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1、图文编排: 福州市长乐区吴航中心小学 陈宇涵
2、 当时,有个叫薄疑的卫国贤人,对赵简子说:“依我看来,您的国家中饱。”
3、他在《八奸》篇中专论内奸篡夺政权的危险和手段,写得淋漓尽致、人木三分。在其名作《说难》篇中,他论游说之难,“身危”种种,也是畅论直言,无微不至。韩非之文,鲜明地显露出作者的个性特征:不善言辞而善著书,不攘人际交往而擅观察生活。且作者又贯通古今,故其文总是具有高度的总结性,非凡的深刻性,凌厉的攻击性,又具有细致、周详、透彻、明晰的特点。
4、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5、(内在对人的外貌的改造作用,人虽然是以貌取人的,但也会日久见人心,日久生情。)
6、韩非子主张的思想就是“依法治国”,这也成为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独霸中原的一个关键点,自秦国开始,就已经实行了唯一的君王制,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现如今的民主社会体系,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7、还有一类寓言,是歌颂人们美好道德品质的,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其中也有许多给人以积极的启示。《孔融让梨》歌颂了孔融从小就懂得谦让的美好品德;《雪中送炭》则赞美了那些在危难时刻能够及时、无私地伸出援手的。(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8、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9、国家也有恶狗。身怀治国之术的贤人,想让统治万人的大国君主了解他们的高技良策,而奸邪的大臣却像恶狗一样扑上去咬他们,这就是君王被蒙蔽挟持,而有治国之术的贤人不被任用的原因啊!
10、荀子与稷下学宫什么关系揭秘国稷下学宫灭亡的原因
11、(点评)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怨。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12、(点评)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13、 卫女听信了父亲的话,便私下积聚钱财。她的婆母毕竟更为老练,很快就掌握了卫女私下聚敛钱财的证据。虽然婆母也知道这类事情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是觉得卫女积的太多了,因而把她赶回娘家。
14、韩非刚咽气,秦王的使者匆匆赶到了。原来秦王政发觉李斯动机不纯,也后悔下令处死韩非,派人前来阻拦。只晚了一小会儿,就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后果。
15、 赵襄主跟王于期学驾车,学了不久便与王于期进行了一场比赛。结果在比赛中,他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输给了王于期。
16、(故事)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而惠施欲以齐、荆偃兵。二人争之。群臣左右皆为张子言,而以攻齐、荆为利,而莫为惠子言。王果听张子,而以惠子言为不可。攻齐、荆事已定,惠子入见。王言曰:“先生毋言矣。攻齐、荆之事果利矣,一国尽以为然。”惠子因说:“不可不察也。夫齐、荆之事也诚利,一国尽以为利,是何智者之众也?攻齐、荆之事诚不可利,一国尽以为利,何愚者之众也?凡谋者,疑也。疑也者,诚疑,以为可者半,以为不可者半。今一国尽以为可,是王亡半也。劫主者固亡其半者也。”
17、季梁见到魏王,说:“大王,我回来的时候在太行山遇见一个人,他正赶着马车往北走。他对我说:‘我要到楚国去。’我问他:‘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却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好,可这并不是去楚国的道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虽然多,可这并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还说:‘我的车夫驾车技术好。’
18、《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B )
19、(故事)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20、其中的《孤愤》论述的是韩非子自己的愤慨;《说难》是对君主心理的分析,表现劝君之路的艰难;《奸劫弑臣》的前半部是论述惩治贪官污吏的具体做法,后半部就是反对儒学倡导法家的治国之道;《显学》是韩非子法治思想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古代之学思想的主要史料来源,还有《五蠹》,五蠹指的是扰乱君王法治的五种人,韩非子认为应该除掉他们。韩非子认为为学者、言议者、带剑者、患御者、工商买卖者等就是五蠹中的蛀虫。
21、这个故事主要说的是两个卖矛和盾的人,一个说自己的矛无论怎样的盾都戳得破,一个说自己的盾无论怎样的矛都戳不破,后来一个人让他们两个人的矛盾碰一下,他们两人却窘迫地话也说不出。所以在表达观点的时候一定要是有逻辑的、通顺的。
22、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
23、题材的平实,使韩非寓言不像庄子寓言那样恢诡谲怪,但韩非寓言在艺术上并不平淡,而是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如《外储说左上》中的“棘刺母猴”,三个人物各侧重其性格的一端,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跌宕生姿。
24、(以最低要求的“三言”求得进说的机会,以“海大鱼”赢得畅所欲言的机会,登堂入室、得寸进尺的方法值得学习;政治要靠实权来维护。)
25、(韩非的术,诈称一件没有的东西,看众人的反应来了解众人老不老实。)
26、(故事)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
27、寓言中也常有对能工巧匠们的赞美。著名的“庖丁解牛”描述庖丁为梁惠王宰牛的情景。由于他对牛的骨架结构了然于心,所以他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都会发出皮骨分离,“噼里啪啦”的声音。进刀时豁豁地,既符合舞蹈的节拍,又合乎乐曲的节奏。借着庖丁熟练宰牛的动作。庄子告诉了我们“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办事就能得心应手”的道理。
28、(注意力在自己身上才能更好地做好一件事,搞好内政比搞好外交重要。)
29、统编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6课《守株待兔》P16-17
30、(故事)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31、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了。
32、 他认为推广仁义都是在空谈,他的“法治思想”反对着“儒家思想”,君主应该采用手段统一自己的权利,将所有的权利统一起来,治理国家应该制定法律,无规矩不成方圆。
33、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韩非子·有度》:“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34、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35、《韩非子·五蠹》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
36、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
37、譬如,《墨子》中的《青蛙和公鸡》,学生禽滑厘问墨子:“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回答:“癞蛤蟆、青蛙日夜叫得口干舌燥,有谁听他们的呢?而报晓的雄鸡,只在黎明啼叫几声,却能使天下震动。所以——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话不在多——而在于契合时机。够有哲理吧。
38、(亲疏有别,提建议前要搞清自己是否被信任,不能交浅言深啊。)
39、(通过能和当事人说得上话的人来了解当事人的意图。)
40、韩非子中的著名寓言有《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中饱私囊》、《三人成虎》《一鸣惊人》等。
41、[2]陈蒲清,曹日升.附录:试论中国古代寓言的形成、发展及其特色.中国古代寓言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667.
