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生格言
1、佛语有云:善恶一念之间。佛语有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若有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为不断一切佛种,则为严净一切佛刹,则为成熟一切众生,……则为一切如来所持,则为一切诸佛忆念,则与一切菩萨平等,则为一切贤圣赞喜,则为一切梵王礼觐,则为一切天主供养,则为一切夜叉守护,则为一切罗刹侍卫,则为一切龙王迎接,则为一切紧那罗王歌咏赞叹,则为一切诸世间主称扬庆悦,则令一切诸众生界悉得安隐。
3、文殊当知,愚痴众生,不觉不知,寿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如电光出,云何於中不惊不惧,云何於中广贪财利,云何於中耽淫嗜酒,云何於中生嫉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到彼岸,凡夫众生定当沦没。无常杀鬼来无时节,纵有无量无边金银财宝,情求赎命,无有是处。众生当知,须观此身而生念言,是身如四毒蛇,常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罗刹处内,是身不久,当为乌鹊饿狗之所食噉,须舍秽身,求菩提心。当观此身,舍命之时,白汗流出,两手横空,楚痛难忍,命根尽时,一日二日至於五日,膨胀青瘀,脓汗流出,父母妻子而不喜见,乃至身骨散在於地,脚骨异处,膞骨胫骨、腰骨肋骨、脊骨顶骨髑髅各各异处,身肉肠胃、肝肾肺脏为诸虫薮,云何於中横生有我,生存之时,金银财宝,钱财库藏,何关我事?(佛教人生格言)。
4、爱人就像粗布衣,虽然不美丽,可是能遮挡风寒。情人就像时装,感觉很美好,却不能穿出去。
5、南怀瑾: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旁门左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6、14)《般若经》里面,佛教导我们“知恩报恩”。
7、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8、27)一切妄念统统放下,老实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劝人念阿弥陀佛,这就报佛恩了。
9、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0、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金刚经》
11、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1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13、18)佛陀是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觉悟人生。
14、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要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5、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16、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17、观世音热线|关注疫情心理健康——妄念的陷阱(2)
18、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19、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20、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21、23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22、威萧态假如有所付没就想有所回报,将会招去郁闷。
23、众生浊恶起不善,厌魅咒诅结怨仇,至心称诵大悲咒,厌魅还着于本人。
24、眼前一念瞋相即是怪蟒之形,一念贪相即是饿鬼之种,无形之因念甚小,有形之果报甚奢。情念介然识田持之,千万劫簸终不遗失。如一比丘以智慧故身有光明,以妄语故口流蛆虫。
25、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26、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27、工作就像爱人,虽然有时跟你闹矛盾,可是天天都要见面。兴趣就像情人,虽然让你激情燃烧,可是不能代替面包。
28、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
29、66句震撼人心的禅语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30、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31、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32、23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33、20)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如果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他人的优点,人生就会和谐美满。
34、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35、南怀瑾: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36、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37、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8、这是佛学中非常经典的禅语,用来描述人生的三重境界。
39、9)无分别心的爱,无我的爱,无所求的爱,才是无烦恼的爱。
40、死是极大苦,谁能不畏之。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
41、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
42、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43、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佛家名言名句篇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44、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45、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46、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47、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放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48、南怀瑾: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49、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50、恣心履恶。犹自投火。贡高自见。愚者谓健。不计殃祸。当还害已。
51、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法句经》释义:贪婪淫乱使人衰老,愤怒使人患病,痴迷会夺去生命,消除三毒能得佛法真谛
52、19)真正感恩的心,是依教奉行。感恩与慈悲的意念,平时就要养成。
53、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54、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