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文案精选73句)

短句网
评论 2024-01-18 08:45:37 浏览59

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

1、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家,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提到他,凡是有点文学常识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2、平湖秋月(宋)孙锐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

3、岳鄂王墓(元)赵子昂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4、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5、去过西湖游玩的人很多,对里面景点也了如指掌,但你了解西湖的历史文化吗?根据《汉书》记载,西湖最早的名字叫武林水,另外还有十几个曾用名,比如明圣湖、西子湖和美人湖。虽然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用过“西湖”二字,但以正式名字出现在史料中,要感谢大文豪苏轼。

6、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宋)苏轼天欲雪,去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7、瞧那西湖,宛如一面翡翠镶嵌着的宝镜,映着天映着云映着鸟映着桥映着山湖水是恬静的,恬静得没有一丝涟漪,就像是一个准备出嫁的姑娘,蒙着一层薄薄的面纱,那么羞涩,那么温柔。(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

8、此诗是苏轼熙宁六年在杭州当通判时作的,彼时朝廷正行新法,由于政治主张的矛盾,他的才华得不到重用,仕途坎坷前途难明。而在远离了波谲诡异的朝廷来到杭州以后,苏轼发出了“余杭自是山水窟”的感慨,并将西湖的美多次付于纸笔,让世人从另一种美的眼光重新认识了西湖。苏轼和西湖可说是相互成就的。现代作家三毛在看到撒哈拉沙漠的照片的时候,她说感觉到了被召唤。苏轼初到杭州的时候,却恍然觉得这里的湖山旧曾相识,因此在《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其一中慨叹:“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

9、这首词是苏轼的离别之词,但是这并没有直接写两人的离愁别绪,然而我们读这首词,又五一不能感受到其中的浓浓情意。苏轼的诗词创作,当真是达到了化境之妙。

10、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11、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12、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

13、曲院风荷(明)王瀛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14、欧阳修《西湖》诗: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15、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塞下曲·其

16、作为下半首诗的第一句,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以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比喻描绘出了西湖山水的神韵。

17、译文: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18、苏轼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19、“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这如天外飞仙的句子,是词人的匠心独运。词人巧妙地通过白鹭引出了湖面上的弹筝人与筝声,这也照应了词中的小序“时闻弹筝”四字。

20、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21、这两句诗写的景是相互对应的,也只有简练的两个诗句,书法的感情却很豪迈之情。诗人让景色与情感交融,西湖之美也就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起来。

22、在这里,自然与人的创造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自然的美,伦理的美综合为美的极致。西湖之美,就在此啊!

23、  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

24、他曾经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赞美了西湖不同时刻的优美景色,抒发了自己对于西湖的喜爱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首诗吧!

2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通:濛)

26、释义:想把西湖同西施比较,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好看。

2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8、最后一句“望湖楼下水如天”,描写的则是暴雨过后的西湖美景。“望湖楼”,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它是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暴雨过后,苏轼登上望湖楼,看见的是一幅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镜的美丽画面。

29、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毛滂《烛影摇红·送会宗》

30、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31、夏炜《西湖竹枝词》:四面空波卷笑声,湖光今日最分明。舟人莫定游何外,但望鸳鸯睡处行。

32、到了西湖,四面到处是花朵,湖中央开满了荷花。远近都长满了桂花树。高低都长满了树。我坐在池边,想着这是自己的天地。也许现在是吧!在这里,无论我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没人管,也没人能听到。似如人间仙境也!

3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译文: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34、亭亭石榻东峰上,此老初来百神仰。——《虎跑泉》宋苏轼

35、楚人无羽毛,能得凡游越。范景文《西湖》诗:湖边多少游观者,半在断桥烟雨间。

36、故知此老如此泉,莫作人间去来想。——《虎跑泉》宋苏轼

37、小朋友们,现在是不是知道西湖的别称“西子湖”了?也正因为有这样巧妙的比喻,诗人的诗句才在许多歌咏西湖的诗歌中脱颖而出,成为流传最广的名篇。

38、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3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

40、“曲院风荷”是西湖十景之夏日在西湖观赏荷花,意味无穷,惬意非常。“平湖秋月”和“断桥残雪”都在白堤上,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过刺史,对西湖进行过治理,后人为纪念他,称为白堤。

41、其实这是词人以点盖面、以局部表现整体的写法。局部是整体的部分,从局部看整体,是找出局部的共性判断为整体的属性,虽然局部的特性不能代表整体,但整体的共性却在局部表现。

