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
1、众所周知,在历史上,晏殊被称为“富贵宰相”。他的《珠玉词》大多表现一种闲雅蕴藉的风格,雍容典雅,华贵而不卑俗,圆融而无锋芒。但在本词中,作者却一反常态,下笔极重,场景阔大,深刻沉着。但是,该词依然保持了他惯有的温婉气质,伤感而不凄厉。
2、残梦朦胧,钟鼓伤情,花下独立,细雨迷蒙,将思妇因情人远去的无尽愁思描写得淋漓尽致。
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段词是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蝶恋花》,宋代我们也知道,是词曲盛行的时代,不像在唐朝,是诗歌盛行的时代,像宋代的词曲作者,也有很多,李清照、李商隐等等等等都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词人作者,也是名流千古的佳话。
4、后来长亭渐渐成为郊游踏青歇息处和送别之地,“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5、最无可奈何的词:《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6、考试通过后,宋真宗当即授予晏殊秘书省正字一职。从此,晏殊正式踏入深不见底的宦海。
7、第二句“燕子双双。依旧衔泥入杏梁”,晏殊是最喜欢燕子的,读晏殊的词,燕子出镜次数太多了,“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穿帘海燕双飞去”“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等,晏殊的春天里,是少不了燕子的。
8、 欧阳修那时候还年轻,脾气火爆,与他往来的一帮人也都是朝廷中的年青官员。比如范仲淹,就是朝廷主战派中的魁首人物,范仲淹也正是欧阳修的超级偶像。
9、只是,每个人都有逃不开的宿命,爱过,恨过,笑过,痛过,那么即便最后灰飞烟灭,也是无怨无悔吧。
10、 后来,北宋与西夏开战,因为北宋太平近百年,许多将领不知兵,几次大战,北宋惨败。当然,后来北宋也打了几个翻身仗。最终西夏与北宋签订盟约,向宋朝称臣。
1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的《蝶恋花》
12、“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他细腻多思,却也被人说成胸无大志。
13、宰相寇准以太祖赵匡胤“南人不得坐吾此堂”为由,
14、真宗死,命章献明肃太后权掌国事,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都想单独见太后奏事,一时相持不下,晏殊挺身而出,建言太后垂帘听政,丁、曹二人皆不得见,议遂定,这一建议,对稳定当时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
15、时光只顾催人老,不解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朦胧,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的《采桑子》
16、 百官纷纷附和,唯独欧阳修一个人大翻白眼,差点没有当场掀桌子。欧阳修也写了一首诗,痛斥老师晏殊。诗云: 主人与国共休戚,不惟喜乐将丰登。须怜铁甲冷透骨,四十余万屯边兵。 言下之意,晏殊作为一国宰辅,本当与国家共休戚,没想到如今贪图享乐,全不念边疆四十万战士辛苦。
17、年过六十的晏殊被贬官,心中不平的他,借歌者来抒发心中的抑郁之气。
18、可当她提出让孙耆担任枢密使一职时,晏殊却极力反对,说孙耆德不配位,无法承担如此重责。
19、词作开篇“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仿佛横空出世,落笔极重。其意是说: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而离别是最寻常的,同时也是最让人肝肠寸断的。其中,“一向”,即一晌,一会儿,指时光的短暂,生命的有限。这种无奈是永恒的,是无法抗拒的,让人伤感。
20、晏殊是北宋词坛大家,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
21、乾兴元年(1022年),年仅12岁的仁宗继位,刘太后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想独揽大权,朝中众官议论纷纷,束手无策。晏殊提出“垂帘听政”的建议,得到大臣们的支持。为此,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后任礼部侍郎知审官院、郊礼仪仗使、迁枢密副使。因反对张耆升任枢密使,违反了刘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宫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被御史弹劾。
22、对此,心高气傲的蔡伯俙自然不服,于是便跑去找宋仁宗说理:“陛下,论才气禀赋,我哪点比不上晏殊?为何您唯独偏爱他呢?”
23、总有一些诗词,读来,让人嘴角浮起微笑,这首词就是如此。春日燕子飞动,清明梨花飘落。黄鹂、飞絮,灵动而美好。在采桑的路上,遇见了东邻女伴,她笑得那么灿烂。正疑惑着她昨天是不是做了一个好梦,原来是今天赢了斗草,脸上不由得浮现了笑意。
24、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2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唱千古的名句。
26、晏殊病重,请求回京医治,病好后再出京任职。
27、以晏殊聪慧绝顶的头脑,想要深谙推杯换盏、左右逢源的官场艺术,绝非难事。
28、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29、晏殊由是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
30、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的《浣溪沙》
31、按照年纪,晏殊和宋仁宗相仿,全然不存在代沟;按照才学,另一个名叫蔡伯俙的太子陪读丝毫不亚于晏殊,甚至名气更加响亮。
3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
33、于是,他就只写了李宸妃育有一女,并未提及他的儿子宋仁宗。
34、 谁是晏殊?没错,是那个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七岁就能写文章,十三岁就中了进士。虽然心思未曾说明,但他们在心里已经彼此承诺了。但自己却被父亲嫁到了那个遥远而寒冷的地方。
35、莫看北宋距今一千余年,但类似现在的“少年班”“天才班”在当时已有雏形。晏殊就是通过这种途径,获得了张知白的特殊推荐待遇。
36、在词人看来,时光有限,空间遥远,很多离别是难以避免的,很多距离是难以跨越的。每日沉浸在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中,每日感伤于风雨催落花朵的无奈,其实都是徒劳的。人生苦短,还不如实际一些,享受现实的欢乐。这充分体现了词人对待生活的态度:过好当下。
37、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全宋诗》中收其诗160首、残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仅存散文53篇。
38、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39、这首词写往日初见美人时的欢悦与今日物是人非的惆怅,在追忆对比中抒发好景不长,人生苦短的慨叹。
40、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