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名句
1、如果色身突破,就有灵通力,心本具灵通力,只是脑壳压住它,让它起不了功用,或是习气毛病障碍它,让它不能鉴照一切因缘。所以灵知灵觉无法现起。
2、过去的已经过去,不必挂怀。未来的尚未到来,无法预知。即使是现在,如果你思想中充满各种心念,只会让自己增加烦恼。因此要想跳出烦恼,这三心都不要有。(金刚经名句)。
3、佛告诉我们,学佛不要着相,真的做到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和寿者相,修一切善法,才可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简单的理解,就是要去除分别心,不着一切相,同时还要修十善,诸恶莫作,最终才能证得佛果。
4、如果我们能把世间一切法,从体性上作平等的观照,则能入佛知见,将分别意识转为平等性智,把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把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
5、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第262(金刚经名句)。
6、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佛家妙语
7、有名的“道”等于你“知道”。不妨细数一下你知道的“道”。
8、释义:在此之中我很开心,一定要跟你们说。看到开心的火烧云,一定要告诉你们。
9、有什么值得一看再看的书吗?有!喜欢读书看书的人,对书本知识确实有着如饥似渴的感觉,对书本里的主要人物,更是值崇拜并细读,对重要环节并划下线以便反复细看并加深理解。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金刚经》
11、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2、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佛家妙语
13、如果我们做到修布施时不执着于任何外相,这样就是三轮体空的布施,有无量的福德。
1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5、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16、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7、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8、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
19、在你为一件事情愤怒的时候,请想起这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应住愤怒生心,不应住贪嗔痴恨而生其心,应生无愤怒心,若心住于愤怒,则为非住,是名为住于愤怒,是故一切愤怒皆非愤怒,是名为愤怒;当你如是想,如是作意,如是思维,知道愤怒即空无,而消除了愤怒的时候,再回过来看。
20、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1、这个世界要不是黑白颠倒,那还叫众生吗?那该叫天国了。
22、译文:世亲菩萨说:我相是概括的讲自己的五蕴身在三世中因为差别相而执取为实有,见过去生的自己延续到今生不曾断灭称为众生相,见今生的寿命不断存在所以称为命者相,见寿命灭去之后而受生于六道之中称为寿者相。然而世尊说,命者相就是经文中的人相
23、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
24、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5、「复观自心,非生非灭,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
26、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7、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28、不要对布施的对象有某方面的执着。不要因为他曾经跟你结怨就不布施,不要因为他长相不好看就不布施,也不要因为他有没有回报你的潜力来判断是否布施。只要有缘遇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众生,我们应该一律平等布施。
29、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阵,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佛遗教经》
30、16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
31、若有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佛遗教经》
32、声闻住空修空被空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静住静被静缚,修寂住寂被寂缚。佛家妙语
33、中年人看名人传记,可以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如《毛泽东》传记书中,记载毛泽东在国共合作期间,任国民d宣传部付职,帮助改组国民d,准确判断资本家不是真正的革命者,而是来投机取巧利已分子,并把这些资本家从国民d组织名单中去掉,导至国民d部长和资夲家很不满,借口资本家不捐经费,不发共产d员工资。毛泽东也有办法对付,发动共产d工人组织罢工,使得资本家自愿捐经费才恢复生产。毛泽东认真工作并善于工作的精神,直得中年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学习。
34、不瞞大家,末學罪障實在深重,擱家自閉多年,抑鬱,精神分裂。於是,從5月開始,我就每天持誦。多時,每天25遍,少時,基本3遍。持誦200,300遍…慢慢開始引動了宿業:有一天,我自殺了。服了兩瓶精神類藥。
35、南怀瑾: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
36、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37、「云何空身?身是父母所生,亦具父母息气,九孔常流,种种不净。」
38、如果你不给自我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正因你自我的内心,你放不下。
39、佛前有花,名优昙华,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开花,弹指即谢,刹那芳华
40、南怀瑾: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41、在佛家享有崇高地位的“得道高僧”,就是指在参禅悟道方面,已经充分认识佛法宗门,达到了见道位的地步,被尊称为得道高僧。
42、虽然诸法性空,但也不是断空、顽空,不能因为“空”我们就什么都不做,还应当“生其心”,就是要发起慈悲的大愿,庄严净土,修菩萨道,利乐有情。
43、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佛家妙语
44、佛法的真如性海,一與多,大與小是無有差別。就像一顆種子,那麼微小,但是它集合宇宙的煦日和風,涵蓋四季的雨露霜雪,集合如此巨大的力量,使它開花結果,傳播無量的未來花樹。一顆種子開萬千花樹,是一也是多,是微小也是巨大的。
45、着重“利他”的菩萨行:般若的原义,菩萨行重於自行。《中品般若》的不退菩萨“报得波罗蜜”、“报得五神通”,“成就众生”,“庄严国土”。《金刚经》着重菩萨“受记”、“度众生”、“庄严国土”,与《中品般若》的重利他行相合。
