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界如何评价木心(文案精选64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10-06 09:50:26 浏览59

中国文学界如何评价木心

1、木心这一讲提到,陶渊明是因为萧统才名声大噪,但把陶渊明的地位推到文学史至高点的,是另外两个人,唐王维,宋苏轼。(中国文学界如何评价木心)。

2、个人的文学。所有伟大的文艺,记录的都不是幸福,

3、记者:有人在您文中看到纪德的影子,某个瞬间又看到达·芬奇的,能否列一张影响过您行文的大师的名单?

4、初闻《从前慢》歌曲旋律,就深深爱上!由木心先生《从前慢》谱写的曲子,能让烦扰、迷茫无助的心,慢慢舒缓释放。我常常喜欢一边做家务,一边播放,细细聆听,并一度把它设为手机来电铃声。特别系夜深人静或雨夜,我会把《从前慢》设置为单曲循环,百听不厌而陶醉其中。

5、这本书我完完整整读了三遍,想要了解真实的文革十年,尤其是对我们这看似离那个时代很遥远的一代,这是最好的一本书。这本书最近解禁,可以买到了。另外推荐冯老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俗世奇人》(又出了续集),很薄的一本,讲了很多民间奇人,文笔很独特。

6、邱:所以我很奇怪,我们把这些引为美谈,没有意识到里面有很大问题,这是悲剧。季羡林为什么要穿成那个破样子,他是那么有名的一个教授,他是那么有修养,他为什么要穿成那个样子。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实际上就是说中国知识分子,你在这种没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精神上的尊严已经没有的情况下,身体感上的尊严也丧失了。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还以为他们自己很高明,根本不在乎这一切。

7、卢:木心确实是历经多次浩劫仍能保全自己心性的少数人。《文学回忆录》(补遗)里有一个记者问木心如何评价“大陆目前的文学水平”,木心提到(沈从文等那代)健在老作家时先是同情地说“他们差不多全是被迫在有为之年搁笔”(像沈从文只能从事文物研究,写作《中国服饰史》),但木心紧接着说了一句近乎苛刻的话,“如果真有绝世才华,那么总能对付得了进退反复的厄运(别国就不乏这等颠扑不破的大器),环境、遭遇,当然是意外分外坎坷,而内心的枯萎,恐怕还是主因。”

8、  他诗歌中的机智、机灵、幽默还是有点可爱的。不过他的诗歌跟他的随感录很相似,因而是分行的“随感”,不像诗歌。 

9、此外包括笔者在内的研究者通过访谈和考证,也披露了部分史料和史实。这些文章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还原了木心某一时段的行止,但空白点太多,对于某一时段的处境亦缺乏立体的呈现。

10、木心还在写《一些波斯诗》时说过:“缅怀中古波斯的文学黄金期,述录一己少年时成诵的诗,记忆未必忠实于我我更未必忠实于原作,迁讹致罪,诗国法庭涉讼,华美的被告席是我所乐于站一站的,远远望去,朱髹的栏杆上飘着纸条:油漆未干。”

11、  张柠:拿《温莎墓园日记》来说,不能算小说,只能算是“故事”。故事(story)和小说(novel)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文类,后者是一种现代文体。木心的小说基本上像故事。但和标准的“故事”又不一样,有很多抒情成分,自己跳出来的时候较多,不像个讲故事的人。既有故事的外形,又有散文的笔调;既不是现代的小说,也不是传统的故事,又不是标准的散文,我只能称它为“特写”。

12、读史铁生,真的觉得自己平常生活的痛苦那根本不叫痛苦…特别推荐他的一本文集,是在他去世后整理出版的,叫《昼信基督夜信佛》,我读了是很震撼。另外,推荐他的一篇小说,《命若琴弦》,曾经是我精神支柱般的存在——瞎子们在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行走,带着三弦琴,说书为生。他们的信念是,当一个瞎子弹断了一定数量的琴弦后,就可以在琴槽内找到一张可以让他重见光明的药方。但是所谓的药方居然是一张白纸。如此一代代流传下来,这张白纸一直支撑着瞎子们在人间流浪、说书。老瞎子的师傅弹断了八百根琴弦,方知这原来是谎言,他生命已近终点。但他醒悟到了这谎言的意义,它可以使生命这根琴弦拉紧,弹好,使生命欢跳。于是,他又把那谎言传给小瞎子,告诉他要弹断一千两百根。(中国文学界如何评价木心)。

