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舍生取义的名言
1、从他对这首具有浓厚的唯美主义倾向,且带有几分虚无颓唐的意味诗歌的赞誉,我们也能看出闻一多作为民主斗士金刚怒目的另外一面。
2、❖有关“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
3、翻译: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
4、爱和敬是一种双向的关系,是相互的,有春种才有秋收,有付出才有得到。只有真诚的去爱别人,才会得到别人永恒的爱;只有真诚的去尊敬别人,才会得到别人永恒的尊敬。
5、谭嗣同在能够出走的情况下没有出走,而是选择了舍身取义,准备用他的鲜血来唤醒沉睡的国人。
6、闻一多对蒋介石的印象是很不好的,他认为其完全背叛了中山先生的精神,尤其是蒋介石发表了《中国之命运》后,其一党专制的企图暴露无疑。
7、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8、五四运动爆发,他积极投身其中,创作新诗,发表演说,为挽救国家之危房,他发动清华全校师生参与到这一伟大的事件中来,并且还并作为清华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其热忱度之高涨,性情之刚烈,同屈原一般,鲜有人可比。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0、随着历史的发展,“义”字已不再代表“忠义”,而有了新的含义。
11、黄冈人于考试可能有特殊技能和感觉,13岁时以湖北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留美预科,在清华呆了整整十年的学生时光。
12、周恩来总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一生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而奋斗。他早年留法,是旅欧支部的负责人。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毅然与之决裂,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八一”成为人民军队的建军节。
13、儒家常讲仁政,主张以德服人,让百姓心悦诚服,自动过来依附于你,而不是靠武力去征服。
14、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也
15、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西汉文学家贾谊《融鸟赋》
16、*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17、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战国·孟子《鱼我所欲也》
18、翻译: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
19、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1、然而,有一支250人的队伍,他们在教授闻一多的带领下,一路跋山涉水,美其名曰考察体验,从长沙步行三千余里,历时80多天到达昆明,这一支特别的“旅行团”受到了当时极大的关注。
2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3、翻译: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24、每当在遭受磨难与坎坷的时候,就很容易让人想起这句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种忧患为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整个发展,并且这种精神,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
25、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
26、翻译: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27、闻一多,字友上世纪末出生在湖北黄冈文家铺一个书香之家,据说是民族英雄文天祥之后裔,后世为了避祸,方将文姓改为闻,流落黄冈聚集繁衍于世。
28、这是《死水》中的主要篇章,亦是他的杰出,他将黑暗腐败的旧中国,比喻为“一沟绝望的死水”,充斥着肮脏和霉烂、黯淡和沉寂,却以看似极优美的笔调,以反讽的笔法,涂饰以美丽的外形,以丑为美地交织反差,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29、舍身取义的事例: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30、清华教授被暗杀,这还了得,翻天了;再加上胡适、傅斯年,马寅初、朱自清、梁漱溟、梁思成、沈从文等众多人的呼吁,在全国掀起了一片抗议高潮。
31、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