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历史厚重的成语
1、(出处)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2、佛教源远流长,经典浩若渊海,这要看你如何去领悟。
3、江郎才尽,说的是才情减退,其实是有个人在朝天宫做了个梦。
4、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不仅没有衰败、陈旧,反而更新、更好。
5、天长日久形容历史的成语历史悠久天荒地老历尽沧桑古色Gu香(形容历史厚重的成语)。
6、遥遥无期----形容时间还远得很,不知道哪一天.
7、►东汉时期,赵咨受命为东海相,上任路上经过荥阳(今属郑州),荥阳令曹暠同他相识,等候在路口,专程迎接他,想请他在荥阳稍事停留,彼此谈谈。可是赵咨的架子很大,见了曹暠,连车子不下就走了。曹暠想送他到城外的十里长亭,不料赵咨的车子走得很快,一会儿就只车尘不见车影了。
8、《论语•子路》云:“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意思是性急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孔夫子携子路一行周游列国。这天由柘皋往巢城,途中问路神童项囊几时可达。项囊答道:“若慢行,很快就到;若性急,今日不可至也。”夫子顿觉岂有此理,遂令急行赶路。不料,车夫急驶一座独木桥时,颠翻了满载帛简的独轮车。待命打捞晾晒完毕,早已夕阳西下了。醒悟中,夫子命子路记下“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并决定打道回府,北行归鲁。今柘皋镇东行两千米处的小朱村西侧有个面积约200平方米、3米多高的土墩,相传是孔子的晒书墩遗址。据康熙《巢县志》载,孔子回车衖遗址,位于万家山路口。
9、南京小九华山,位于太平门附近,风景优美,视野开阔,山中有寺有塔有湖,山下有城。山下还有九华山公园,非常适合周末约上三五好友,一同登山。在这幽静的环境里放松身心。
10、(出处)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11、东晋明帝时,驸马桓温专权作乱,萌发野心。他对曾阴谋篡权的王敦暗表赞赏,一次他躺在南京家中床上时对亲信说:“作此寂寂,将为文景所笑。”流露出他想篡权的野心。亲信们听候吓的不敢吱声。桓温扶枕而起,说道:“一个人既然不能流芳百世,那遗臭万年也是不错的。”
12、释义: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13、常年累月----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14、 方城在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现存有古缯国遗址、天下第一古长城楚长城、博望的三国古战场、东汉湖阳公主修真之所炼真宫、中原五大名刹大乘山普严寺、佛沟摩崖石刻等古代遗址。
15、成年累月----成:整;累:积聚.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16、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17、《明史·徐贞羽传》:"卢沟发源于桑乾;滹沱发源于泰戏;源远流长。
18、三年五载----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指多年.
19、释义: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20、成语释义: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21、作为一个现代都市,她无处不散发着前沿的科技光芒
22、湖湘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脉。
23、 据《世说新语》记述:曹操领军伐吴,士兵在途中口渴难熬,一时又无水可饮。曹操眉头一皱,策马向前道:“前面山上就是一片梅林!”听说就有梅子解渴,士气为之一振。如今,望梅止渴成了一句形容用空想安慰自己的成语。据《历阳典录》记载,望梅止渴发生地位于含山县城南郊梅山。三国时此地并无梅林,后人为了纪念曹操口出此言大智慧,曾一度植梅树成林,此山遂成“梅山”,并建有“止渴亭”,圆了当年曹军的梅子梦。北宋王安石有诗赞云:“将军马上设良谋,遥望青山指梅树。”明嘉靖年间和州知府胡永成作有《止渴亭记》,万历年间含山知县邹盖又建梅山塔。现亭塔俱废,山间乌龟坡石壁“曹操行师至此望梅止渴”字样依稀可辨。
24、万年无疆----形容年代久远.同“万世无疆”.
25、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我国的传统,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
26、(释义)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27、(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28、作为一方文化重镇,她无处不流淌着文人的遐想情思
29、生动有趣的音频课,深入解析,发散思维,轻松掌握小学必学成语。
30、出处:《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恬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
31、(释义)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32、饱经沧桑:bǎojīngcāngsāng饱:充分。沧桑:沧海变桑田的简缩。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33、 “洗耳”语出《高士传•许由》:“恶闻其声,是故洗耳”。相传尧舜时代,帝位禅让相继。尧让位舜之前,欲让位于许由。许由谦让,隐于箕山。尧又召许由任九州长,许由已从箕山至居巢。许由不就,恶其讯污耳,遂用池水洗之。适逢挚友巢父牵牛至方池饮水,问其故,赞其行,称洗耳污及池水,牛亦不能饮也。随后,二位高士离开方池,上了卧牛山。后人为颂扬许由闻过则喜的美德,将方池易名“洗耳方池”,遂成“洗耳恭听”典故的发源地。康熙《巢县志》载万家山口“有巢许二贤祠”,知县陈经言撰《洗耳池记》,并将“洗耳方池”遗址名列所绘十景形胜图。今洗耳池与牵牛巷并存巢湖市区。成语“洗耳恭听”也成了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形容恭敬地听别人讲话。现在,也有用于带有讽刺或开玩笑的意味。
34、我们在分享这个城市,也在寻找和我们一起分享的人,欢迎投稿!
35、你会惊讶的发现,原来我们熟悉的成语,和熟悉的历史人物,竟然有如此直接的关联。
36、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37、原来,身边熟悉的景致竟然是那么地新鲜而有趣
38、比如孩子的一篇作文,如果只是空洞的大白话和流水账,是很难得到高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