬业、疑问时要考虑请教、愤怒时要考虑后患、见到好处时要考虑道义。”
21、(译文)子贡问怎样实现仁,孔子说:“工人要做好工,必先磨好工具。生活在那里,就要追随那里的品德高尚的领导,结交那里的仁义之士。”
2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3、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24、由此可见,”里仁“二字实为阴阳之意,”里“为阳,为午,为表,为男,为动;仁为阴,为子,为里,为女,为静……。“里仁”二字合在一起,即为中庸之意,中和位育的生与化均在”里仁“之中。
25、(译文)所谓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时先帮别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时先帮别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实行仁的方法。
26、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27、(译文)季路问怎样侍奉鬼神,孔子说:“人都不能侍奉好,还谈什么侍奉鬼神?“请问死是怎么回事?“生都不了解,还谈什么了解死?”
28、(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29、(译文)孔子说:“听从花言巧语就会丧失自己的美德,小事不忍耐就会搅乱大事情。”
30、(译文)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学习后才知道的,是二等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是三等人;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这就是下等人了。”
31、学而时习之,不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吗?就如同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有个人不知道这个道理而不对他生气,不也是君子之行的一种表现吗?
32、(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33、(《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34、仁爱(rénài),(Charity)宽人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
35、(译文)孔子说:“君子心怀仁义,小人心怀财利。”
36、(译文)孔子说:“有一种人,不了解情况就冒然行事,我不会这样。多听,向先进人物学习;多看,把细节牢记在心。就是掌握知识的最好方法。”
37、孔子心系百姓,悲叹”年年佂战何时休!”他和学生从不求名利,”不义富贵,于我如浮云”,唯求息战乱,百姓安,孔子和他学生们在最困难潦倒落拓时,还时刻不忘天下苍生黎民,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同和谐理想讴心沥血,废寝忘食,虽壮志未酬然雄心犹在,奋斗不息,不惧烛泪成灰。留下铭刻在代代人们心里永恒的真理!
38、讲到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当南越已故总统吴廷琰未去世前,有位神父,陪一位也是教书的外国神父,到我家里来访问,说是由教廷来的。我一听这件事,颇头大。我声明如果视我为代表中国的某一宗教徒,我不愿谈话,因为我不能代表任何一个宗教。他说就因为我不代表任何一个宗教,比较超然,所以要访问我。我说我首先告诉你,请你转告他们。我曾经在香港对宗教人士演讲,提到二十一世纪之时,所有宗教的外衣都必须脱掉,所有宗教的大门都必须打开,而且各宗教要联合起来共同服务,追求人生、宇宙的真谛,二十一世纪的文明,才能够建设。我说也许言之过早,但是你们可记录下来,将来必定如此。为什么呢?假使不脱掉宗教的外衣,不打开宗教的大门,还是闭关自守,对所有宗教而言,便有八个字的定论——“关门主义,自杀政策。”宗教是谁在排斥?并不是宗教之间的斗争,而是自然的发展,科学文明在捉弄宗教。
39、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这是每天必须反省的三件事啊!
40、孔子被中国乃至全球华人文化圈奉为“文圣”,其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数千年的正统官学,其倡导的“仁”、“和”等理念深深融入一代代华人的精神血脉之中。吴为山认为,孔子既是古今知识分子心中的伟大哲人,也是历代王朝尊崇的礼教圣人,更是千百年来老百姓的精神偶像。“要用一座雕像来表现这多重意涵、满足这多元想像,真是非常之难。”
41、仁由心发,行之有礼,内生之仁恭敬有礼的表现是孝悌忠信。孝悌为“仁之本”(基础),其生成与践行在家;忠信为“礼之本”,实为孝悌在邦国的推行。
42、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43、祭孔大典,追思先贤,弘扬传统 学儒学思想扬国学精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