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写的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
1、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2、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3、今朝有酒今朝醉近水楼台先得月拒人于千里之外
4、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鲁迅
6、夏:夏日炎炎、骄阳似火、花繁叶茂、热火朝天
7、(全国卷III(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8、三顾茅庐 铁杵成针 望梅止渴 完璧归赵 四面楚负荆请罪 精忠报国 手不释卷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9、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鲁迅
10、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1、不愧对今天的人,明天会对你微笑;丢失了今天的人,明天会给你烦恼。
12、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鲁迅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鲁迅
13、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4、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15、 第三部分写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爬到地下通道里,然后用东西把通道掩盖住。这样的场景在世界文学和电影中非常普遍——用稻草、粮食或是人的身体、长裙子把另一个人掩盖起来。这时我们发现,雨来身后有一个更伟大的形象——以李大叔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抗日敌后战场上,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发动民众,民众中既有雨来爸爸、雨来舅舅这样的青壮年男性;也有雨来的母亲这样在家打掩护的女性,孙犁的荷花淀中有很多这样的女性;同时还有雨来这样的少年英雄。这样的布局,使小说超越了个人英雄主义,虽然写的是小雨来如何帮助交通员李大叔躲过难关,自己如何巧妙地躲过敌人的枪口,后文还写到他怎么发动群众和小伙伴一起加入革命队伍。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看似一粒种子随风吹散,被吹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但正是我们的时代、成长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党的领导等共同作用,最后会将自己塑造成独特的那一个。
16、 我们写作也好,阅读也好,一定要回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我们要理解农业文明塑造出来的人,他们对土地的依恋之情,对家国的爱。当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萧红写给故乡人的《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呼吁:“为了失去的地面上的大豆,高粱,努力吧!为了失去的土地的年老的母亲,努力吧!为了失去的地面上的痛心的一切的记忆,努力吧!”我们在今天读来,依然感受到这种巨大的感情力量,它永远积攒在我们民族的情感结构之中。诗人艾青写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等一系列诗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后来被人们反复引用。以上作品的共同语境是国家遭受外来侵略、国土残缺不全之时,作家在书斋中把笔变成了投枪、变成了匕首,试图来唤醒民众。《小英雄雨来》写的也是抗日时代,雨来身上有刚才我们提到的共同品质——机智、勇敢、爱国、团结,同时,他也有十二岁小朋友的淘气——喜欢戏水,喜欢玩游戏,总是露出光溜溜的背脊。如此,这个形象就有一定的丰富性:既有儿童的天真、顽皮、淘气、可爱,也有成人的勇气、沉着和大局意识。
1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9、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维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是,大抵!
20、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21、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鲁迅说,许广平载于《欣慰的纪念》)
22、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23、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24、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25、“稳”中求“变”,北京卷的作文题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而这种成熟的背后,是对语文学科本质的探索和解读。学生学语文,不仅要读懂、读通,还要能写、会写,这是“读写一体”背后的逻辑。学生学语文,学习的是人类、民族和社会的共同意识,同时也是自我、心灵和情感的独特体验,需要脚踏实地,也需要仰望星空,这是提升两篇作文差异性背后的逻辑。因此,未来的考生有必要全方位地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应对试题的挑战。
26、从对考生思维品质的测量来看,作文题目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即使当考生在某一观点上立足站定,对他所选定观点的思考仍有纵向深入的可能空间,这使得本题目能很好完成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另外,本题贴近考情,与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较强的契合性。题目表述平白浅近,但其提示的思考内涵丰富:考生正处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考题的思考不仅能考查他们的作文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性精神,增加生活中的理性因素。
27、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鲁迅
28、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鲁迅
29、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