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资料
1、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症。人类应被安置于适当的尺寸中,并须永远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中人物总被画得极渺小的理由。
2、盛夏里,有时乌云四合,那即将被峥嵘的云吞没的最后一块蓝天,好似天空的一个洞,无穷地深远。而现在整个天空全成了这样,在你头顶上无边无际地展开!空阔、高远、清澈、庄严!除去少有的飘雪的日子,大多数时间连一点点云丝也没有,鸟儿也不敢飞上去,这不仅由于它冷冽寥廓,而是因为它大得……大得叫你一仰起头就感到自己的渺小。只有在夜间,寒空中才有星星闪烁。这星星是宇宙间点灯的驿站。万古以来,是谁不停歇地从一个驿站奔向下一个驿站?为谁送信?为了宇宙间那一桩永恒的爱吗?
3、阳光还要充满我的世界,它化为闪闪烁烁的光雾,朝着四周的阴暗的地方浸染。阴影又执著又调皮,阳光照到哪里,它就立刻躲到光的背后。而愈是幽暗的地方,愈能看见被阳光照得晶晶发光的游动的尘埃。这令我十分迷惑:黑暗与光明的界限究竟在哪里?黑夜与晨曦的界限呢?来自于早醒的鸟第一声的啼叫吗……这叫声由于被晨露滋润而异样地清亮。
4、人到了无可奈何的时候都得退一步想。什么委屈都受过了,何必单在这一点上较真呢?
5、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6、老舍的《茶馆》、《龙须沟》奠定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特的风格,创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
7、解放初期,老舍作为知名的作家,积极投身于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罗常培、吕叔湘、吴晓铃等学者会同孙玉奎、刘德智、侯宝林等相声演员一起组成相声改进小组。
8、老舍,命途多舛,但他用富有生命力的语言,把历史和现实、风俗习惯以及三教九流各种人物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周就让我们一起聆听老舍的心声,感受老舍伟大的灵魂。(老舍的资料)。
9、同样老舍的作品也追求幽默,一方面来自狄更斯等英国文学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幽默风趣,是老舍作品语言的总体风格特色。他认为:“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假荇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幽默便有了很大的重要。”
10、谦虚使人的心缩小,象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老舍
11、经验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催化剂,有什么样的经验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就像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一样。
12、人是活的,要见机而作,不能先给自己画好了白线,顺着它走!
13、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14、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
15、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16、来源:综合网络
17、通过撰写大量作品和理论文章,不仅指导相声摆脱了解放初期由于其旧有形式和内容所造成的生存危机,而且使相声乃至曲艺这门艺术形式完成了在新社会、新形势下的自身定位,奠定了其艺术地位,为之后新相声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并且一直影响到了今天相声的发展。
18、到老舍的文学世界。老舍的小说有序和完整的构建了一个艺术上的“北平世界”,同时小说中的
19、如果不随时注意观察,随时记下来,哪怕你走遍天下,还是什么也记不真确,什么东西也写不出。(老舍)
20、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
21、他叫起来:“你这么喜欢冬天?!”“冬天是庄严的、静穆的,使每个人去沉思,而不再轻浮。”“噢,冬天是四季中的一个句号。”“不,是分号。”“可惜冬天的白色多么单调……”“哪里!白是一切色的最丰富的底色。”“可是,冬天里,生命毕竟是强弩之末了。”“正是起跑前的后退。”“啊,冬天是个卫生日了啊!”“是的,是在作分娩前准备的伟大的孕妇。”“孕妇?!”“不是孕育着春天吗?”
