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什么
1、富兰克林自小天资聪颖,所以有幸在学校正规地读了两、三年的书,匠人老富兰克林认为,多读书也没什么用,其实可能是没钱供了,就让他去当学徒。
2、巴菲特每天花5到6个小时阅读5份报纸和500页公司报告;比尔盖茨每年阅读50本书;扎克伯格每两周至少读一本书。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将她的大部分成功归功于书籍:“书籍是我个人自由的通行证。”家得宝的联合创始人亚瑟·布兰克每天都会花两小时时间阅读。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丹·吉伯特每天阅读1到2个小时。(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什么)。
3、它记录了“书痴”王强寻书、看书、买书、藏书过程中的点滴感受,其对图书的喜爱入痴的状态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4、富兰克林在哥哥的印刷所学会了印刷技术,他哥哥后来还出版《新英格兰报》,富兰克林开始匿名发表文章。报纸一度因为殖民地议会禁他哥出版报纸,而转到他名下运作过几个月。
5、让我们先来看看,他是如何成为一名印刷商和出版商的——这是他最开始从事的职业——这样便能多少了解一些他的工作方式。与此同时,这也能揭示我们哪些地方做对了,哪些地方又做错了。
6、好奇心是一切创新发明的原动力。富兰克林最著名的发明是避雷针,在此之前他就对电学有了很多发现和研究,创造了正电、负电、电池、导电体等概念,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但苦于当时没有实际应用能造福普通人,在无数次实验中被点击后,他记载道“目前为止,电唯一的用处就是帮助一个骄傲的人变得谦虚”,实用派的富兰克林坚持不懈,最终发现闪电和静电的同一性,发明了避雷针。
7、在这十三条美德中,有一条似乎适用于那些想要把一天塞得满满当当的人:有条理的美德(也就是井井有条)。富兰克林称,他自己从来没有真正做到过这一点。在自传中他这样写道:“说实话,我发现自己在尊重条理性上简直无药可救。现在我日渐年长,记性也越来越差,我便更加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的重要性。”
8、富兰克林的最后一个冬天是在亲人环护中度过的。1790年4月17日,夜里11点,富兰克林溘然逝去。那时,他的孙子谭波尔和本杰明正陪在他的身边。4月21日,费城人民为他举行了葬礼,两万多人参加了出殡队伍,为富兰克林的逝世服丧一个月以示哀悼。本杰明·富兰克林就这样走完了他人生路上的84度春秋,静静地躺在教堂院子里的墓穴中,第一块墓碑立于富兰克林逝世时,碑文是:印刷工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二块墓碑是群众为他后立的,碑文是:从苍天处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取得民权。这两句碑文概括了他一生中的两件辉煌的事业。
9、9中庸适度。避免极端;要容忍别人对你应得的处罚。
10、由未知的知识,创造已知的新知识,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写作闭环”。
11、素朴的棕色纸套封。16幅不署名姓的古雅的朱印木版画。77页簇新的暗白色厚纸。纽约PeterPauperPress出版。版权页不存,重印时间不详。首页木版画上一个中古星相学家模样的人一手按着书桌上的历书,一手指向他的头顶挂着繁星和月亮的夜空。这就是“穷理查”吗?“穷理查”将要告诉我什么?
12、任何的刻意练习都不可能脱离你的主题思想,所以,你想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就要问一下自己的“初心”,搞明白你自己的写作目的。
13、这时段最重要的活动则是参与了费城制宪会议。
14、 *做小实验,获得潜在的大回报。无论这个实验是否成功,它都是你学习和测试想法的一个机会。
15、 “我构建的这种生活能够使我有时间发展一些创造性的想法,并且能够使我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在这一创造性过程中,效率很容易得到提高,而且这种微妙的内部工作在紧急关头也能够发挥作用。”
16、因为他有经常记笔记的习惯,有时候他的笔记也有一些关于自己写文章的一些心得和思考过程。
17、其实,在当今这个时代,只要你应用一些恰当的策略,保证你当天有足够多大脑处在巅峰状态的时间,每天能实现非常有成效的两小时,就可以帮你完成当天最重要的任务。这样,一天内剩下的时间,你就可以用来做更多创造性的事情。
18、同时遵守13项美德难度很大,富兰克林做了一个13x7的表格,每个星期专注于培养一个美德的习惯,然后监督其它美德的违反情况,这样周而复始,一年可以完成4个13周的循环。
19、先从一周读一本书开始怎么样?看看比尔盖茨吧,尽管他已经是世界首富,能够雇佣一大群老师和顾问,但他坚持一周读一本书。在接受2016年纽约时报采访时他曾说,“阅读仍然是我学习新东西、测试理解力的主要方式”。
20、 欧洲早期的眼镜是由各种宝石做的单一的放大镜,使用时拿在手里,就像现在人们读书时用的放大镜。16世纪初,供近视眼镜用的凹透镜才问世。
21、写富兰克林的文章很多,我也不期望自己能写出什么新意,就从其对我个人影响比较大的几个视角记录一下,以示勉励:
22、他在欧洲,有科学家的头衔,有敬仰的人群,有舒适的朋友圈,更有美女房东太太,美满如家,而法国帕西的代表处,更是宫庭一般,乐不思美洲啊。
23、1839年英国法官WilliamGrove在一项业余的实验中发现了神奇的燃料电池。
24、富兰克林个人执笔的《富兰克林自传》只写到1757年,后续一直到1790年的政治生涯网上有大量材料可以参阅
25、富兰克林很早就积极参与,或说领导费城的社会活动,比如消防队,民团(自卫民兵),与领主(英国国王认可的殖民地的所有者)的斗争,......
