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诗词赏析
1、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
2、全词以清景无限来烘托、暗示人物情感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深婉优美的意境。写景鲜明,抒情真挚,语言浅近,读来委婉动人,艺术上确有不凡之处。
3、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4、⑴晚妆:别作晓妆。初了:刚刚结束。明肌雪:肌肤细腻光洁,有如白雪。⑵春殿:御殿。嫔娥:宫中女子。鱼贯列:如游鱼一样依次排列。⑶笙箫:乐器。吹断:吹尽。云水间:即水云相接之处,谓极远。⑷重按:一再弹奏。霓裳:霓裳羽衣曲。歌遍彻:唱完整套歌曲的最后一首。⑸临风:随风。⑹醉:醉熏熏或陶醉、沉醉。拍:依乐打节拍。切:真切。烛花红:明亮的烛光。⑻待踏马蹄:到骑着马走的时候。
5、“……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词人不禁“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而“锁”住的也不只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
6、尤其是这首词,作者对自己的苦痛毫不掩饰,把自己的人生感慨明白写出,不假饰,不矫情,简洁质朴,有现实感,虽然思想情调不高,但艺术价值不低。
7、王阁运《湘绮楼词选》前编:“词之妙处,亦别是一般滋味。”
8、在大诗人陆游所著的《南唐书》中,大周后不仅国色天香,而且多才多艺。她能歌善舞,精于各种博彩棋类游戏,书法清秀,还懂历史,更擅于弹琵琶,曾经一手恢复了当时已经散佚的唐玄宗时代名曲《霓裳羽衣曲》。同样醉心于艺术的李煜与她结合,无疑会产生神仙眷侣式的浪漫故事。(李煜诗词赏析)。
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0、鉴赏:这首词应作于李煜亡国之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正月,李煜打了败仗,失去属国君主的地位,离开江南、宫廷,后妃、臣子由战胜军带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当了宋王朝的俘虏。宋太祖恼他有过反抗,封他为违命侯,以示惩戒。十月太祖死,太宗即位。十一月,改封李煜为陇西郡公,赐第囚居,两年之间,李煜与旧臣、后妃难得相见,行动言论没有自由,笙歌筵宴都歇,有时贫苦难言。这首词就是在此背景下写成的。
11、以上六句,作者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
1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13、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14、因此,“对景难排”不仅是说眼前景,而且是指所有的景物,无论四季,无论日夜,都不能为孤苦的作者排遣悲哀,不说“往事只堪哀”,用其他的话也是无法表达出悲哀的。
15、我有多少的恨,昨夜梦中的景象,还像以前我还是故国君主时,常在上苑游玩,车子如流水穿过,马队像长龙一样川流不息。正是景色优美的春天,还吹着融融的春风。
16、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17、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
18、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全词如下:
19、 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20、这首词,写一个女子悲秋念远之情,充满了伤感和哀怨。满塘鲜艳的荷花都凋谢了,翠绿的荷叶也残败了。愁人的秋风吹起了绿色的波纹,使人产生无限的哀愁。这荷花和美好的时光一样都憔悴了,叫人不愿再看。梦中想着国家的战事,醒来时却正淅淅沥沥下着秋雨。小楼上传来玉笙那哀婉幽怨的吹奏声,使人感到秋的寒意和无限的凄凉。倚着栏杆远望,心中有多么愁苦,又流了多少泪啊!
21、李煜这种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以致作者为此付出了生命。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五月之歌》)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作品。
22、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23、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24、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明刚过,便已经感觉到了春天逝去的气息。
25、一个偶然的机会,喜欢上了宋词。与同事出差,路途较远,于是在车上闲聊,海阔天空,无所不谈。随后谈到文学,谈到宋词,同事随口吟诵两句,顿觉品位大增。从片言只语的肤浅谈论中,被宋词的魅力、宋词的美感所折服,不禁心仪神往,产生了学习宋词的想法,于是茶余饭后、节假休息日、工作间歇就学起来,而且接连不断地学起来。边学边记,草纸、笔记足足有一拃厚,整理这些,就有了《宋词赏析》。
26、李煜(937—978年),五代时期南唐后主。字重光,号钟隐。继位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已经称帝三年,宋朝已先后灭掉后蜀、南汉,南唐形势岌岌可危。继位十年后,自贬国号为江南,改称国主(世称李后主),派遣使臣朝宋。李煜好声色,迷信佛教,只希望通过每年向宋朝进贡来苟延求存。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宋朝派遣曹彬率师南伐,次年攻占金陵,将李煜俘获到汴京。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被毒死。
27、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8、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29、
30、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31、(2)李煜在《相见欢》中借助比喻抒写离愁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抒亡国哀思的名句是______。
32、过片后“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三句,采用倒装的手法,来突出离愁别恨是那样的深重,无法忘却,心里越想越乱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种滋味难于言表,让读者读来大有言未尽意无穷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