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名言(文案精选67句)

短句网
评论 2024-02-29 11:12:33 浏览59

佛经经典名言

1、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圆觉经》

2、  六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3、1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佛遗教经》

4、  九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5、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6、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7、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8、今逢盛世,泉水复涌,释悲胜法师发心,领众重建千年仁祠,护池长久。遂感远近贤达、四海商贾及檀越善信等,慷慨布施,共襄盛举,以复昔日圣地佛国之胜境。

9、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

10、  五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11、佛经经典名句400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13、心性,时时刻刻把握自己心里面的这种一念之间的思维。起心动念,怎么样善用真的太重要了!一念之间怎么样思考,同样一件事一个正一个反。人家说口下要积德行善,学一学,怎么样能够找到正能量的词去表扬一下你身边的人。——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14、南怀瑾: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15、"所谓佛性就是善的种子。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16、龙树菩萨的意思是在说(注意!菩萨在说,为设定):如果把存在认识为:“不生不灭”是一种存在的本真常态,这样的认为,就错了。那么!众人或许换理解法,认为存在的本真,是以“常变”的形态存在的。这样的认为对否?

17、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18、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19、经典十: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0、  八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21、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

22、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

23、1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卷五优波离身识)--《大佛顶首楞严经》

24、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25、佛语有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6、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27、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28、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9、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蕅益大师

30、24)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疑。

31、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32、  五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33、1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八大人觉经》

34、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35、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36、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37、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38、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中峰国师

39、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40、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41、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

42、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43、  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44、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45、1履仁行慈,博爱济众,福常随身,卧安觉安。--《法句经》

46、  七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47、※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无佛无世界。※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何处觅佛!不可更头上安头,嘴上加嘴,莫生异见,总不出汝心。

48、46)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49、※众生及诸法,非以入无余涅槃时乃空,从本以来常空。佛经中的经典句子您好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50、  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51、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52、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

53、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54、出自清·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人生在世,千万不要说话过多,话说多了必定会有失误。

55、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56、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7、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58、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59、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60、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61、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62、※云何识自心?如言语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语,又不作用,心体如虚空相似,无有相貌,亦无方所,亦无一向是无,有而不可见故。※你的微笑也是佛性作用,行住坐卧不离汝性,忧悲苦恼不离汝性,乃至慈悲喜舍亦不离汝性,珍重!※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异,即心即佛,若离于心,更别无佛。

63、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6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65、不如以慈心回向于菩提是福为最胜无量无有边。

66、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