26、他找来从某一篇文章中摘抄下来的那些没有顺序的线索、材料,按照他认为最符合逻辑的顺序进行排列、组合。
27、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国际象棋大师、顶尖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拼字冠军、杰出医生等。告诉我们:对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个人,刻意练习是黄金标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28、《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李耀宇口述李东平整理)
29、本杰明.富兰克林为了再次把自己的写作水平进行一个“质”的飞跃,就通过自己设计的方法,进行逻辑思考。
30、富兰克林曾认为自己的文章已经写得足够好。有一天,他的父亲发现儿子正和他的朋友约翰·柯林斯(JohnCollins)在书信中激烈争论。争论的主题是女人是否应该接受教育,柯林斯认为女人不具备男人那样的学习能力,而富兰克林持相反观点。富兰克林的父亲首先告诉他,在他的信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如拼写和标点符号比柯林斯用得更好。然后父亲向他指出具体哪些方面写得差,“在修辞、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和语言的通俗易懂等方面有待提高,并且他还举了几个例子让我心服口服。”富兰克林回忆说。我们必须注意,当我们对别人进行评价时,要先指出优点,然后用例子来支持批评意见。富兰克林的父亲就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31、在如今这个时代,似乎没有足够的时间能让你做到两者兼备,所以我们只能选择要么享受生活,要么成功。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这个选择根本不存在。只有当我们错误地以为高效完全依赖于挤出足够多的时间工作时,我们才会面对这种选择的压力。
32、富兰克林不同于其他令人感觉遥不可及的先贤,他个人奋斗的历程,建立了以中产阶级品德和价值观为上的美国认同。他以通过个人努力,培养个人品德,推动社会公益的价值观帮助美国建立了一个由普通民众构成的全新统治阶级。每个不同时期对富兰克林的不同评价都折射出那个时代的价值观,无论是浪漫主义时期对他实用主义的批评,还是商业时代对他领导力的推崇,对富兰克林了解和学习都是有启发意义的,至少可以帮助思考:人们怎样才能活得有益于自我和社会,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33、法国作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提到,在美国有两种倾向一直在进行较量:强大的个人主义精神和与之相反的集体主义精神。但富兰克林却将看似矛盾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完美结合,将个人独立精神和公民参与结合在一起发扬光大,并对美国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使之成为整个美国的特征。
34、本文选自《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黑天鹅图书(ID:htebook)出品。如需转载请保留本行及以上图书相关完整信息。
35、诚实:绝不欺骗伤害他人,心存良知和公正,言之有据
36、(得到)的罗胖用“班花”形容富兰克林在制宪会议中的作用。
37、他对科学的贡献不仅在静电学方面,他研究范围极广。在数学上,他创造了8次和16次幻方,这两个幻方性质特殊,变化复杂,至今仍为学者称道。热学方面,他改良了取暖的炉子,能够节省四分之三的燃料。光学方面,他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焦距眼镜,既能看清楚近处又能看清楚远处的事物。他先后掌握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及拉丁文。他是美国第一位学者,第一位哲学家,第一位驻外大使。他发明了摇椅,避雷针,改进了路灯。发现了墨西哥湾的海流。四次当选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制定了新闻传播法。最先绘制暴风雨推移图。发现人们呼出气体的有害性。最先解释清楚北极光。被称为近代牙科医术之父。最先组织了消防厅。创立了近代的邮信制度。创立了议员的近代选举法。发现了感冒的原因。发明了颗粒肥料。设计出夏天穿的白色亚麻服装,设计了最早的游泳眼镜和蛙蹼。此外,他对气象、地质、声学及海洋航行等方面都有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
38、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父亲若西亚·富兰克林(JosiahFranklin)生于1657年,是英格兰北安普顿郡的一个铁匠家庭之子。母亲艾比亚·富尔家(AbiahFolger)则是在1667年时出生于一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学校教师家庭。若西亚·富兰克林于1677年在英格兰首次结婚,生下数名儿女后,在1683年举家离开英格兰移居波士顿,以售卖杂货为生。之后他首任妻子去世,再娶的妻子艾比亚在波士顿生下本杰明·富兰克林。
39、因为爱读书,老富兰克林让他去学印刷,从爱读书联想到印刷,这逻辑,300年前也许是合理的吧。
40、在不断地对比中,发现问题、解剖问题,从而迭代升级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在练习中,可以迫使他有条不紊地思考,“怎样在文章中理清和梳理自己的思路?”
