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资料
1、歉意语、对不起、实在抱歉、劳驾了、请原谅、真过意不去、打扰了等
2、不可损毁自然环境,不可损坏公物和文物古迹,不可乱扔垃圾,不可随地吐痰,不可随地便溺,不可到处随意吸烟,不可任意制造噪音。
3、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感知礼仪规范。
4、如:西装应在拆除袖口上的商标之后才可以穿着;西装外袋不应存放随身物件。
5、谈话姿势、交谈时,互相正视、倾听,不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
6、(1)先来后到,依次排列,依序而行。(2)保持间距,前后之间不应有身体上的接触,尤其在金融窗口,取款机等涉及个人隐私的场合,前后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增大。(3)不应插队,插队是无礼的表现。
7、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文明礼仪资料)。
8、维护阅览室的清洁卫生,不准一边阅览一边进食干鲜果品,不可将残余饮料乱泼乱倒,不要乱丢纸屑垃圾、随地吐痰。
9、 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10、(7)站姿端正,抬头,挺胸,收腹,双手下垂置于大腿外侧或双手交叠自然下垂;双脚并拢,脚跟相靠,脚尖微开;
11、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12、(4)交流:宴请是一种社交场合,在餐桌上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也不要敬酒;宴会上应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避免涉及死亡、疾病等影响用餐气氛的话题。(文明礼仪资料)。
13、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14、⑤男女平等,尊重妇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15、(1)同学间要互相问候“早上好”、“你好”,也可点头、招手致意等。
16、(2)接受名片要仔细看一遍,并表示尊重之意。
17、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起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18、(9)老师跟自己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坐。
19、(3)学习:要虚心好学,对学习上的困难要想办法尽量克服。
20、 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办公室内不高声喧哗,不东张西望,不随意走动,不乱动办公室的物品;与老师交谈时,注意礼节礼貌,办完事后向老师道谢,出门后随手关门。
21、对有学衔的人士可直接以其学衔相称,如“院士”“陈博士”等。
22、求人帮助说“劳驾”,求人给方便说“借光”。
23、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小猪躺在路边,就趾高气扬地说:“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竟敢挡住我的路”说着,一脚踢了过去。“嘭”地一声,小老鼠正好踢到小猪的脚上,小猪倒没什么事,小老鼠却“唉呦,唉呦”地叫了起来,原来他的脚肿起了一个大包。小猪站起来对小老鼠说:“你对别人傲慢无礼,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尝到苦头了吧!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小老鼠看着受伤的脚,羞愧地低下了头。
24、在隆重的公务场合,适宜穿着正统、庄重的服装,而不适合穿便服。
25、②遵纪守法、邻里和睦、相互尊重、谦让团结、尊老爱幼、文明用语、礼貌待人。
26、男士只能佩戴戒指、领饰、项链等,注重少而精,以显阳刚之气。女性饰物种类繁多,选择范围比较广,饰物的佩带要与体形、发型、脸型、肤色、服装和工作性质相协调。吊唁时只能戴结婚戒指、珍珠项链和素色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