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雨情的古诗名句并赏析
1、赏析: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2、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3、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4、乃:就,马上。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5、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抒雨情的古诗名句并赏析)。
6、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7、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赏析:《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10、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1、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
12、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
13、它随着微风悄悄地在夜间飘落,柔情地滋润万物,细微得听不到一点响声。这两句用拟人化手法,在无声之处,将雨的连绵滋润之态写得十分传神,把雨好、人喜写得含蓄而又生动。
14、赏析: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
1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赏析: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16、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17、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18、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19、(志南:《绝句》)1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0、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21、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22、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
23、3)杜牧《江南春绝句》赏析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4、赏析:写山中溪流:荆溪蜿蜒穿流,溪水清浅,因溪水冲刷而泛白的石头星星点点地露出水面。
25、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颔联刻画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6、在诗人眼中,禅就在古木中、溪水里、篷船上、杖藜头,在小桥东边,在老僧心头,在杏花雨中,在杨柳风里,在那沾而欲湿的凉意中,在吹面不寒的清柔里,禅就是春天,就是一切的一切,就是绝句,就是诗!
27、(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8、通过以上对诗句的分析,不难看出,杜甫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不错的,对于这珍贵如油的春雨,众人皆盼,诗人亦然。
29、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3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32、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3、“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间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
3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35、(孟浩然:《春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6、全诗环绕着秋字,通过一系列秋天景物的淋漓渲染,展示了陷于恶劣环境的孤弱少女的满怀愁绪和无边伤感,从而预示她难以逃脱的悲剧前途。
37、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
38、8首关于雨的诗以及赏析(要广为流传的)急用
39、1)杜甫《春夜喜雨》赏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40、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41、颔联刻画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样高尚的品格,诗人格外喜欢。
42、译文:长安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43、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4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45、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
46、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7、表达的情感:上片于壮丽的秋景之中含有凄凉伤感之柔情,下片于缠绵的离情中带有伤感之景,前后情景交相辉映。
48、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
49、―――-志南和尚《绝句》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0、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1、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52、诗人是按先“倾耳听雨”、再“举首望雨”、后“闭目想象”的过程和角度,去表现春夜好雨的。诗从听觉写至视觉,乃至心理感觉,从当夜想到清晨,结构严谨,描写细腻;语言锤炼精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对比等具有较强表现力的艺术手法。
53、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54、――――杜牧《江南春绝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55、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6、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
57、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58、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
59、刘辰翁的创作成就主要表现在词作,因此赏读这首节令诗显得别有意味。
60、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61、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
62、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63、赏析: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
64、“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65、解释: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66、表达的情感: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67、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68、翻译: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69、《春夜喜雨》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70、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1、表达的情感:这首词的佳处不只在于词句之清圆流转,其于自然明畅的吟哦中所表现的空间阻隔灼痛着痴恋女子的幽婉心态更是动人。唐寅轻捷地抒述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
72、“花重”,花朵经雨而湿重,一说色泽浓艳。明代谭元春在《唐诗归》评价:“‘红湿’字已妙于说雨矣。
73、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凝而成……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74、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
7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 赏析: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
76、风追着残雪消融,水破了封冻坚冰,无疑地,已是春风,已是春水,顽童指问云中鸟,也是翩然春雁。童子问大雁,山花何日开?何等急切的盼春之心,恍然已见烂漫花景。
77、赏析: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它又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78、(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