41、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一生用了不少时间去从事社会活动。富兰克林特别重视教育,他兴办图书馆、组织和创立多个协会都是为了提高各阶层人的文化素质。正当他在科学研究上不断取得新成果的时候,由于英国殖民者的残暴统治,北美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从1757到1775年他几次作为北美殖民地代表到英国谈判。独立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第二届大陆会议和《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1776年,已经七十高龄的富兰克林又远涉大洋出使法国,赢得了法国和欧洲人民对北美独立战争的支援。1787年,他积极参加了制定美国宪法的工作,并组织了反对奴役黑人的运动。富兰克林说:我们从前人的发明中享受了很大的利益,我们也应该乐于有机会以我们的任何一项发明为别人服务,而这种事我们应该自愿地和慷慨地去做。
42、晚清非著名大佬刘学询,《危险关系:晚清转型期的政商财局》(雪珥著)读书笔记
43、好书两本:《抗战时代生活史》《银元时代生活史》
44、富兰克林对科学的贡献不仅在静电学方面,他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在数学方面,他创造了八次和十六次幻方,这两种幻方性质特殊,变化复杂,至今尚为学者称道;在热学中,他改良了取暖的炉子,可以节省四分之三燃料,被称为富兰克林炉;在光学方面,他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焦距眼镜,戴上这种眼镜既可以看清近处的东西,也可看清远处的东西。他和剑桥大学的哈特莱共同利用醚的蒸发得到零下二十五摄氏度的低温,创造了蒸发致冷的理论。此外,他对气象、地质、声学及海洋航行等方面都有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
45、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外交家。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46、有了基本的逻辑顺序,也等同于有了基本的题目纲领。他再写出自己认为比较匹配的词汇、短句,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然后,将自己写的结果与最初的文章进行对比。
47、第二次是北美打起来了,回费城开第二次大陆会议,协同杰斐逊写《独立宣言》,然后又出使法国。
48、“不想死后为人遗忘,那就写些值得一读的东西或做些值得一写的事迹。”
49、富兰克林之所以能号召人们完成如此之多的公益事业,离不开他多年锤炼的高尚品德。在早期创建图书馆的过程中,他发现人们并不愿意支持一个功劳加身的公益事业倡导者,所以他学会了“隐身幕后”,不把功劳揽到自己身上,尽量分享为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例如,在提议建立一支消防队时,他先是匿名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引起民众对消防队需求的认可,再假装这是一个老人的主意,并号召道,费城有很多高尚的志愿者,从而把功劳分给每一个参与的人,《LeadingChange》的八步引领变革方法论可能是借鉴于此。可见,放下小小的虚荣,可以实现更大的成果,其实好的结果更重要,谁的功劳又如何呢?
