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诗派(文案精选68句)

短句网
评论 2024-02-27 08:26:27 浏览59

王昌龄的诗派

1、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2、玉碗金罍倾送君,江西日落起黄云。扁舟乘月暂来去,谁道沧浪吴楚分?

3、江路经庐阜,松门入虎溪。闻君寻寂乐,清夜宿招提。(王昌龄的诗派)。

4、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5、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家藏铁券特承优,黄金千斤不称求。

6、良马足尚腕,宝刀未光淬。昨闻羽书飞,兵气连朔塞。

7、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该诗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用雷鸣般的声势打开一个局面,耐人寻味。说的是从秦汉到如今明月依旧照耀边关,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也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为下文做铺垫。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将士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悲愤而深沉,写出了诗人对士卒戍边的同情。而这一句,又从空间的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时空的跨度更加深拉长了情思,却又无可奈何。这样,诗人把读者引进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去回忆、体验、思考。这两句包含了多少言外之意啊!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保卫疆土,同时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弦外之音,令人寻味。该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边塞和心声,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不得不说这是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8、于是第三个问题就来了,“冰心玉壶”是不是王昌龄的首创?他所说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在向洛阳亲友传递怎样的信息呢?事实上“冰心玉壶”,虽然现在人们一说起来就会想到王昌龄,想到他的《芙蓉楼送辛渐》,但它确非是王昌龄的独创。“玉壶冰”其实是盛唐流行的用语,开元年间,宰相姚崇就写了一篇小赋,题目就叫《冰壶诫》。所谓玉、壶、冰这三个字,其用意都非同小可。

9、王昌龄是这个流派中的重要成员。诗从写景入手。“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

10、高岑诗派,中国盛唐诗歌流派之即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人物为高适、岑参。其诗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其诗人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11、山月空霁时,江明空楼晓。门前泊舟楫,行次如松筱。

12、江右三大家,即清朝中期诗人、散文家、文学家、文学理论家蒋士铨、袁枚和赵翼的并称,三人齐名,并称乾隆三大家。三大家造诣主要集中在诗及散文创作上,诗论(文学理论)也有独到之处。

13、明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中国明代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余日德、张佳胤。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

14、叩齿焚香出世尘,斋坛鸣磐步虚人。百花仙酝能留客,一饭胡麻度几春。

15、酒肆或淹留,渔泽屡栖泊。独行备艰难,孰辞干鼎镬。

16、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

17、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是指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卓文君(有争议为班昭)。她们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女子,才华横溢、德才兼备,令多少后人无比向往、敬仰这些红颜,真正揭示了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18、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也可以称为中兴四大家,但经常称为南宋四大家),是中国南宋前期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四位爱国诗人的合称。

19、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或间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20、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21、永嘉四灵是当时生长于浙江永嘉(今浙江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形成中国南宋中叶的诗歌流派,代表南宋后期诗歌创作上的一种倾向。因彼此旨趣相投,诗格相类,工为唐律,专以晚唐贾岛、姚合为法,谓之唐体,字号中都带有“灵”字,而温州古为永嘉郡,遂称之为“永嘉四灵”。

22、缑峰信所克,济北余乃遂。齐物意已会,息肩理犹未。

23、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24、    和王维交好。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

25、中国宋词流派。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时期的温庭筠和李煜)。

26、元嘉三大家指的是南朝时期活跃在文坛的三位诗人:鲍照、谢灵运、颜延之,他们在注重描绘山川景物、讲究词藻的华丽和对仗的工整方面有相互类似之处,被称为“元嘉三大家”。元嘉是刘宋文帝的年号。

27、科场颇为得意,仕途却明显失意的王昌龄在做汜水尉五年后,被贬荒僻的岭南,任江宁丞。失意之后就是疏狂,就是放浪形骸。从长安赴江宁任所,他故意迟迟不去报到,在洛阳一住就是半年,每天借酒销愁。到江宁后,又去太湖、浙江一带游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以消极怠工作为反抗的手段,过于意气用事也实在容易授人以柄,但也是个可爱的直男了。《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作于王昌龄赴任江宁丞之日,这时他正遭谤议,送别至友远行,临别所嘱,惟以玉壶冰心自明心迹。

28、其称号及所指人名最早见于姚合的《极玄集》:“李端,字正己,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十才子。”

29、幽娟松筱径,月出寒蝉鸣。散发卧其下,谁知孤隐情。

30、囗囗煞单于,薄暮红旗出。城旁粗少年,骤马垂长鞭。

31、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发。岂唯长思君,日夕在魏阙。

32、回复“签到”,可查看往期考研复习签到内容;

33、相去万余里,遥传此夜心。寥寥浦溆寒,响尽惟幽林。

34、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清光比故人,豁达展心晤。

35、 另外,说起边塞诗,就不得不提“楼兰”了,王昌龄的“楼兰”就更不能错过。“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却也激起了战士们的斗志,不将敌人打败绝不回还。第一句高度概括了将士们的战斗生活。其中,“黄沙”渲染出了边塞战场的荒凉,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百战”二字,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戍边的时间之漫长、边塞战斗之频繁;而“穿金甲”三字,则渲染了战斗之艰苦和激烈,突出了将士为国家所做的牺牲,赞扬了其爱国、坚定的精神。金甲虽然易损,但却永远无法消磨戍边将士报国的意志。“不破楼兰终不还”直接抒情,这是将士们内心的直接表白。这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七个字,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爱国护国的英雄形象,使全诗走向感情最高点。“另有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宝剑令其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一夜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这两句,豪气生发,尤显英雄本色,“星驰”衬托军情的紧急,“一夜取”写出了部队攻城拔寨的神速,又侧面反映了将军将士们昂扬的斗志,表达了作者对唐朝强大国势和军力的一种自信和自豪心理。等等这些都表达了大唐气象和边塞诗的壮阔,以及作者的骄傲自豪:厉害了,我的大唐!