22、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
23、爱情的故事往往是平凡的,正如春雨秋霜那样平凡。
24、“你在干什么?”一个声音问道。他回过头来,一棵树下靠着一个雪柱。他吓了一跳,那雪柱动起来,雪从身上落下去,像蜕落掉的锈斑,是一个人。
25、该篇最初发表于1959年8月,初收入《老舍散文选》。1958年是爱国卫生运动空前发展的一年。作者怀着对猫喜爱的心情,通过仔细观察,写出了猫的性格。老舍先生写的《猫》,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猫的极其喜爱的感情。
26、1930年,回国任齐鲁大学教授,边写作边教学。
27、这不仅指导相声摆脱了解放初期由于其旧有形式和内容所造成的生存危机,而且使相声乃至曲艺这门艺术形式完成了在新社会、新形势下的自身定位,奠定了其艺术地位,为之后新相声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并且一直影响到了今天相声的发展。
28、母亲的心是儿女们感情的温度表。——老舍《四世同堂》
29、同时用地道的北京话写北京人,本土本色,活泼有趣、质朴自然,生活气息迎面扑来,具有独特的魅力,透出了北京话的神韵,显示北京话活泼的生命力和老舍驾驭北京口语的能力。
30、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
31、丰子恺,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字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丰子恺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于1975年9月15日逝世,享年77岁。
32、《我这一辈子》是老舍先生创作于1937年抗战前夕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说,描写了一个旧时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
33、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仰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34、如所周知,老舍在美国总是忙,中间还生病住院,又与人打官司,实在说不上愉快。在一九五○年初的访问记中,他对黄裳说:“别提美国了,一提就是一肚子气。”但至于受了怎样的气,老舍没有细说,外界所知也少。这一回看档案,能看到他少有人知的一面,实在是非常意外。可惜还没人能以这些资料为素材,写一部翔实的《老舍在纽约》。
35、巴金,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36、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此间创作《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月牙儿》等长短篇小说。
37、老舍写道:“一灯斜吹,上飘一黄叶,有秋意也”。
38、踮着脚,伸着颈,只知道“等待”的人!他们事事都等待“明天”去做,“今天”却专作为等待之用;自然的,到了明天,又须等待明天的明天了。
39、《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40、后在北京师范学校时,又受到校长方还先生的赏识。
41、老舍先生提起笔来,就在她的腰带上即兴题诗一首,
42、第一盒档案数量不多,内容也较单纯,是老舍和劳埃德的往来通信,和赛珍珠写给劳埃德、推荐他代理老舍版权事务的信,其余是老舍英文手稿。里面有十一个文件夹,每个夹子右上方突出的地方,有纵排的打印字样,标明文件名称和物品数目,比如,“赛珍珠致戴维·劳埃德信(两页),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九日,宾西法尼亚,普凯西”;“舒庆春(一八九八至一九六六),致戴维·劳埃德信十一封(并相关信件十一封),一九四八年四至七月,纽约”;“舒庆春(一八九八至一九六六),《关于〈离婚〉》(老舍)手稿六页(对其长篇小说的说明),(一九四八年?)”;“舒庆春(一八九八至一九六六),《五虎断魂枪》手稿五十二页(剧本;文稿上有黑色水笔改动的字迹)”;“舒庆春(一八九八至一九六六),致戴维·劳埃德信八封(并相关信件二十二封),一九四九年”;“舒庆春(一八九八至一九六六),致戴维·劳埃德信十一封(并相关信物十八件),一九五○至一九五二年,北京”,等等。
43、老舍曾一再说,在各种艺术中,他“很喜欢看画”,
44、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45、老舍的故居,就在灯市口西街的丰富胡同。王府井向北,再往西一拐就是灯市口西街,以前叫廼兹府大街。
46、乱世的热闹来自迷信,愚人的安慰只有自欺。——老舍《骆驼祥子》
47、什么点: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能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社会冲突,从而引发读者对民族精神的深挖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于平凡中见不凡。
48、小吃、建筑和语言都是现如今挖掘和开拓北京文化的重要源泉。
49、《樱海集》里面的短篇小说大部分虚构故事,有凑字之拼,但仍能从容应付当时对短篇小说很不客气的文坛,实也是了不起之作。
50、文学照亮了历史的车辙,也勾勒出想象的轮廓。它让你逃离彷徨,沮丧,壮志未酬,心意难全,作家们构筑的世界于我们来说或许是二手的,但那些凝练的文字却是他们洞察世事后的答卷。本条素材,为同学们节选了多位作家的经典语录,希望你们写作文时用得到哦~
