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简介30字
1、人生经历:岑参(约公元715—770),江陵(今属湖北)人。少时读书于嵩山,后游京洛河朔。天宝三年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赴安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复赴北庭封常清幕府任职。对边塞生活深有体验。肃宗时拜右补阙。长安收复后,转起居舍人,因上书指斥权佞,出为虢州长史。代宗时入蜀,两任嘉州刺史。罢官后客居成都。
2、 艺术特点:善用比喻。山水诗情致深沉委婉,描绘细致简洁,尽管情景各有不同,但处处显示出他清峻高洁的性格,同时也往往流露出被贬远荒的幽愤。语言淡泊,幽峭明净。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4、长庆二年(822年)九月,韩愈转任吏部侍郎。次年六月,升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5、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韩愈代表作品——《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第一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的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韩愈代表作品——《马说》《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伯乐的典故几次被韩愈引用(见韩愈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韩愈命运的坎坷。
6、 洗手奉职洗手:使手干净,比喻廉洁;奉职:担任职务。比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韩愈简介30字)。
7、到韩家庄村欣赏过条形石碑碑刻者都会有些疑惑:“维泫水之名儒,实昌黎之后裔”碑刻中的“泫”字,不知为何字少了右下“、”。裴池善由此推测,此碑出自清康熙年间或以后的清乾嘉年间,“因为要避讳康熙皇帝的名号‘玄烨’,所以‘泫’少写了‘一点’。”据清乾隆三十九年《高平县志》显示,清顺治年间北常庄村(古名常庄)、韩家庄村(古名后沟)两个村落尚未出现,到清乾隆年间始有记载。这说明,这些村庄的韩氏族人正是在清乾隆期间迁居于高平的。与裴池善推测条形石碑的时间相吻合。
8、(12)杜甫——早年漫游,科场失利,身陷叛军,晚年漂泊——忧国忧民,揭露黑暗,同情百姓——意境壮阔,沉郁顿挫(韩愈简介30字)。
9、二:由于经济的普遍提高,给文学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广泛的来源。
10、诗佛--王维:王维不少诗歌中有浓厚佛教禅宗意味,以禅入诗。
11、人生经历:李商隐(约公元813—约858),唐朝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d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12、诗囚--孟郊: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元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13、(9)王昌龄——早年贫贱,后遭贬谪——边塞征战,征夫思妇——意境雄浑,语言蕴藉,和谐婉转
14、 艺术特点: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词虽不多,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
15、据韩福生介绍,包括韩承基墓地与韩家祖坟均在村西名叫老墓的地方。而韩家老墓从韩承基这代算起,之前约有五代韩氏族人安葬于此。由于墓地被毁严重,许多实物均已不存。“韩承基墓地因坟墓周围建有砖雕花墙,老百姓又称其为花墙坟。由于墓地规模较大,当年修建韩承基墓地耗时13年才完工。未曾想,韩承基后人韩香孩夫妻因沾染毒品,将其祖屋、金银财宝、祖茔坟头石料和家族祠堂拆掉全部变卖,目前墓地地面建筑已经不存,只留有部分花墙细碎砖头。”
16、 以“抵斥异教,风节凛然”而称著的韩愈,任袁州刺史时居然祈雨仰山,而且为了祈雨,宁愿神灵降罪于个人,其为民之心溢于言表。不久,果然天降甘霖,大地复苏,百姓欢呼雀跃。雨至,韩愈又写下了《谢雨文》(现文章收录到《韩愈全集》)。
1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18、 艺术特点:善于融合情景,意境雄浑开阔,情调激越悲凉。善于捕捉典型情景,善于概括和想象。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和谐婉转,民歌气息很浓。
19、推拖很容易理解,这是直线来回运动,推拖是相对的动作,一推一拖就是一来一回,手腕一左一右。要注意,一拖写完以后,如果一推向后,这就等于写了挫笔,如果一推向前,这就等于写了揭笔。
20、《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由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五十余万字。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首创的纪传体为后来历代“正史”承袭,影响深远。该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1、 思想内容:现实主义诗人。自己将作品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以讽喻诗价值最高。讽喻诗多揭露统治者的奢侈生活,表现尖锐的社会对立和社会矛盾,反映繁重的赋税和人民的痛苦生活。
22、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终于登进士第。次年,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遭遇失败。同年,韩愈之嫂郑夫人逝世,他返回河阳,为其守丧五个月。
23、文学创作理论上: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以道为主。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24、韩愈三岁丧父,其兄韩会及嫂抚养之。韩会能文章,对韩愈有影响。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贞元二年(786年),19岁的韩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三试不第,直到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应考,才考中进士。此后又连续三次应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皆不中。直到29岁才在汴州董晋幕府中谋得一个观察推官的微小官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岁时,任监察御史,不久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而被贬为阳山县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此后直到50岁,官职一直浮沉不定。元和十二年,韩愈50岁时,因参与平定淮西吴元济之役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才能,迁为吏部侍郎,进入朝廷上层统治集团。但两年后,他却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宪宗,险些被宪宗处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才免于一死,被贬为潮州(在今广东)刺史。在潮州八个月,宦官杀宪宗,立穆宗,韩愈被召回朝,后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长庆四年(824)病逝于长安,终年57岁。
25、拨灯法的创始者,对于这种细节,还是看得很清楚的。
26、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27、既然称之为“拨灯”,那就应该先理解什么是“拨灯”。你看这张画,作者是月冈芳年,他是日本明治前期的浮世绘画家。画中这位女性在做什么?她正在拨灯。
2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29、薛天纬,1942年生,陕西省宜川县人。1982—2009年在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曾任该校教务主任、副校长。2005—2013年任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兼《中国李白研究》主编。现任中国李白研究会学术咨询委员。1984—2012年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并任《唐代文学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先生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诗学,尤重李白研究。主要著作有《李白年谱》(与安旗合著)、《李诗咀华》(与安旗、阎琦合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安旗主编)、《李太白论》、《唐代歌行论》、《高适岑参诗选评》、《李白唐诗西域》、《李白诗解》等。
30、通过十几年对韩氏家谱的间断研究,裴池善对高平韩氏一族与韩愈之问的关系基本趋于明朗。
31、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32、人生经历:李清照(公元1084—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的一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她的词作也随着她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着。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后期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