46、一切都是惟心所用,自生法相。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4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48、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49、所以在修行中,我们不但要“断恶修善”,更要“自净其意”。虽断恶而不执着于恶相,则嗔心熄灭;虽修善而不执着于善相,则贪心熄灭;虽修种种功德,而不执着于一切自修功德,常以智慧平等观照诸法,则痴心熄灭。三毒消除,菩提现前。
50、《金刚般若经赞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者,谓要以智证于无住,无住即无因也。”
51、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52、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53、罗什父鸠摩罗炎出身天竺望族,后至龟兹,生罗什。罗什7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后到罽宾、沙勒,遇到莎车国大乘名僧,改学大乘。博读大小乘经论,名闻西域诸国,在汉地也有传闻。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坚遣吕光攻伐焉耆,继灭龟兹,将罗什劫至凉州。
54、坐禅,意思是闭目端坐,凝志静修。用心看着头脑中纷飞的念头,念头会慢慢地静下来,静下来的头脑则会出现一片晴朗的天空(比喻)。就像摇动杯子里浑浊的水,不动杯子,杯子里的浑浊会沉淀到杯底,水则会清净无暇。坐禅的功用是能让坐禅的人,头脑清晰、思维有序、行动专一。
55、圣度文化总结了金刚经十句经典名句,分享给大家。当年六祖慧能,只是听了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言下大悟,可见金刚经却有开悟之功,希望所有学佛者,都能常读金刚经,功德无量,好处无限。
56、而“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一句,且不说修道那么高远的境界,吾辈凡夫俗子,不如意时读一读,就算只能解其深意两三分,再深重的烦恼,也能得到释怀些许。
57、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58、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59、“般若”是梵文音译:“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绝对完全的大智慧”,可以简单理解成“智慧”(梵文就是这么神奇,一个字音能表达一段意思)。
60、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1、故不论于何处,心都不可存有丝毫执着,才能随时任运自在,而如实体悟真理。我国禅宗六祖惠能未得法前,五祖弘忍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得传衣钵。
62、想想是如此,今朝容颜老于昨晚,离生命终点又近了一天。且昨日之悲喜亦随昨天而去,斯有何乐?
63、通过了解得知,寺庙里的法师是从很远的锦江来到此地的,后来得到江夏王的喜欢,通过不断修炼就成了一名高僧。自此之后,他的名声越来越大,前往这座寺庙拜佛烧香者络绎不绝。后来大师辞世以后,为了纪念他,就在悬崖边上修建了一座祖师殿,其中供奉着一尊肉身佛。
64、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65、“学而时习之”章句被放在《论语》的首篇首章中,是因为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教育的主导思想:为学的宗旨是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从这一认识出发,“学而时习之”章句应该理解为: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去应用实践这些道理,通过不断体会、认识这些道理使自己有所提高,同时自己也会因为不断进步而内心高兴;知已难得,有志同道合的人登门与自己切磋论道,共求进步与提高,这更是令人高兴的事;即使没有人认识、了解自己,自己也会不断追求自我完善,不怨天不尤人,不是更能显示出君子的风范吗?这样理解,这一章句中的三句话不但在语言上有着逻辑关系,在思想上更是一个统一体。
66、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佛遗教经》
67、不会读(地藏经),不会念地藏王菩萨圣号的人,多念这个偈颂也非常好。能和地藏王菩萨结下很殊胜的缘分。而且(地藏经)有云,但凡对三宝,对地藏王菩萨,一偈一颂,一颔首,一合掌,甚至一念敬重心,后世都将获得无量无边的果报。感恩三宝无限的慈悲。华严颂偈:
68、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69、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7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71、《金刚心总持论》(四句偈论第四)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金刚经中佛常赞叹受持四句偈等。为人演说,所得福德,胜将七宝堆满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布施之福;又胜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乃至百千万劫以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之福。
72、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金刚经》
73、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74、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75、我在看网友评论的时候,有人说:“《活着》这本书太残忍了”
76、“涅盘和道境就像是活着的人处于死亡的一种状态”,只有在活着的时候死过的人才会明白这句话。
7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8、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金刚经》
79、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80、“住”和“心”二字,住,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留恋程度;心,指的是人对佛理禅义的领悟。
81、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金刚经》
8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83、语言朴实却富有哲理。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心态,是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84、「老和尚,什麼偈子這般神奇,可以讓人免難消災?」
8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