51、人们躺下来,取下他们白天里戴的面具,结算这一天的总账。他们打开了自己的内心,打开了自己的“灵魂的一隅”,那个隐秘的角落,他们悔恨、悲泣。为了这一天的浪费,为了这一天的损失,为了这一天的痛苦生活。自然,人们中间也有少数得意的人,可是他们已经满意地睡熟了,剩下那些不幸的人、失望的人在不温暖的被窝里悲泣自己的命运。无论是在白天或黑夜,世界都有两个不同的面目,为着两种不同的人而存在。
52、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老舍说:“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因此,作品中人物语言是加提炼过的北京白话。其作品语言的“俗”是建立在精细的思考与研究的基础上。他的“白”,让读者易于理解却又颇有深度。
53、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创作了话剧《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小说《正红旗下》等。
54、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55、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56、老舍的作品也追求幽默,一方面来自狄更斯等英国文学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幽默风趣,是老舍作品语言的总体风格特色。他认为:“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假荇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幽默便有了很大的重要。”
57、界又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人文景观,甚至成为一种文化史象征,一说到北京文化,就不能不联想
58、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59、“在穷苦中,偶尔能看到几幅好画,精神为之一振,
60、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我斥责那班以教育为手段的人!我劝勉那班以教育为功利的人!我愿我们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为信仰的人。
61、谦虚使人的心缩小,像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老舍)
62、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63、但我确实早就听说,一九四六年三月,老舍和曹禺接受美国国务院邀请,到美加多地讲学访问。一年后,曹禺如期回国,老舍则延期留住纽约,直到一九四九年十月。此间,他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即《四世同堂》的第三部《饥荒》和《鼓书艺人》,用英文写出剧本《五虎断魂枪》,又与人合译了自己多部作品。同时,经赛珍珠举荐,她在纽约的出版代理人戴维.劳埃德,从一九四八年四月起,全权受理老舍著作权事务。之后十年,但凡关涉老舍作品的版权、翻译、出版和电影改编的函电和文件,均由劳埃德及其女儿安德里雅悉心分类归档保存。
64、同时老舍也未曾加入苏汶和梁实秋等人的第三派——不认为文学至死都是自由的。他的文学思想的基调是强调文学的自由表达,同时认为文学对社会的作用是不期然而然的和远期的。
65、专栏作家,文见北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读书》,《大众电影》,《中华读书报》,《北京晚报》;上海《文汇报》,《新民晚报》,《东方早报》,《书城》;广州《南方周末》,《二十一世纪经济导报》,《羊城晚报》;香港《苹果日报》,《大公报》;和新加坡《联合早报》。
66、无名高地有了名 鼓书艺人 四世同堂(包含《惶惑》、《偷生》、《饥荒》三部长篇)
67、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有朋友去看望老舍,见他正伏案工作,便问:“最近写些什么?”满族出身的老舍笑着说:“我正在当‘奴才’,给我们的‘皇帝’润色稿子呢!”一阵大笑,方知老舍正接受一项新任务———为末代皇帝溥仪修改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
68、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
69、什么事:毫无疑问,他是一位勇敢果断的人,凭借着这份与生俱来的勇气,他赢得了此生最为重要的财富,一是才名,二是爱情。年轻时的沈从文不满于在军队中混沌度日,孤身一人前往北京求学。在此期间,他生活清贫,半工半读,最终闯出了自己的文学路。当他邂逅夫人张兆和时,无惧门户的差距,鼓起勇气向她表达仰慕之情,历经三载,才以真诚和深情打动了她。
70、谦虚使人的心缩小,象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
71、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72、在创作题材的角度看老舍的文艺影响,从老舍的创作经历可以看到,从最初的《老张的哲学》、
73、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象征性的骨灰盒里面,放着老舍使用过的钢笔、毛笔、眼镜、一支手笔、一筒茉莉花茶和一小片被保留下来属于他的血衣残片。
74、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75、就要告别纽约的前一天晚上,在联合广场附近纽约最大的二手书店史传德,我淘到了在香港印的安妮.维查德所著《老舍在伦敦》。拿着这本薄薄的小书,我忽然惆怅起来,不由得暗忖:老舍在纽约的故事,不该再由外国人来讲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