13、 现在我的绘画作品已被美国哈佛博物馆和耶鲁博物馆收藏30多幅了,去年我结束了自己的巡回展出。在美国,我在艺术上有自己的地位。

14、木心老人为凡尘留下一道精神之光,在浮躁凉薄、有些为名为利可以出卖灵魂的虚幻世界,让匆匆前行的人们,能获得些许磊落坦荡、从容笃定、或质朴纯粹……

15、邱:五十五岁,他基本上是重起炉灶。因为在文革期间,(他的)所有的画作都被毁掉。这个不得了,我们一般进入五十岁,基本上可能就是,退休了嘛,很多人至少心态上是退休了。所以木心这一点很重要。我们那天老在争论这一点就是社会责任感的问题,其实木心,我觉得就是一个很好的回答。你把自己个人的文艺复兴搞好,就是对这个社会最大的一种责任。不要搞那么多大的。

16、 陈丹青是木心的学生,受过木心的艺术浸润。木心对于陈丹青而言是一个“活着的传统”和“精神上的父亲”,让背井离乡后价值世界一片空无的陈丹青有了精神上的依托,他们之间有着复杂的精神传承和美学对话关系。陈丹青曾说道:“我可以想象不出国,但无法想象出国之后我不会结识木心先生。”

17、木心:我的一个心得是,文章是靠改的。我的文章通常要改六七次,看上去像一气呵成,其实花费很多精力。你看,《战争与和平》都要修改9次,巴尔扎克写东西要改上11次,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我管这种修改方法叫“冷处理”——写完了,一边放着,修改另一篇。我经常是这边刚拿起来,那边就放进去,几篇文章同时进行。所以我常说,文章写出来,第一遍是耻辱;第七遍就是光荣了。

18、他说:“常人的生活,温暖、安定,对我的艺术有害,我不要,我要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如果你以艺术决定一生,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了。”

19、其次,几乎与木心恢复写作同步,文学界对其作品的研究也已悄然起步,但三十余年中始终处于初始阶段,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这其中又以对作品的评论居多,围绕木心的生平研究几乎是空白,相关评论与理论研究中史实错误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直到近年才略有改观,包括笔者在内的少数人虽有涉猎,但深入不够,成果寥寥。

20、  羊城晚报:据陈丹青介绍,木心先生开始写作,是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恢复密集写作,是在八九十年代。他说木心“可能是我们时代唯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21、当下台湾新生代小说家伊格言说:“他是一个有很好家世背景,用我们的话说‘很好命’的写作者,又是画家,西学也那么好,可以说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大作者’。”

22、做为一个普通的木心读者。你只需要知道,自己了解木心有些诗文的创作方式之后,还爱不爱木心的文字,还要不要继续读木心就行了。至于其他人怎么评怎么说,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23、卢:哈哈,过奖啦!我们今天读到的木心作品,都是他在五十五岁之后写的,他之前写的东西(除《狱中札记》外)基本上都被迫焚毁了。木心讲他能把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背得滚瓜烂熟,他的文字中却全然没有欧化汉语的痕迹。

24、通过这首诗大家也发现,这是一首很精美的小诗,讲述的是从前的事情,从前的人,从前的生活,从前的爱情。这些东西都和现在很不同,虽然很慢,但是却有着淡淡的感情在里面。其中我觉得最点题的一句就是: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25、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 马 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26、王:其实说到底,是因为这些人都没有我们所讲的,可能我们还能够意识到的,而木心是彻底意识到的那种苍茫感,就是生命的失重感。他们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发论文啊、搞课题啊,很多是把它当成生意来做。

27、卢:对,一部文学史,讲完重要的是我的文学观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说,我们在面对任何艺术品,一定要有我的观点,我的看法。木心讲“好的读者是讲出他的感受,听者喝彩”,这才是一种好的文学解读。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下木心讲文学的视频片段,手舞足蹈的,很好玩儿。

28、此外,就木心的文学成就而言,也有人说木心被高估了,与此同时,也有人回应说木心被低估了。总之,三十年来,世人对木心的印象和评价主要基于对其文艺作品的认识和感知。虽然至今还没有定论,但木心及其作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日渐扩大,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29、莫言的山东老乡,《古船》必须推荐,这部作品禁了好多年,我认为这部作品是当代文学里文学性和知名度最不相称的作品,除了读中文的知道这部作品的人很少,不过写得非常出色,当代文学里少有的大气作品。当然,今天看《古船》确实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不过真得值得一读。

30、介绍《S.巴哈的咳嗽曲》时,说梅纽因在演奏中途“调了调G弦,紧了一下弓”,刻意地轻描淡写来“卖弄”了下作者的音乐造诣,讲到最后,自己肯定了自己:“好久不读这篇。今天读读,这小子还可以”;木心对《的序》这篇散文十分满意:“这篇序,可传。和唐宋八大家比,不惭愧,稍微改改。”——多少还有一点点虚心;《明天不散步了》和《哥伦比亚的倒影》两篇散文中的意象铺天盖地,一个自然段就会写四五页,整篇文章的标点都是逗号,只有最后才用了一个句号。对于我们来说,这样写作业铁定被批,而对于木心来说,却成了成为大师的理由。木心的文字十分精妙,在《九月初九》中有一段:“谁莳的花服谁,那人卜居的丘壑有那人的风神,犹如衣裳具备袭者的性情,旧的空鞋都有脚。。。”读罢让人击节。这种精妙在他的文字中比比皆是。他“在艺术上求的是精灵这种境界”,这句自我评价到位。