36、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

37、 一是由白居易以及前于他的元结、顾况,与他同时的元稹、张籍、王建等诗人组成的,其中因元稹影响较大,故尔后人习惯称他们为“元白诗派”。

38、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39、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40、贝叶金传口,山楼作赋开。国君振嘉藻,江楚气雄哉。

41、其王昌龄诗情景妙合,意与境浑。王昌龄去过边塞,真正看到了边塞的大漠、雄关、孤城、长云、雪山、烽火、羌笛等景象,因而在他的边塞诗中,组成了一幅非常壮美的自然景物的群体图。这些意象的上面附着了边塞将士的情与意,是特定环境中的特定物,即自然的物与将士的情两相交触,诗人还借助化无形为有形的艺术手法,构成了王昌龄边塞诗的情景妙合,意与境浑的艺术境界。他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其选择某些富有特征性的景物,注入强烈的主观情感,促使景与情水乳交融,真善美高度统一。其既采用赋体,描写实景,又巧用直中含曲的方式,求得含蕴无穷的言外之意。其以苦心与孤诣,展开形象思维的翅膀,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使意境十分深蔚。

42、梁苑秋竹古时烟,城外风悲欲暮天。万乘旌旗何处在,平台宾客有谁怜。

43、于是第三个问题就来了,“冰心玉壶”是不是王昌龄的首创?他所说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在向洛阳亲友传递怎样的信息呢?事实上“冰心玉壶”,虽然现在人们一说起来就会想到王昌龄,想到他的《芙蓉楼送辛渐》,但它确非是王昌龄的独创。“玉壶冰”其实是盛唐流行的用语,开元年间,宰相姚崇就写了一篇小赋,题目就叫《冰壶诫》。所谓玉、壶、冰这三个字,其用意都非同小可。

44、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

45、自从汉代以来,就在季秋之月讲习武事,操演比试射技,以进行赏罚,已沿袭成为惯例。贾思勰(齐民要术》还将其列为农家九月中的事宜,“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

46、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47、“温韦”是晚唐时期文学家温庭筠、韦庄的并称。他们是唐末诗人和词人,温庭筠和韦庄都有很高的地位,成为文人词的奠基者,同时也是花间派两位最重要的代表诗人。

48、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邪。柳树鸟争枝,争枝未得飞上屋。

49、冯公尚戢翼,元子仍跼步。拂衣易为高,沦迹难有趣。

50、王昌龄为什么在任江宁县丞,江宁就是现在的南京。他为什么在任江宁县丞的时候,最后被贬谪龙标,也就是现在的湖南黔城呢?《新唐书》记载,是因为说他在江宁县丞任上“不护细行”,也就是不拘小节,所以才被贬谪、远放龙标,去任龙标县尉。可是王昌龄为什么又会到南京,到江宁来任江宁县丞呢?一般史家,包括一般的有关这首诗的解读,都写他“不护细行,被贬谪江宁”,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因“不护细行”而被贬谪,那是最后从江宁县丞贬到龙标尉上。但到江宁县丞任上却并非是被贬官,事实上这还是王昌龄做过的最大的官儿了。

51、郭侯未相识,策马伊川来。把手相劝勉,不应老尘埃。

52、王昌龄的五古,基本上都写得严正肃然,高古劲健,颇有风骨。在他有生之时,就正是以这样的诗歌风格驰誉于盛唐诗坛。王昌龄的五言古诗中也却不难看出:特点鲜明、风格多样,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貌:其劲健奔放,雄浑豪迈。其清丽幽秀,超逸旷放。胡应麟《诗薮》曾将唐初至盛唐的五古发展划分为两大流派,即所谓“古雅之源”和“清澹之派”,并把王昌龄等归入前者。其悲怆惨恻,深沉苍郁。雄浑豪迈的图景渐次而为清幽超逸以致沉郁苍凉的画面所代替,这与王昌龄的人生经历、身世遭际是密切相连的。而这深沉悲怆的风格特点也正突出体现于诗人所描写的目睹边幕的苍凉、黑暗和仕途的蹭蹬、坎坷的诗歌之中。其清新活泼,自然明朗。难能可贵的是,王昌龄虽所谓“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因而抑郁忧伤。但是,诗人也并未时时陷于痛苦,永远沉于郁闷,而是不时脱略事务、摆落苍凉,从而也创作出一些颇具清新自然、活泼爽朗风格的五古诗篇。

53、夜帆归楚客,昨日度江书。为问易名叟,垂纶不见鱼。

54、高岑诗派,中国盛唐诗歌流派之即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人物为高适、岑参。

55、白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人行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56、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57、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

58、灵怪崇偏祠,废兴自兹邑。沉淫顷多昧,檐宇遂不葺。

59、所以这样至真至纯、玉壶冰心的王昌龄,当然为官场所不容,他最终以“不护细行”之罪被贬谪龙标。在长达八年的贬谪生活之后,一直到天宝十五年,那一年安禄山在“安史之乱”中称帝,长安被攻破,杨贵妃死于马嵬驿,玄宗逃往蜀中,太子李亨继位,杜甫远奔寻主,王维被俘长安,写下《凝碧池》。

60、淡扫荆门烟,明标赤城烧。青葱林间岭,隐见淮海徼。

61、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62、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63、天地寒更雨,苍茫楚城阴。一尊广陵酒,十载衡阳心。

64、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6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66、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67、若用匹夫策,坐令军围溃。不费黄金资,宁求白璧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