42、(故事)公孙友自刖而尊百里,竖刁自宫而桓公。
43、焚烧树木林,猎取禽兽。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久打算。《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
44、“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郑人买履》。
45、(故事)叔孙相鲁,贵而主断。其所爱者曰竖牛,亦擅用叔孙之令。叔孙有子曰壬,竖牛妒而欲杀之,因与壬游于鲁君所。鲁君赐之玉环,壬拜受之而不敢佩,使竖牛请之叔孙。竖牛欺之曰:“吾已为尔请之矣,使尔佩之。”壬因佩之。竖牛因谓叔孙:“何不见壬于君乎?”叔孙曰:“孺子何足见也?”“壬固已数见于君矣。君赐之玉环,壬已佩之矣。”叔孙召壬见之,而果佩之,叔孙怒而杀壬。壬兄曰丙,竖牛又妒而欲杀之。叔孙为丙铸钟,钟成,丙不敢击,使竖牛请之叔孙。竖牛不为请,又欺之曰:“吾已为尔请之矣,使尔击之。”丙因击之。叔孙闻之曰:“丙不请而擅击钟。”怒而逐之。丙出走齐。居一年,竖牛为谢叔孙,叔孙使竖牛召之,又不召而报之曰:“吾已召之矣,丙怒甚,不肯来。”叔孙大怒,使人杀之。二子已死,叔孙有病,竖牛因独养之而去左右,不内人,曰:“叔孙不欲闻人声。”不食而饿杀。叔孙已死,竖牛因不发丧也,徙其府库重宝,空之而奔齐。
46、故:故意;弄:玩弄;玄虚: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韩非子·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47、 他以为一定会生意兴隆,可他家的酒常常发酸变质却卖不出去。
48、(叔孙不仔细调查就杀儿子,不对;感情冲动时应该不要去行动,很可能会做错,冲动是魔鬼;过于信任一人,很可能受蒙蔽。)
49、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50、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比喻性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
51、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韩非子·难三》:“夫物众而智穷,寡不胜众。”
52、循:依照;责:要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韩非子·定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
53、(同智子疑邻出处《韩非子》卷四说难第十二同样的言论因为进说者与听者关系有别而有不同的效果。)
54、李斯表面上做出很惋惜很为难的样子,内心里发出一连串冷笑。不过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韩非对他的预言一语成谶:二十五年后,李斯被秦二世和赵高扣上谋反的罪名,腰斩于咸阳街市。
55、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后面,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们开始挖山。虽然一家人一天也挖不了多少,但他们坚持不懈。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孩子,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忙。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56、《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和《庄子》中怪诞神奇的寓言故事风格截然不同。
57、狂风过后,海面上风平浪静,远远望去,隐隐约约出现一座大山。它高和天齐,有时候向西漂移,有时候又向东漂移。蚂蚁们说:“走了这么多路,等了这么久,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大鳌头顶大山在海里游动,和我们头顶米粒在蚁冢上爬行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为什么还要跋山涉水,不辞劳苦地来看它呢?
58、远处的水救不了近处的火。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韩非子·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59、小朋友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正的本领,即使依靠外部力量一时蒙混过关,在关键时刻也难免原形毕露,最终伤害的只有自己。
60、老虎相信了狐狸的话,就跟着狐狸出发了。野兽一看到它们走过来,吓得赶紧逃跑。可是老虎并不知道野兽是因为害怕自己才逃跑,还以为它们真的害怕狐狸呢!
61、荀子的寓言多取自于自然事物,或天地的事物,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覆巢之下无完卵、驽马十驾、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等等。
62、(故事)王寿负书而行,见徐冯于周涂。冯曰:“事者,为也;为生于时,知者无常事。书者,言也;言生于知,知者不藏书。今子何独负之而行?”于是王寿因焚其书而儛之。
63、(点评)故知者不以言谈教,而慧者不以藏书箧。此世之所过也,而王寿复之,是学不学也。故曰:“学不学,复归众人之所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