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的汉赋名句
1、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司马相如的汉赋名句)。
2、杀忠臣不光是昏君,明君也要杀功臣,一是树威,二是防变。
3、司马相如是巴蜀文学的缔造者,也是天府文化最早的构建者之一。
4、说起司马相如比较拿手并借以扬名的汉赋,这种文体普遍艰涩难懂,在今天已经不大具备文本的传播性。所以,如果今天要谈司马相如的话,他的作品是一个让我们敬而远之的存在物。
5、时来则来,时往则往,能来能往者,朱鸟之谓与?
6、涂虽曲而通诸夏则由诸,川虽曲而通诸海则由诸。
7、在整个《史记》中,专为文学家立的传只有两篇:一篇是《屈原贾生列传》,另一篇就是《司马相如列传》。
8、他出使西南地区,成为大汉安边功臣,留下“义不反顾”“计不旋踵”“计深虑远”等成语。
9、在李泽厚、刘纲纪看来,汉赋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文学开始了强调文学的审美价值,不再只强调它作为政教伦理宣传工具的价值了。这使文艺性的“文”从古代那种广义的“文”明确分化出来的重要的第一步。
10、当时司马相如一贫如洗,文君就与他变卖所有家产开了一个小酒馆谋生,文君当垆卖酒、相如系裙打杂,一时间也活得潇洒自在。
11、所以说,巴蜀的文化传统,“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才是实际的情况。
12、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jī)盗粮”者也。
13、秦朝因为延续的时间短,只有十四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的时间,再加上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政策,限制当时读书人的思想,这就让秦朝的文学很难发展。能够在文学史上留下点痕迹的,就是李斯和吕不韦。
14、干将莫邪,天下之利剑也,水断鹄雁,陆断马牛。将以补履,曾不如一钱之锥。
15、他与文君夜奔成都后,一度生活窘迫,却也有“鹔鹴典酒”的风流,清代张问陶有诗“归欤好买成都酒,唤取当垆典鹔鹴”;
16、你是不是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很多字词不会翻译?
17、司马相如写此赋,一方面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因此他洋洋洒洒写了2000多字,所以大家也就不要怪女主背不下来了;二来,他也是为了劝诫汉武帝不要沉迷于歌姬之美,要励精图治。因此,原作写“色授魂与,心愉于侧”其实是讽喻式的。
18、司马相如出生在四川成都,小时候他爸妈为了让他能够健康成长,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犬子”,按咱们现在来说,就是“小狗子”了。后来他长大了,因为非常佩服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大臣蔺相如,就改名叫司马相如。字长卿。相如先生年轻时花钱买了个官,在皇上身边混生活,但是当时的皇上汉景帝不喜欢赋,所以也没有出头之日,后来他就投靠到梁孝王门下做门客,写了《子虚赋》,得到了赏识。后来梁孝王死了,他就又失去了依靠,回到了四川。在四川的时候,因为他多少算是个名人,当地的人还是很尊重他的。
19、关于司马相如生平的正史文献有司马迁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司马迁比司马相如小34岁,司马相如去世时,司马迁已有27岁,算得上同时代人。在《司马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全文收录了司马相如的三篇赋、四篇散文,可以说是最值得信赖的依据。
20、荷马的代表作是《荷马史诗》。这部作品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它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
21、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