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及解读(文案精选86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12-12 10:11:45 浏览59

孟子名言及解读

1、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2、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名言及解读)。

5、(赏析)中国最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得到众人的拥护成了每个人的要求。几千年传承下来。这“和”却慢慢变了味,学习中有同学吵闹影响了学习,为了求“和”,不阻止;工作中有同事影响了工作进度,为了求“和”,不吱声;……“和”成了“讲面子”“拉关系”。错矣!这样的“和”只能是利益的暂时一致,永远做不到人心的团结。

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明了规矩的重要性。规矩者,方圆之器也,矩以制方,规以制圆,依规矩而方圆乃成。

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8、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0、王解:懂得恭敬的人不会侮辱旁人。懂得节俭(克己)的人不会侵犯旁人。

11、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上》

12、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3、理由:士人在贫困的时候,便会修养自身的品德,得志的时候,便能够关爱天下。以此为座右铭可以在自己未来富裕之时给自己敲响警钟,富贵不常在,仍需时时有善心。

14、(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孟子

1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6、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7、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上》

18、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19、(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wu)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孟子

20、(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21、“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22、(译文)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23、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仁者就像射手一样,要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再去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也不能责怪比自己射的准的人,而应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24、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25、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下》。古代的君子,如果烦忧错误,便能够及时的改正。现在的君子,犯了错误,便会继续延续下去,不做任何更改。

2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2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28、最新日本饮食长寿之道——樊登解读《饮食术》(下)

2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告子下》

30、孟子游说诸侯,积极宣传治国、平天下的仁政主张,曾劝说齐威王、梁惠王、齐宣王实行仁政,力谏滕国、宋国自强自立,但他的仁政主张最终不被急功近利的诸侯所采纳。多年的游说生涯和坎坷经历,使他悟岀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宣传仁政道理必须看接受的对象,对没有仁德的人讲说仁义,无异于对牛弹琴。他在总结这一经验教训时指出:“对没有仁德的人怎能对他讲说仁义呢?他们把危险当做安全,灾难临头却自以为吉利,极力追求荒淫暴虐而导致灭亡。如果这种不仁德的人从善如流,接受劝说,那天下怎能发生亡国败家的事呢?”

31、《中华诗文学习》主编、北京海淀区社区教育咨询顾问相京先生解读:我们跟孟子学什么?,相关课程可在腾讯视频“中华诗文学习”观看,也可在喜马拉雅“中华诗文学习”同步收听,欢迎收藏分享。

32、(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3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34、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35、《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36、“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37、(解释)鱼是我所希望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假如两样不可能同时得到,就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希望拥有的,道义也是我所希望拥有的;但假如两样不能同时兼顾,就牺牲生命而坚持道义。

38、(56)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

39、点悟:二者并列关系,甚至可以是因果关系。骤起大名的暴发户,最易成为突然改变风向的舆论牺牲品。但是孟子此话中有对于人格定力的提倡,不要太在意别人说你什么,知人是易事吗?尤其是被注意的社会化人士,会被毁被誉不虞与求全一辈子、半辈子,甚至死后还被争论,几百至几千年。

40、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41、最新日本饮食长寿之道——樊登解读《饮食术》(上)

42、(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

43、今天,孟庆峰老师带来的孟子名言解读是——“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44、(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

45、(译文)仰起头来看看,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

46、(赏析)孟子的这句话是其民本主义的集中体现。民众是天下国家的根本,民众决定国家的安危之乱,天子、国君和大夫要按照民众的意愿本事。这句话承认了人民大众在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47、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48、“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49、释文:孟子说:“离娄眼神好,公输班技巧高,但如果不使用圆规曲尺,也不能准确的画出方、圆。”

50、一个贤明的君主,必须恭敬节俭,一切依礼来对待下面。从人民那里索取时,要按规定办事。

5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2、中华文化长期以来无敌于四面八方,长期以来是化人家但不化自己,这正是中华文化近现代以来显现了落在世界格局后面的一面,产生极大的文化危机与文化焦虑的原因之一。文化需要发展完善,与时俱进,这就必须接受挑战,面对新成果新局面,善于与异质文化碰撞交流,懂得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善于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呆板地强调夷夏之别,化与不化之分,弄不好会害了自身。

53、在古时,《孟子》是“教科书”般的存在,是历代儒家学子必读必考的著作。

54、(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

55、(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56、    释文:孟子说,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只要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量,有规划,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可以让老百姓能够养活家小,葬送死者而无遗憾了。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57、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58、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