31、邱:包括一开始卢哥给我推荐《文学回忆录》时,我拿到书先翻了一下他对但丁《神曲》的评价,包括对雨果,这个评价不如(我对雨果的评价)嘛。就是说木心也不是什么都能拿下的。但是你读《文学回忆录》,你最感兴趣的不是他的具体的见解,而是整个这样一种品评的姿态。这个是很厉害的,很值得学习的。

32、给不少人推荐过这个作家,我喜欢用“好看”形容苏童的小说。“往南走,不要停留”出自《我的帝王生涯》(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还以为是本网络小说)这句话,像是苏童给自己下的一个谶语,“南方”、“女性”、“唯美”是他作品的几个关键词。

33、木心写在《伪所罗门书》前面的:“以所罗门的名义,而留传的箴言和诗篇,想来都是假借的。乔托、但丁、培根、麦尔维尔、马克·吐温,相继追索了所罗门,于是愈加迷离惝恍,难为举证。最后令人羡慕的是他有一条魔毯,坐着飞来飞去——比之箴言和诗篇,那当然是魔毯好,如果将他人的‘文’句,醍醐事之,凝结为‘诗’句,从魔毯上挥洒下来,岂非更其乐得什么似的。”

34、邱:这个就是木心他作为文人的一个很重要的现代感,就是自觉的艺术家,而且你可以看到就是因为他有一种自觉,所以在《文学回忆录》里有那么多金句。这个当然不只是小资所喜欢的金句,而是一种判断力。而且我看到,他的这种判断力,可能在我们的很多古代文学的专家学者看来,讲的什么嘛,片言只语,研究了什么嘛。估计拿给我们学院的那些人,他们就会不以为然。但实际上木心有时候几句话就可以抵他们很多本书了,是吧。木心的直观,这种判断能力非常厉害。

35、木心可以算是和张爱玲同一代,他的出生较为赫赫有名,浙江乌镇,富豪家中,自小家学渊源,新文学大伙儿茅盾是其小舅,学识渊博,与此同时也触碰了大批量的新文学著作,为他的审美观判断能力奠定了基本。木心尽管从业工艺美术领域,在新中国的政冶动荡不安下,他曾在上海遭到牢狱之灾,并被断指三根,但他的艺术涵养极为高,牢中日常生活的沉积促使他的造型艺术体会更加深入,并在新形势下最开始一批移民国外。木心令人钦佩的是他并不像伤疤、反思文学的这些文学家,以自身的悲惨遭遇絮絮叨叨,以受害人的真实身份牟取资源。

36、2021年下半年我讲读司汤达。当别人对司汤达的作品不屑一顾时,他直接说自己的书是写给五十年之后的人读的,他是在为二十世纪的人写小说。

37、▲ 1987年,木心(右一)与众艺术家在聚谈中。两年后,世界文学课正式开始。

38、  羊城晚报:有喜欢木心的人认为,他的魅力在于他的“自成一家”,他太特别了。甚至还有观点认为,说我们都不配读木心。你认为木心的文学价值何在? 

39、如果你找到木心事迹的,你就知道它的一生,堪称传奇。不管遇见什么事,他都只有文学与艺术。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最后一刻他都是与文学相伴。从乌镇到上海,从上海到纽约,再从纽约重回故乡。84年,始终孑然一身,惟有文学与艺术相伴。

40、记者:有人认为您的文章是胡兰成一路下来的才子文章,您同意吗?

41、莫言得作品是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刚开始读可能有点不适应,推荐一定要读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读完后就会理解什么是魔幻现实。诺贝尔奖提到了他的四部作品《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都值得读,不过也没觉得哪部特别值得推荐,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生死疲劳》(好奇这个名字怎么翻译成英文)。

42、  “最早的文学,即记录人类的骚乱,不安,始出

43、木心,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44、 木心的作品是在2006年才开始被介绍到国内,但那时他作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在纽约和台湾已经备受推崇。我过去也没有真正读过木心的作品,只是在报刊杂志有些零散的了解。《木心谈木心》是读到的第一部作品,书中是木心对自己作品的剖析,倒是可以作为木心作品的入门来读。同时,看一位作者面对自己旧作的态度也可以看到他的真性情。

45、木心先生《从前慢》这首古朴风拂面而来的小诗,能以沉稳古风吟唱形式走红,以至渗入部分人的精神世界,是因为这首小诗,精准地道出我们普通人的强烈感受,唤起人们浓浓的怀旧情怀!

