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国的故事
1、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2、只是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明朝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3、 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学生们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他的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后哄堂大笑,校长长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4、袁绍于官渡之战败北后,刘备投靠刘表,屯驻新野。公元207年,刘备三访隆中,求得诸葛亮出山辅佐,并按照诸葛亮《隆中对》所言“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策略,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大业。
5、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百姓听到噩耗很悲痛,争先恐后的来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于是,有人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这种祭祀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
6、公元1004年,契丹大举南下攻宋,后至澶州(即澶渊),北宋名相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挫败契丹前锋,双方议和,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史称“澶渊之盟”。
7、明成祖朱棣派太监郑和七下西洋,从公元1405年至1431年将近30年里,郑和七次出海,前后到过印度洋沿海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
8、之后杨业儿子杨延昭,孙子杨文广在保卫宋朝边境战争中屡立战功,成为抗辽名将。后人将其祖孙三代的抗辽事迹演绎为“杨家将”的故事世代流传。
9、而一代抗金名将岳飞回到临安后,即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治罪,下到临安大理寺狱中。当岳飞父子被捕下狱时,朝中摄于秦桧独霸朝政,无人敢言,但韩世忠不管这一套,他面见秦桧,当面指斥道:“岳飞父子何罪?为何将其关押?”秦桧答曰:“岳飞之子岳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斥道:“‘莫须有’三字,能服天下吗?”有好心的同僚劝韩世忠,这样得罪秦桧日后难逃报复,而韩世忠却说:“岳元帅凛然大义,抗金英雄,当今豪杰,这样的人不作颂扬,反遭诬陷入狱,天理何在?!今吾为已而附合奸贼,死后岂不遭太祖铁杖?”
10、公元1127年,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临安(今杭州)即位称帝,是为宋高宗,南宋开始。
11、小青要参军了,刘胡兰鼓励他要勇敢战斗,争取入d。刘胡兰在d的领导下,组织群众反扫荡,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刘胡兰经受了严峻的斗争考验,d组织吸收她加入了中国共产d。
12、1673年11月康熙帝下诏削藩,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之乱起,公元1681年,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清廷确立了稳定的皇朝统治。
13、他曾两次辅佐武王伐纣,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制礼乐,天下大治。据说他“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周公也成为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典范。
14、北汉名将杨业,随北汉后主归宋后,被宋太宗任命为大将,在抗辽战争中屡立战功,被称为“杨无敌”,后在征辽战役中,在陈家谷不幸被俘,誓不投降,绝食而亡。
15、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16、毛主席为国家舍小家的伟大思想精神任何人都做不到的!
17、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她为了国家,不惧危难挺身而出,出兵救国的精神让人抚掌称叹,她不仅仅是华夏民族的骄傲,更是女子楷模。
18、单于很想收复苏武,但是苏武宁死不屈,但是单于又不能把这么重要的人才放回汉朝,于是让苏武去北海边放公羊,说什么时候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他回汉朝,于是苏武靠着吃雪和雪地的小生物度过了漫长的19年,在此期间一直都想着如何回去汉朝报效祖国,最后在高龄时期终于得愿以偿。
19、岳飞之子岳霖三子岳珂,字肃之,号亦斋、东几,又自号倦翁。生于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年),即岳飞蒙冤四十二年之后。为爷爷岳飞申冤,曾数次到过盱眙和泗州。
20、辽及北宋时期,蒙古国各部落为争夺领土展开了长期、激烈的部落战争,乞颜部落可汗铁木真力量逐渐强大,并陆续消灭了其他部落,统一了蒙古,被推为大汗,即成吉思汗。
21、秦国知道楚国不行了,就派兵来攻打,把楚国打得大败。楚国国君这才感到后悔,后悔自己不该把屈原赶走,马上派人去把他接回来,继续为国家做事。可是,没过多久,国君又听信那些坏蛋的话,不让屈原做事了,还把他赶到很远的地方。楚国老百姓听说了,一起赶来为屈原送行。看着一张张流泪的脸,想到楚国不久就会被秦国占领,屈原伤心到了极点。
22、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d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
23、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
24、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
25、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其部队称为“靖难军”,此次内战史称“靖难之役”。三年后,燕军攻陷首都应天,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26、可惜,致远舰不幸被炮弹击中,最终沉没,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邓世昌也淹没于波涛之中。
27、韩信初投奔刘邦时,不为刘邦重用,于是离开了刘邦,谋士萧何追回了韩信,并举荐给刘邦为将军。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攻下三秦,占据关中,后协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刘邦称帝之后,以韩信谋反为由将他降为淮阴侯,后在萧何和吕后的设计下,将韩信处死。
