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情不知所起
1、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牡丹亭》
2、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牡丹亭情不知所起)。
3、她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因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因为情而生。活着不愿为情而死,死而不能因为情复生的人,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极点啊。
4、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5、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汤显祖《牡丹亭》
6、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汤显祖《牡丹亭》
7、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汤显祖《牡丹亭》
8、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9、意思是说,真爱,不知道怎么就产生了,一下子就情深似海。出自明朝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还魂记》。
10、待说何曾说,如颦不奈颦。把持花下意,犹恐梦中身。——汤显祖《牡丹亭》
11、春鞭打,笛儿唦,倒牛背斜阳闪暮鸦。《牡丹亭》
12、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
13、在最后一部分,翁婿冲突成为主线。杜宝的形象是好人,好官,但政治上的中正刚毅并不能掩盖其道德上的陈腐固执。
14、《牡丹亭》中描绘的爱情之弦,插在林黛玉的心中,引起了关于爱情的共鸣。真是“隔墙人唱《牡丹亭》,曲中写出侬心事”。
15、(醉太平)〔生〕无多,花影阿那。劝奴奴睡也,睡也奴哥。春宵美满,一霎暮钟敲破。娇娥、似前宵雨云羞怯颤声讹,敢今夜翠颦轻可。睡则那,把腻乳微搓,酥胸汗帖,细腰春锁。
16、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17、情到深处死亦生,温婉贤淑的杜丽娘在虚幻的梦境中因爱成痴,为爱抗争,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终得有情眷属。青年才俊柳梦梅也是个勇敢痴情的志诚种,为爱情与礼教无畏抗争。
18、“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这句话原文如下: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19、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汤显祖《牡丹亭》
20、无情无尽却情多,情到无多得尽么?解道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汤显祖《牡丹亭》
21、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寻求到所梦的人而复生。像杜丽娘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为情而生。
22、忙处抛人闲处祝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23、数日后。杜丽娘到后花园踏春归来,困乏后倒头睡在了床上。不一会见一书生拿着柳枝来请她作诗,接着又将她抱至牡丹亭成就了云雨之欢。
24、以上图片来自青年画家TSUKI绘制精美《牡丹亭》插画
25、汤显祖通过在最后一部分,充分展示并放大这种尖锐而激烈的情理冲突,将这个故事上升到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间的矛盾。
26、一日丽娘照镜自怜,叫春香拿来素绢、丹青,自画其像,并题诗于上。中秋之夜,丽娘病逝,死前嘱咐春香把画像藏于园中太湖石底。
27、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汤显祖《牡丹亭》
28、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汤显祖《牡丹亭》
29、现实生活中难被成全的情,在曲中多成其圆满,昆曲也因这情深而愈发动人。
30、枕函敲破漏声残,似醉如呆死不难。一段暗香迷夜雨,十分清瘦怯秋寒。——汤显祖《牡丹亭》
31、四百多年后,舞台上仍然传唱着他们的故事,庭院里袅袅婷婷的身影,延续着人们心中美好的爱情梦境。
32、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33、公元1550年,汤显祖出生之时,恰逢昆曲兴盛的顶峰。一部《牡丹亭》,上承西厢记,下启红楼梦,构筑了一个长达四百年之久的东方梦境。
34、“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35、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剧院先后出访过美国、日本、芬兰、俄罗斯、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受到海外各界人士的高度称赞。
36、“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段总括《牡丹亭》主旨的话,不知打动了多少人。
37、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
38、三年后的一个秋日,书生柳梦梅进京赶考,借住梅花庵中,眼前的牡丹亭似与梦中一般。深夜时,柳生与丽娘之魂相逢。化身鬼魅的丽娘仍然一往情深,而柳梦梅也可以为她突破礼教去掘坟。
39、随着当代许多改编本的出现,如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虽将全剧缩短为30余出,但是杜丽娘回生之后的情节,却都做了保留。
