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母亲的诗词
1、二人事慈母,不弱古老莱。——岑参《梁州对雨怀麹二秀才,便呈麹大判官时疾赠余新诗》
2、(长篇连播)仲祁(西雅图)演播大涛老师小说《后代》(第34章—第36章);该故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特殊的人群,浓缩十五年的人生!
3、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4、(小说连播)仲祁(西雅图)播讲张海录小说《边缘》(第4章第1节—第6章第2节)该作品获得新浪网第三届原创文学都市类最佳读者人气奖
5、《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选 彭桂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
6、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7、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么不甜?
8、 蚁王化饭为臣妾,蜾母偷虫作子孙。——白居易《禽虫十二章》
9、思母唐·舆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10、 赏析 诗的第一句“搴帷拜母河梁去”,即掀开门帘,告诉老母,儿就要起程动身了。但因为是游幕谋生,(游幕是指旧时知识分子离开本乡到外地寻求教学或投向官府求职)这种告别是无一定目的的,所以只能说河梁去。一方面是老母难离,另一方面因生活所迫又不得不离,这种既难舍又无奈情景,暗示了作者极为痛苦的心情。诗的第二句“白发愁看泪眼枯”在即将告别老母外出的时候,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表达对老母难分难舍的情感,而是著笔于老母此时的情状:白发苍苍,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还容得着说吗?一切伤心,都隐藏在老母的这张面孔之中,离不得舍不得,却不得不离,不得不舍。这种情感的磨难,真令人寸肠欲断,撕肝裂肺。至此,谁能不为之动容呢?诗的第三句“惨惨柴门风雪夜”,转入了告别老母的时空环境,作者用“柴门”“风雪夜”两个最简单的词儿,极其概括典型地告诉人们,在那种环境下,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的凄楚难熬。作者在另外的地方也有过贫穷潦倒的描述,如“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如果说那还只是一种对贫愁的感叹,那末“柴门”“风雪夜”则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了。风雪因柴门而更为肆虐,柴门因风雪而更为难忍,此时向老母告别,除了“惨惨”还有什么可说呢?最后,作者集愧疚,自责,痛恨于一身,发出了“此时有子不如无”的感慨。这种感慨是极为凝重的,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母之心,恋母之情,而变成了对那个时代的正义控诉,对所有无依,无靠,无助老者的深切同情,对天下不孝子女的严厉谴责,这是由个人情感到整体理念的升华,它从生育学角度告诫世人,养子无用,不如不养。因此,《别老母》诗,比起那些爱母,敬母的直描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普遍性。成为爱母作品中不朽的绝唱。 鉴赏 此诗的最大特点是用情极深,无论是缠绵悱恻抑或是抑塞愤慨之情,都写得深入沉挚,使人回肠荡气,极受感动。其次是语言清切,他善用白描,诗中扫尽浮泛陈旧之词,语语真切,而且一种清新迥拔之气,凌然纸上。其三是音调极佳,作者诗音调和内容紧密配合,悠扬激楚,也特别动人。 要离家远去的作者是站在老母亲的角度上来写这首诗,抒对母亲的不舍之情以及一种无奈的情怀作者。
11、小小黄雀宛转鸣,声音悠扬真动听。儿子纵然有七个,不能宽慰慈母心。
12、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3、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14、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
15、上周,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给父母洗脚》。这可难住了我,我怀着感恩的心,等待着这个机会,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所谓“面子”“自尊心”的情况下,欲言又止,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转眼间,到星期六了,再过一天就要读书了,可是我还有一项作业没有完成,怎么办呢?如果这作业是平常的读书笔记啊等我早就完成了,可、可这作业是:为父母洗一次脚。哎,我好郁闷啊,干什么不好,干吗非要洗脚呢?就算是洗脚,单纯的洗脚,这都好办,可它还要填表。这真是“大事面前无所谓,小事难倒英雄汉呐。”
16、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
17、5月13日是母亲节,是我们心中最难以忘却的日子。这个节日,是对母亲的赞美和颂扬,是提醒我们时刻记住:感恩我们的母亲。
18、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母亲多高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