28、戚继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出身将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岁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三十四年(1555年)调浙江都司佥事,次年升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3府。9月,倭寇800人进掠龙山所,戚继光等即率10倍于敌的明军前往阻击。
29、于是他投身军旅,40岁出使西域,71岁回洛阳,31年间平定了西域,西域鄯善、于阗、龟兹等50余国再度隶属于东汉统治。
30、鼎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31、中国历史上一段较长的分裂时期。南朝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宋和北周五朝。
32、刘胡兰生长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在反动的封建军阀阎锡山统治的黑暗年代,恶霸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刘胡兰的心灵里从小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红军来了,把地主吕善卿家的财物分给了穷人。刘胡兰从红军战士孙同志讲的故事里,懂得了革命的道理。
33、《北盟会编》载:绍兴七年四月,都督张浚欲讨伪齐,便会中兴四将于龟山,问大家:“我准备举兵征讨叛贼刘豫,以克服敌寇、平定中原,你们看怎样?”韩世忠主战,激奋昂扬。刘世光主和,吞吞吐吐。张俊主和,阴阳怪气。岳飞虽主战,却面带难色。原来岳飞已被免去“淮西军大帅”的头衔,已无用兵之权!张浚一看朝廷里主和派占了上风,只好摇头叹息,以此作罢。
34、后来,管仲助齐桓公成为霸主。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35、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为隋文帝,建都长安。杨坚登基后,节俭肃贪,稳定政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大的功绩是,废除了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开创了科举制。
36、公元1004年,契丹大举南下攻宋,后至澶州(即澶渊),北宋名相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挫败契丹前锋,双方议和,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史称“澶渊之盟”。
37、后遭到阉d迫害,东林d领袖先后被逮捕,有“前六君子”和“后六君子”之称。明崇祯帝朱由检即位后,惩治阉d,东林d得以昭雪,并一度入阁。
38、在大宋的历史上,历经了宋辽之战、宋金之战、宋蒙之战,而在这些无休无止的战乱中,最为悲壮的莫过于杨家将血染北辽,最蒙羞的莫过于靖康之耻,最淋漓的莫过于岳王北伐,最伤心的莫过于崖山投海。而在宋廷南渡、南宋始建的宋金划淮为界、隔河对峙时,把盱眙这个隋唐运河上的枢纽城邑推上了难堪的境地,成为南宋的北国边关、金国的眼中之刺。至今,在盱眙,仍有那个时期的古城墙遗迹、岁币库、榷场遗址,还有个名字叫做“西域寺”的庙宇。
39、岳飞的母亲在他背上刺“尽忠报国”四字的故事成为我国著名的爱国典故。
40、范增不允刘邦求和,刘邦离间项羽、范增,又以划分楚河汉界为权宜之计,后用韩信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围困在垓下,项羽爱妾虞姬唱罢“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拔剑自刎。项羽退至乌江,在乌江边拔剑自刎。
41、岳飞每战必胜,立功无数,名闻大江南北。岳飞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军队“岳家军”,岳家军遵守纪律,宁可忍住饥饿,不敢打扰人民,留下“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的美名。百姓们为了感谢岳飞的功德,建了岳飞祠,并塑了他的像放在祠内,早晚礼拜。
42、绍兴十一年(1141年),在秦桧的力主和怂恿下,再次与金国议和,此次金国提出以除掉岳飞为前提条件,同意重启宋金的第二次议和。二月,岳飞领兵第三次驰援淮西。四月,朝廷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的兵权。命韩世忠部退出泗州,转于临安软禁。五月,高宗在秦桧的鼓动下,命岳飞和张俊一起前往楚州“按阅御前军马”,实为解散惩处韩世忠的部队。岳飞及时识破了阴谋,义正言辞地说:“我岳飞与韩将军共同抗金,生死患难,此时岂能下井落石,于友情正义于不顾?”故而坚决不从,这更加得罪了秦桧。十月,朝廷强令岳飞退兵南撤,以“十二道金牌”急令岳飞火速赶到临安复命,所复失地又沦陷金军之手。岳飞见此,愤惋泣下:“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就在岳飞复命返回临安的路上,百姓闻讯,拦阻马前,跪拜不起,挽留哭诉。经过泗州盱眙时,百姓更是呼天抢地,哭声一片。岳飞不由仰天悲叹:“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43、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他报效国家,从军之前,母亲在他背上刺了“ 精忠报国 ”四个大字。岳飞不忘母训,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44、项羽在宴会上欲杀刘邦,但刘邦成功逃脱。这次宴会对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都发生了重要影响。后人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
45、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46、他本来一开始就同意匈奴单于的劝服就能过上好日子,也可以讨到一个好官位,但是他却宁死不屈,宁愿吃雪也不投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典型的爱国人士。
47、唐玄宗在位前期励精图治,任用贤能,选拔了姚崇、宋璟等名臣,建制谏官,恢复谏议制度。完善法制,编纂《唐六典》。
48、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再度南侵,攻陷太原,直逼京都汴京,徽宗、钦宗二帝以及大量赵氏皇族、皇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被金人俘获,北上金国,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49、屈原从小就喜欢读书,长大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楚国的国君看中了他,就让他来朝中当官,管理国家大事。
50、指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起义军的领袖项羽和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