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节俭的古文金句(文案精选71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12-09 09:32:22 浏览59

提倡节俭的古文金句

1、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听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提倡节俭的古文金句)。

2、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斋月静居》作者:白居易 (唐代)

3、(1)削其半,民犹瘁矣,曷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提倡节俭的古文金句)。

4、领全部到达。方三逃走保守牡猪寨。郭成攻破鸡冠,抓获阿大。众军围攻牡猪,擒获方三。阿二逃跑,追赶捕获于贵州大盘山。

5、D.犹梓人自名其功         名:夸耀

6、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7、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 (唐代)

8、D.与华元、霍去病相比,扶风公的做法令作者称道。

9、⑧不有他术乎                 术:术法

10、(1)夫如是,不一定经界、核名实,而姑重改作,其可理乎?

11、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出处)《墨子·辞过》。

12、(3)今人当为而不为,又诱馆中他人及后生者,此大惑已。

13、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他们对于国家大事尽心尽力。大禹勤劳于治水大业,数过家门而不入。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5、注:①祔:合葬。②主持丧事的嫡长子。③王父母:母亲的父母。

16、《北史·长孙道生传》:“君临臣丧,自有节制,今乘舆屡降,恐乖典礼。”宋沈括《解》:“人之情无节则流,故长幼贵贱莫不为之节制。”巴金《中岛健藏先生》:“他喜欢酒,又有海量,我几次请他喝酒,但我也常常劝他有所节制。”

17、A.顿首,原指以头叩地而拜,属九拜之此词最初见于《周礼》,常用于书信开头或结尾,表示谦敬的态度。

18、凡易姓授位,公与私,仁与强,其道不同;而前者忘,后者系①,其事同。使以尧之圣一日得舜而与之天下能乎吾见小争于朝大争于野共为乱尧无以已之。何也?尧未忘于人,舜未系于人也。尧知其道不可,退而自忘;舜知尧之忘己而系舜于人也,进而自系。舜举十六族,去四凶族,使天下咸得其人:命二十二人,兴五教,立礼刑,使天下咸得其理;合时月,正历数,齐律、度、量、权衡,使天下咸得其用。积十余年,人曰:“明我者舜也,齐我者舜也,资我者舜也。”天下之在位者,皆舜之人也。而尧隤然,聋其聪,昏其明,愚其圣。人曰:“往之所谓尧者果乌在哉?”或曰“耄矣”,曰“匿矣”。又十余年,其思而问者加少矣。至于尧死,天下曰:“久矣,舜之君我也。”夫然后能楫让受终于文祖。舜之与禹也亦然,禹旁行天下,功系于人者多,而自忘也晚。益之自系亦犹是也,而启贤闻于人,故不能。夫其始系于人也厚,则其忘之也迟。不然,反是。

19、⑦吾既陈于前矣               既:既然

20、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21、(1)不得已而使贵者,则皆栗焉昏焉,亦鲜克以中。

22、  对于张友正来说,不必为生计奔波,实现理想的路上所差的就是胆识——狠心卖掉房产做盘缠勇往向前,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已离天三尺梦想触手可及。欧阳修在《避暑录话》里感慨张友正卖掉别墅换草稿纸,正是钦佩其勇敢决绝。天下有别墅的人多的是,有书法梦的人也不少,难的是敢于舍墅求书,贵在胆识。

23、唐雷,字尉杰,山东省莱州市人。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带着全家人迁到新疆额敏地区,他父亲勤俭节约以身作则,从事农业生产供养儿子独书,邻居都夸他们家里和睦。唐雷十六岁到北京,考入了中央财经大学,他的父亲捧着供品到寺院,唐雷却对父亲说:今天的成绩难道是神仙帮忙的吗?是因为我努力学习啊。上天保佑的说法只是个笑话罢了。”他二十岁的时候,大学毕业,作了一名审计师,工作严谨记性好,同事们都说他是个有能力的人。他曾经到苏家坨去审计,办理公正,从不私下收取好处,到离开的时候,群众因为他在当地工作时从不收受礼品钱财都追着他给送纪念品,可他却还是不收。群众们都佩服他的爱心和正义感。关于节约的文言文训俭示康

24、C.少以篇什着声于时           不赂者以赂者丧

25、B.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            省:反省

26、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赠吴丹》作者:白居易 (唐代)

27、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28、B.侯伯,泛指诸侯,即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个小国家的国君。

29、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30、奉身须节约,接物要谦虚。勿以清缸污,而於黄卷。

31、B.那么对于过去的经历,可以说没有背弃它们了。

32、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33、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34、▲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后汉书·董卓传》

35、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敝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36、C.柳宗元注重实际。他主张避师之名而就师之实,师生取长补短,共商为文之道。这样双方既各有所得,又不会招致“越、蜀之狗”的惊怪狂叫。

37、A.文中对施工现场的描述简练生动,语无虚设,含蓄地为下文张本。随后一连串的质疑,为揭示正题蓄势。

38、(2)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

39、余谛睨之以思其始则皆类也房子一书之而轻重若是适近其手而先焉非能择其善而朱之否而墨之也。然而上焉而上,下焉而下,贵焉而贵,贱焉而贱,其易彼而敬此,遂以远焉。然则若世之所以贵贱人者,有异房之贵贱兹棋者欤?无亦近而先之耳。有果能择其善否者欤?其敬而易者,亦从而动心矣。有敢议其善否者欤?其得于贵者,有不气扬而志荡者欤?其得于贱者,有不貌慢而心肆者欤?其所谓贵者,有敢轻而使之击触者欤?所谓贱者,有敢避其使之击触者欤?彼朱而墨者,相去千万且不啻,有敢以二敌其一者欤?

40、C.本文妙在揭示周公抓成王把柄的小聪明行为。

41、●奢侈和***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的现像,决不是原因(鲁迅)

42、当时士大夫人家都这样,人家(并)不讥笑非议。(那时)聚会次数多而礼意殷勤,食物少而感情深厚。

43、都掌蛮者,居叙州戎县,介高、珙、筠连、长宁、江安、纳溪六县间,古沪戎也。至是,其酋阿大、阿方三等据九丝山,剽远近。其山修广,而四隅峭仄。显令人诱以官,而分五哨尽壁九丝城下。乘无备,夜半腰絙上,斩关入。迟明,诸将毕至。方三走保牡猪寨。郭成破鸡冠,获阿大。诸军攻牡猪,擒方三。阿二走,追获于贵州大盘山。

44、①司马迁读《墨子春秋》,高之,而莫知其所以为书。或曰:晏子为之,而人接焉。或曰:晏子之后为之。皆非也。

4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46、(出处)李商隐《咏史》。(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47、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

4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作者:陶渊明 (魏晋)

49、A.言畅而意美                 劳苦而功高如此

50、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51、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出处)《尚书·大禹谟》。

5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弟子规求以"孝敬、友善、节俭、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诗歌传递关爱

5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柳宗元为朋友着想及体恤百姓的一组是(   )

54、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55、B.有饮而南者                 南:往南方

5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57、在学校,他爱老师,他刻苦学习很用功。他爱公物,他爱劳动,他处处帮助小同学。

58、●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59、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所昭示的真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60、欧阳修在撰写《伶官传》时,有感于这段历史,阐发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中国文化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

61、C.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

62、●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

63、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题型实词、虚词、翻译、文意理解讲义

64、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65、③特天地之物也               特:只是

66、由于尧、舜、禹在事业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拥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6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68、D.讳,指对君主、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另外,称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在其名字前称讳,以表示尊敬。

69、(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70、(2)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