50、百度上有富兰克林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看一看。
51、好争辩可能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错误,富兰克林在早年就发现“驳倒对方”并不是讨论的目的,“争强好胜”也不利于有效的交流。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不再采用生硬的反驳和完全肯定的立论,而是代之以苏格拉底式辩论法,谦逊柔和地以探究方式提出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对方发现固有观点中的缺陷,以达到真理越辩越明的目的。
52、不知何时起,我就为这话的神奇所怂恿,每次走进旧书店,见到为之眼动心痒的旧书,总是先翻一下,按下念头,再把它原原本本放归于位,有意地让它等待我下一次造访。
53、 *设立个人成长目标(如美德列表)并定期跟踪结果
54、这个方法类似于美国校园最流行的教育方法,美词名曰:填词游戏。
55、以他的受过的教育水平来写文章的话,最多只能写一些简短的文章和家信,不足以让他可以成为一名作家,甚至有能力写书并出版图书。
56、(本杰明·富兰克林)作家、发明家、科学家、印刷商、哲学家、政治家、邮政局长、外交家等。
57、事情过后不久,他们二人在会议室里相见了,以往那个人对富兰克林是爱理不理的,可这次却与以往不同,他不但主动跟富兰克林打招呼,而且还很有礼貌。从此以后,对于富兰克林的每一件事,他都乐意帮忙,久而久之,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这种友谊一直持续到那个人去世。
58、这(A+C)/2,装得实在是高!(《万历十五年》)
59、创立一份有意义的事业是值得推崇的,哪怕是真的从零开始。
60、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曾在一家小印刷厂里工作,他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在了那里,因为他特别想得到为议会印文件的工作,但他却受到了另一个议员的干涉。那个议员既有钱又能干,是印刷厂里的重要人物,他非常讨厌富兰克林。
61、1776年,七十岁的富兰克林出使法国,赢得了法国和欧洲人民对北美独立战争的支援。1787年,他积极参加了制定美国宪法的工作,并组织了反对奴役黑人的运动。
62、他一直坚信并激励自己:“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超越自我。”
63、1706年1月17日,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在北美洲的波士顿。他的父亲原是英国漆匠,当时以制造蜡烛和肥皂为业,生有十七个孩子,富兰克林是最小的儿子。富兰克林八岁入学读书,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他家中孩子太多,父亲的收入无法负担他读书的费用。所以,他到十岁时就离开了学校,回家帮父亲做蜡烛。富兰克林一生只在学校读了这两年书。
64、如果按照故事中的情节,风筝被雷电击中,雷电电流顺着风筝线一直到钥匙,富兰克林的手指与钥匙之间距离很近,而且之间产生了明亮火花。富兰克林这样直接被雷击击中,绝不可能安然无恙。
65、 *出现问题时解决问题。大多数人在遇到问题时,都会选择匆忙处理以便能够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做完。事实上,留出空闲时间能够使你在小问题转变为大问题之前把他们解决掉。
66、还可以找(得到)(介绍如后面蓝字链接:“得到”App) ,听下面这两期“罗辑思维”的内容:
67、如果云层上的电荷聚集越来越多,和地面之间形成的电压越来越大,最后它们击穿十几千米厚的空气,形成一条到达地面的导电通道,释放巨大的能量,这就产生了雷电。如果这条通道正好途经某个人的身体,放电电流会很大,数量级达到几十千安甚至百千安以上。那么大的电流流过受害者的躯体,首先伤害的是受害者的大脑和心脏。因为几毫安的电流就足以使人类的心脏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停搏。雷电电流也会致使呼吸系统麻痹而停止呼吸,从而致人丧命。此外,雷电电流的极大的机械效应足以撕裂受害者的皮肤和肌肉,而强烈的热效应也足以烧焦受害者的躯体。这种雷击事故称为“直接雷击”。遭受直接雷击的人十有八九会死亡,即使没有死亡也会重度受伤。如果这条导电通道没有直接通过人体,相隔一段距离,比如击中了附近的一棵树,人体仍然有可能因为感应的电流而触电,称为“感应雷击”。感应雷击有时会比较弱,被击中者无大碍,受雷击大难不死的幸运儿大多数是这种情况。
68、因篇幅原因,本文没有提到宗教和政治的部分,也没有涉及富兰克林的个人生活,推荐阅读WalterIsaacson的《富兰克林传》,作者Walter是著名传记作家,他的每个作品都值得推荐:《史蒂夫·乔布斯传》《达芬奇》《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基辛格传》等。富兰克林的成就和贡献远远不止本文提到的内容,《富兰克林传》中有更全面详实的描述。
69、0.真诚。不骗人,有良知,为人厚道,说话实在。
70、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签署人有56人,本杰明.富兰克林是最年长的一位。
71、富兰克林的太太,德博拉.里德,与富兰克兰之前谈过婚论过嫁,但后来去了伦敦把人家给忘了,所以德博拉跟别人结了婚,但老公却出走失踪了。富兰克林从伦敦回费城后,几经周折,最终和德博拉结婚,生一子一女,儿子四岁时因天花夭折了。有分析说,富兰克林后来长期滞留欧洲不回,除了那边也有众多美女之外,可能儿子的夭折,也是他与太太疏离的原因。
72、随着年月的增加,你的写作水平自然会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