40、爱情可以超越生死,可以冲破礼教,可以感动冥府朝廷。这尘世中的忙忙碌碌都不重要,唯有一个情字,它才可以让人不顾生死,不管你是什么人,多少名,多少利,人只有在感情中,才可以得到永生。而这个情,不光是男欢女爱,它是个真,就是你认准要做的事,是你心中的一个梦。没有牡丹亭,哪来的杜丽娘呢?没有了杜丽娘,人们怎么会相信爱情的力量,相信梦想的力量!人活着,没有人疼没有人爱,是很可怜。可人活着,没有了梦想,没有了念想,更可怜。
41、有人说,600年的昆曲一下子年轻了200岁。
42、八喜·2017打开艺术之门——《本杰明·贝克&丹尼尔·雷博赫德小提琴钢琴二重奏音乐会》
4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44、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45、八喜·2017打开艺术之门——儿童剧《猪探长的秘密档案之通通不许动》
46、(啼莺序)他青梅在手诗细哦,逗春心一点蹉跎。小生待画饼充饥,小姐似望梅止渴。小姐,小姐,未曾开半点幺荷,含笑处朱唇淡抹,韵情多。如愁欲语,只少口气儿呵。小娘子画似崔徽,诗如苏蕙,行书逼真卫夫人。小子虽则典雅,怎到得这小娘子!蓦地相逢,不免步韵一首。〔题介〕"丹青妙处却天然,不是天仙即地仙。欲傍蟾宫人近远,恰些春在柳海边。"
47、杜丽娘:(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得,迤得得彩云偏。我不想全身发便全身发身现。
48、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牡丹亭》
49、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汤显祖《牡丹亭》
50、林黛玉由戏文绝妙的词句领会到了作者的深意,并进一步由“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联想到过去诗词中的些许愁思,“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这些情愫汇聚一起,引起自怜,那心痛神痴,眼中落泪再也掩盖不住林黛玉心中已经升腾起的情思了。
51、“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偷逃向园林的杜丽娘,面对着那姹紫嫣红的春光,不由得发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感叹。
52、剧中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程頣、程颢)朱(朱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形成了反封建社会没落时期思想、文化专制的一次冲击。《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
53、作为中国传统诗、舞、歌、剧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百戏之祖”昆曲,与《牡丹亭》结缘后,极致地表现了中国传统美学。辞藻华美,音韵悠扬,几乎成为了昆曲的代名词。
54、《牡丹亭还魂记》的积极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艺术的夸张和曲折离奇的戏剧情节,将现实社会同阴曹地府统一起来,将人与鬼统一起来,从而塑造了高度理想化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完成了反封建礼教的主题。
55、八喜·2017打开艺术之门——儿童剧《海洋总动员》
56、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汤显祖《牡丹亭》
57、原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58、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了断瓦残垣——汤显祖《牡丹亭》
59、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60、也正是这份真情与执着,让她最终冲决了生死的鸿沟,由生入死,再由死入生。她的身上所固有的那种“情”的天性,成为了对封建“理”的一种挑战与反叛,并最终构筑了一曲离奇幽艳、感天动地的爱情的恋歌。
61、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62、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63、不提防沉鱼落雁乌惊喧,则怕的羞化闭月花愁颤。《牡丹亭》
64、蹁跹小步,悠悠登台,水袖流连,道不尽风致楚楚;一唱三叹,说不尽轻柔委婉。
65、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汤显祖《牡丹亭》
66、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汤显祖《牡丹亭》
67、梦中产生的情,为什么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难道还缺少这样的梦中之人吗?一定要因为进献枕席才成为亲人,等到辞官后才成为亲近的人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说法啊。
68、“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
69、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来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里。蹙金莲红绣鞋,荡湘裙呜环佩,转过那曲槛之西。《牡丹亭》
70、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论星宿,连张带鬼。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谩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黄金那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汤显祖《牡丹亭》
71、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