42、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是天下文人墨客的宠儿。能与淡妆浓抹总相宜倾国女子西施相比的,恐怕天下唯有此湖。游西湖也是有讲究的。有句老话在杭州妇孺皆知:日西湖不如夜西湖,夜西湖不如雨西湖。如此看来,雨西湖在西湖该是最盛。上天眷顾,我在游湖时,便正赶上了一阵蒙蒙细雨。

43、在风翔他被称为:“苏贤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苏轼无事不可入诗,散文化、议论化是苏诗的特点,各种题材,他都能恰当地点染,融触处生春,无不如意。苏轼的散文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有“韩如潮水,柳如泉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4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出自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45、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46、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张籍《凉州词》

47、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48、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49、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50、“断桥残雪”在白堤东端,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和许仙就在此断桥相会②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51、西湖的冬天也不例外。虽然花儿都谢了,但湖水还是清澈见底,盛开的梅花更是美丽无比;雪天,银装素裹,河堤边的孩子们在欢快的玩耍,欢笑声,雪飞声,合在一起,变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52、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清)康有为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53、“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柳湖,即西湖,因湖上垂柳掩映,故云;松岛,即孤山,因山矗立湖中,故称:莲花寺,即孤山寺,湖中莲花盛开,因而以之形容其美;道场,僧侣诵经礼拜之处,即佛殿。这两句,虽然仅是对“西湖晚归”的一个交代,但在写法上却很见技巧。试以现代的电影摄影手法作比,先是全景:波光漪涟的柳湖。然后镜头向前推近:映出松岛、莲花寺。最后是两个分镜头:湖上,天近傍晚,撑船人正摇动“归桡”,准备接客归去;寺中,诗人正和“诸客”走出道场,准备“晚归”。这种写法,层次分明,主从有序,给人以清晰明快之感。其次,这两句五处用了富有特征性的修饰词语和“借代”之法,从而增加了景物的质感和特征,写出了诗人对它的喜悦之情。试想,如果直说“西湖孤山山上寺,晚动归舟出庙堂”,这就索然无味,不能写出孤山寺的特色及诗人的喜悦之情。诗贵别趣,意忌直出,没有诗人的这种精心安排和恰当修饰,就不会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的。

54、《忆江南其二》唐代: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译文: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

55、  这首诗也是诗人在杭州做官期间写的,也是写雨景,但是和前一首诗侧重点有所不同。上一首诗是描述具体的一场阵雨,这首诗则是通过一次晴雨变化,对西湖做出了总体评价。晴天的西湖是一种美,雨中又别有情趣,是另一种美,二者各有千秋。诗人灵机一动,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西湖和西施仅一字之差,仿佛有着天然的联系,诗人信手拈来,涉笔成趣。这个比喻非常成功,直到今天,人们还经常把西湖称作“西子湖”。

56、这首诗,短短八句,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读后如随诗人游踪,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幕幕湖光山色的画图。它宛如一篇优美的游记,更配有铿锵的韵致,荡起喜悦的心声,如画卷在目,如乐章在耳,给人以情景水乳交融的快感。

57、晓出净慈寺(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8、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59、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

60、我们在《题临安邸》的小知识里说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当地做官的时候认真治理了西湖,并且留下了很多称赞杭州西湖的诗句,这在当时就把西湖“捧”成了大唐有名的景点。

61、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62、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63、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南宋杨万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红净,不遣潮头过富春”的诗句。

64、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东风摇波舞净绿,初日泫露酣娇黄。汪汪春泥已没膝,剡剡秋谷初分秧。谁言万里出无友?见此二美喜欲狂。三山屏拥僧舍小,一溪雷转松阴凉。要令水力供臼磨,与相地脉增堤防。霏霏落雪看收面,隐隐叠鼓闻舂糠。散流一啜云子白,炊裂十字琼肌香。岂惟牢九荐古味,要使真一流天浆。诗成捧腹便绝倒,书生说食真膏肓。

65、释义:身上春天的衣服还是小蛮的细针密线,曾浸湿了西湖依依的泪雨。宋·苏轼《卜算子·感旧》原文选段: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66、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67、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湖上有水仙王庙,庙中的神灵是整天守在湖边,看遍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晴波丽日的,一定会同意自己的审美观点,因而作者要请水仙王共同举杯了。

68、雷峰夕照(元)尹廷高烟光山色淡演钱,千尺浮图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69、昨梦西湖,老扁舟身世。——吴文英《拜星月慢·林钟羽姜石帚以盆莲数十置中庭宴客其中》

70、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7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72、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