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的诗句(文案精选45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10-23 09:10:42 浏览59

家国情怀的诗句

1、大丈夫就当建功沙场,我作为一个大唐的子民,愿为保家卫国走上战场,哪怕是不能活着回来,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家国情怀的诗句)。

2、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3、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4、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家国情怀的诗句)。

5、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6、——王昌龄《出塞曲》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有我在,“胡马”就别想度过阴山,这是何等的豪情!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9、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10、根据几千年积淀的华夏文化精神,这种公共意识和公共审美观点概括起来就是“家国情怀”。“家国”是一个无限大的概念,其上为“天下”,为“国”;下为家,为个人;中间还包涵社会的方方面面。《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反过来便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平。其中发生关系的主体和客体是个人与国家,但是其中的个人显然已经升华为具有公共审美意识的“君子”,国家也升华为所有成员共同期待的、共同依赖的民族大家庭。

11、于谦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这首诗是其于边地前线所写。诗人一颗赤心渴望着报效国家,而身在他乡,思念亲人又不禁使他双眼泪流成行。佳节引起了诗人的思亲之念,但是为了国事,又不得不坚守岗位、羁留在边地,把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国家的担当上,表达了诗人思国又思家,百感交集的心情。

12、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13、封底人物|夏光清:唤醒家长教育力,为儿童生长赋能

1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关于家国情深的诗句有哪些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17、——顾炎武《海上》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18、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杨万里《竹枝词》

19、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汪遵《咏北海》

20、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谥武穆,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他是南宋的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与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将”。

2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2、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3、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4、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26、德佑元年(1275年),元军南下攻宋,他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但在援救常州时,因内部失和而退守余杭。随后,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与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主帅而被拘留,旋于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不久,在福州参与了拥立益王赵昰的活动。随后,赴南剑州聚兵抗元,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卫王赵昺继位后,拜少保,封信国公。后在五坡岭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囚三年,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从容就义,终年47岁。

27、释义:倘若攻袭龙城的英勇善战卫青现在依旧健在,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表达家国情怀的经典诗词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简长《送僧南归》

28、史载其少年时就聪颖过人、举止豪放、气度不凡。他是在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考中的进士。历任昌乐尉、秘书正字、通事舍人、驾部员外、汝州长史,仙州别驾等。杜甫曾称“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可见对他的欣赏。

29、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30、《谒鼓浪屿郑成功雕像》“雾里云中立,沉思仗剑横。风雷仍贯耳,跃马待出征。③”

31、军人战死沙场,自古以来,就是一件多么平常的事情。大丈夫志当如此,为国而死,死而无憾。

32、释义:我一颗赤心渴望着报效国家;身在他乡,思念亲人又不禁使我双眼泪流成行。

3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4、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35、《抱朴子》是晋代道教大师葛洪所作。他提倡儒家的忠孝仁义传统,并明确提出“爱国如家”的思想。这里烈士是指有气节、有壮志的人。这样的人热爱祖国,犹如热爱自己的家,在国家有难时,他们愿意为国尽忠,体现大义。

36、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37、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38、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9、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

40、《孟子》为孟子及其弟子所作。在这里,孟子解释了天下、国、家、人的关系: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国与家相辅相成,国家的仁德政治,家庭的仁德风气,个人的仁德修养,都关系着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41、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42、霍去病以保境安民为己任,宁愿在大漠风沙中率将士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也不愿在皇帝为他建造的豪华府邸中安享荣华。掷地有声的问句,问出的是爱国之情、英雄之气。

43、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44、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