46、木心先生是陈丹青先生的老师,旅居美国,现已作古,但是他对于中国文学的分析和品位是非常独特和到位的,可以感觉到木心先生是一个恬淡温和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写出《从前慢》这首诗吧。

47、因为一些原因,台湾的作家往往得不到大陆的认可,很多名作家在大陆的知名度也很低,当然,相信对岸也是同样的情况。白先勇是白崇禧将军的儿子。

48、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关于苏轼评陶渊明不再做过多分享,想必读过苏东坡传的朋友或有了解。

49、1994年,悄悄回到故乡乌镇,孙家的祖屋不复当年模样。失望伤感的木心写下《乌镇》一文:“在习惯的概念中,‘故乡’,就是‘最熟识的地方’,而目前我只知地名,对的,方言,没变,此外,一无是处……永别了,我不会再来。”

50、比木心小十岁,如今在台湾岛内已是辈分最长的出版家、作家、诗人隐地说:“他的文字很好,一流的作家,毫无疑问。”“他可以说是‘作家中的作家’。”

51、我想只要有了“诚诚恳恳”的态度,本传即便有这样那样未尽如人意之处,也应能得到读者诸君的谅解吧?

52、从《诗经演》与《伪所罗门书》,“演”和“伪”二字,相当于一开始就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他创作的方式和来由了。

53、认识木心先生,是从听到《从前慢》这首曲词开始的。

54、 木心是乌镇人,1994年去国返乡重回乌镇,他“站在河埠头,呆看淡绿的河水慢慢流过,一圆片一圆片地拍着岸滩,微有声音,不起水花——与儿时所见完全一样”,他愕然心喜:“这岂非类似我惯用的文体?”但沉湎于乡情中的他却发出了:“永别了,我不会再来”的哀声。江南水乡自有其温婉的情怀,但是众多的古镇历史文化内涵是虚无的,打着文化产业化旗号的旅游开发使其陷入了同质化的难堪境地。乌镇当年大抵如此。但乌镇人有他骨子里的文化自觉,戏剧节、现代艺术展、互联网大会这些水乡历史中不曾出现过的新鲜事物次第登场,更可贵的是乌镇的文化没有变质,百姓依然友善,中国风中的乡土秩序还鲜活地存在生长着。这样的乌镇值得回去。于是木心于2006年返回故里,2011年12月仙逝。2015年底,木心美术馆于乌镇西栅落成。我需要把乌镇再一次纳入我的旅行计划。

55、现在的作者几乎是网红,即使是没有名气的或者是写爱情小说的作者,百度一下都会有资料。但木心从头到尾是一个人,单独的,拥有很少很少的读者,几乎没有知名度,这个情况只是到这几年,略微有一点改变,但这都不很重要,重要的是,是他要的这个情况,而且他试图维持这个情况。他为这个情况要付代价的,因为他也渴望读者,渴望能够出版,但是他很在乎方式,也很在乎读者,谁在读他的书。

56、  文学传递的不仅是经验,传达经验甚至是次要的。真正的文学,不是讲故事,不一定传递经验,更重要的是唤醒你坏死的经验。一个人活得越长,他的经验被钙化的可能性越高,文学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唤醒”,重新激活你钙化了的僵死了的经验。

57、2006年,《哥伦比亚的倒影》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木心著作首次在大陆出版。同年,应故乡乌镇的盛情邀请,回国定居。此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多部著作。

58、金老爷子的作品估计不用推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还有短篇《越女剑》)深入人心,这里说一下版本问题。现在金庸的作品通行的是两个版本,一个是流传最广的“三联本”,一个是金庸晚年后来修改后的“新世纪本”(比如修改后的《天龙八部》段誉最后没有和王语嫣在一起),后者屡遭读者批评,大概是因为前者太深入人心。不过我推荐,还是直接读新世纪本就好,抛去先入为主的成见,仔细琢磨一下,这个修改之后的样子很多情节合理了很多。

59、记者:您说过,“生命就是无时无刻不知如何是好”,现在还这样认为吗?

60、记者:您的幽默感是天生的,还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相比较而言,中国人的幽默感似乎有些淡薄。

61、那个冬天过去后,木心下山时,挑夫的篮子里多了几册木心写出来的书稿。

62、木心说,抽象画是无神论者造教堂。他的风景画,就是在造教堂。在他的那些画中没有人,没有动物,因为那是上帝的世界。如此说,是因为木心是无神论者,但他内心并不拒绝上帝,而他的风景画,感觉就是他内心深处的彼岸世界,那是神性的,而非人间的。在那里,他与上帝同在。

63、在陶渊明之前,六朝文学以贵游文学为主流。当时文学的风向是以贵族世家子弟组成的文学集团把握的。“建安七子”基本都是贵族,除孔融以外,其余六人都与当时掌权的曹氏政权有关。“竹林七贤”也都算是贵族或是贵族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