59、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60、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意思是:交朋友不能倚仗年长,不能倚仗显贵,不能倚仗兄弟的富贵。所谓交友,是结交他的道德,绝不能有所倚仗。有几句诗是这样说的“世人结交需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战国策》中也早已有断言“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史记》中说“以权力合者,权利尽而交疏。”一言以蔽之,即“友其德”,而不要友其财、色、权、利、势。古往今来,真正能够做到“不挟”而“友其德”的又有几个人呢?古人对如何交友早就已经有了诸多的论断,古为今用,深受启发。看来,交友还得擦亮双眼,慎交为上。

6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62、周周日:08:00 12:15  16:35

63、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下诏令黄门侍郎王弘等人到江南造龙舟和各种船只数万艘。几十万人被征调去造船,许多民工劳累过度,死的人达十分之四五。运载尸体的车子,东至成皋,北至河阳,络绎不绝,前后相望。同年八月,隋炀帝从洛阳出发游江都,随行的有后院十六宫三千嫔妃、文武百官、公主王侯和僧道尼姑等。炀帝乘坐的龙舟髙达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楼高四层,上层是正殿、内殿、东西朝堂,是百官朝拜之处;当中二层,有一百二十个房间,全用金玉装饰,供隋炀帝游乐;下一层是内侍居住的地方。皇后、公主及文武百官都各自乘不同的船只。光卫士们所坐的船就达几万艘。各类船都配有挽船的人员,其中,专门给皇帝和皇后挽船的男女达九千多人,这些人称为殿脚,他们身穿彩袍,拉着用五颜六色的丝绸做成的挽绳,别有一番气派。隋炀帝的整个船队前后舳胪相接二百余里,船队所过沿岸州县,五百里内的都要贡献食物,多的一州要供应百车,都是水陆珍奇,佳肴美馔。食品多得吃不完,剩下的便丢在河岸边或埋在土里,他们却没有想到许多穷苦的百姓都饿得嗷嗷叫,在死亡的边缘挣扎着。沿途一些州县的官僚为了巴结皇帝,不顾百姓死活,狠命盘剥百姓,一些州县甚至强迫农民预交几年的租税,弄得许多百姓倾家荡产。

6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5、(译文)有道义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没有道义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66、(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67、王解:应该做官就做官,应该辞职就辞职,应该继续干就继续干,应该马上走就马上走。

68、上面的人(指当政者)爱好什么,下面的人也爱好什么,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厉害。一个君子的道德表现好像是风,广大人民好比是草。风向哪边吹,草便向哪面倒。

69、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很多的人都把孟子的这句话当着自己的座右铭,让自己时刻谨记其精髓。我在想我经历了那么多非常人所能承受的东西,但我依然期待着明日的美好,老天给我的是不是比别人多了,还是格外的眷顾于我?我坚信“人是不可以被打败的!”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生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永不言败,屡败屡战,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我觉得就是成功。生命的年轮在不断地旋转着,如果它今天带给我们的是悲哀,明天它将为我们带来喜悦。

70、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71、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72、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73、孟子的名言,阐明了咎由自取的哲理,强调人的安危、家庭的祸福、国家的存亡,都是由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这对激励人们奋发进取、趋福避祸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74、孟子接着又引用童谣和孔子的话,论证了咎由自取的道理。他说:“从前有个儿童唱道:‘沧浪的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帽带;沧浪的水混浊啊,可以洗我的脏脚。’孔子听后对学生说:‘你们听啊!水清澈就用它洗帽带,水混浊就用它洗脏脚。这都是由水本身的清浊造成的。’”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上述名言。它的意思是说,人一定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家庭一定先有自取毁灭的行为,别人才会毁灭它;国家必定先有自取讨伐的行为,别的国家才会讨伐它。

75、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7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77、《孟子》智慧名言故事: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

78、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79、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80、《略论明心见性》《证悟与神通》《成佛的诀窍》《参禅日记》

8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82、点悟:孔子、孟子都重视善始善终,如其后所说的“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另外是强调任何一件事都可能有普遍意义,都不能轻率对待。一件事你半半落落就放弃了,也许从此你什么事做不成、做不好,一个不该慢待的人你慢待了,也许从此传出慢待贤人的恶名。

83、完全相信《书》(指《尚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

8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85、“贤君必恭俭礼天,取于民有制。” (《孟子·滕文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