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
1、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
2、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3、他派一个名叫缅伯高的人,用竹篓背上一只天鹅,前往京城长安。缅伯高跋山涉水,日夜兼程,走了好多天,来到了沔阳湖(在今湖北省境内)边。在这许多天里,天鹅没下过水,浑身都脏兮兮的。缅伯高放下竹篓,抱出天鹅要给它洗洗澡。不料,天鹅一纵,挣脱了他的怀抱,扑棱一声,振翅要飞。缅伯高下意识地伸出手去抓了一把,只抓下了一根羽毛,眼睁睁地看着天鹅飞走了。缅伯高又着急又害怕,伤心地大哭了一场。后来,他急中生智,怀揣着那根羽毛,赶往都城长安。
4、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让它饮水。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
5、王羲之提起笔,只觉得眼前一片银光晶亮;又发觉黄绸细腻、润滑,很是中意。因此个个字都写出了精神,笔势放纵舒缓,秀丽极啦!王羲之一口气写好了《黄庭经》,天都快亮了。老道士连声作谢。 王羲之告别出来,老道士送出门外,打开鹅笼,抱起鹅,交给王羲之说:“山阴道士今飞去,人间留得《黄庭经》。把这鹅儿酬谢给你吧!”
6、周纪合|一只小皮箱——写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战争胜利70周年
7、唐朝时候,地方官吏经常要向皇帝进贡礼物。云南地方上有个行政长官要送件礼物给皇帝,他心想:皇帝不缺金银珠宝,要送也得送个稀罕的。最后,他决定进贡一只天鹅。(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
8、(释义)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9、提到这句话,大家自然不会陌生,那“千里送鹅毛”这个典故出自哪里呢?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10、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袴薄于云。莫嫌轻薄但知著,犹恐通州热杀君。——白居易《寄生衣与》
11、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12、缅伯高看到天鹅跑掉了,急得冷汗直流。回去重拿吧,时间来不及,空手进京也肯定不行,怎么办呢?他低头看着手中的鹅毛,灵机一动,心想,也只有这样了!于是就把鹅毛收好,重新上路。
13、到了沔阳湖后,缅伯高就打开笼子,想让天鹅到湖里去洗洗澡。“呼啦啦”,天鹅张开翅膀飞走了,地上只留下几根洁白的羽毛。
14、缅伯高望着手中的羽毛,他呆住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如果继续去唐朝,该拿什么去见唐朝皇帝呢,如果回去,又该如何去见回纥国王呢!
15、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一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
16、周纪合|大荔故事(天贵见银失诚信天道轮回报子孙)
17、(释义)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18、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河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
19、有一天路过沔阳河(今排湖)时,那只白天鹅突然把脖子伸得老长,张着大嘴竭力地喘息,缅伯高见状,一时心软便把天鹅从笼子里放了出来,并亲自带着它到河边饮水。不料,白天鹅喝饱水后,竟拍打着双翅飞入了天空。缅伯高慌忙伸手去捉,只扯得了几根羽毛。
20、“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现在用它来表示“虽然我送的礼物不贵重,但我对你的情意却很深厚”的意思。
21、刚刚过了三天,孙志考试完毕回来了,匆匆走进新房,屋里香气还没有散,看见一个美貌的娘子,自然非常高兴。不料新娘子头也不抬一边哭一边说:“相公若嫌我长得丑,把我休了算了。”
22、其实孙志走后,李满家里遭了难,房屋、田产都变卖了,日子过的一天不如一天。这天李满收到孙志的信,就准备动身去看同窗好友。他想给孙志带些礼物,可是家里没啥好东西,只有一只大白鹅还算拿得出手,就提起鹅上路了。走了几天,来到一条河边,上了渡船。不料那只鹅几天没有看见水,船到河中央,它挣脱绳子扑到河里跑了,李满伸手去抓,只抓了几根鹅毛。
23、有一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湖,此时只见湖水碧波荡漾,不仅缅伯高为之一振,而且那只天鹅也伸着脖子,想要向湖水冲去。
24、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25、安亲老师每期用几分钟讲解一个成语,以及一个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孩子在家丰富其文化知识,出口成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6、周纪合|阳春犹记腊月寒(发生在范家镇的灭门惨事!)
27、(出处)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28、将鹅贡唐朝,山高路遥遥。沔阳湖失去,倒地哭号号。
29、(典故)兄弟,拜义如亲,礼轻义重,笑纳为幸。元·李致远《还牢末》
30、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31、比喻礼物虽轻,但情意深厚。千里送鹅毛的成语故事2(释义)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32、(成语故事)唐朝一地方官为表达对皇帝的敬意,派缅伯高给皇上进贡一只天鹅。缅伯高爬山涉水,经过沔阳湖时给天鹅洗澡,天鹅逃跑,只剩下一根鹅毛,只好写诗“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皇帝没有怪罪并奖赏他。
33、(释义)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34、安亲老师讲故事|住在箱子里的兔子开播啦~~
35、不过“千里送鹅毛”虽然出自北宋欧阳修的《梅圣俞寄银杏》,但“千里送鹅毛”的历史故事却发生在唐朝。
36、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37、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38、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39、唐太宗李世民是何等聪明之人,他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所以不仅没有怪罪缅伯高,反而还觉得缅伯高实诚,最后还给予赏赐。
40、经过商议,回纥就派缅伯高带着天鹅向唐朝京城赶去。
41、故事来源:《林海音奶奶讲寓言》林海音编著
42、一位偏远地区的地方官,派缅伯高给唐天子进贡活天鹅。
4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光绪《沔阳州志》
44、孙志听了有点莫名其妙,说:“我啥时候嫌你丑了?”
45、“千里送鹅毛”出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梅圣俞寄银杏》,其中有一句就是:“千里送鹅毛,所重以其人。”
46、孙志一下明白了,连忙把李满帮助他的事情告诉了新娘子。新娘子这才弄明白,抬头看看,新郎也是一表人才,满心欢喜。夫妻两个对李满感激不尽,只恨没有力量报答。
47、唐朝一地方官为表达对皇帝的敬意,派缅伯高给皇上进贡一只天鹅。缅伯高爬山涉水,经过沔阳湖时给天鹅洗澡,天鹅逃跑,只剩下一根鹅毛,只好写诗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皇帝没有怪罪并奖赏他。
48、新娘子说:“既然不嫌我丑,为啥这三天……”
49、缅伯高与众人押着珍宝和天鹅毛,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没过多久便来到了长安城。唐太宗亲自面见了缅伯高,缅伯高随即献上贡品。唐太宗一眼就看到了那个装着天鹅毛的绸缎小包,便命人打开,一看里面竟然装的是几根鹅毛,包上还附有一首小诗。唐太宗读完诗,又听缅伯高将事情的原委一一道来后,他不但没有怪罪缅伯高,而且还连声赞叹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最后,唐太宗还重赏了缅伯高。借此,唐太宗晓喻百官,无论官民赠送礼品,只求礼仪与情义,不求华丽与贵重,如有借此行贿索贿者,严惩不贷。一时,“千里送鹅毛”传为佳话,官场风气为之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